2014年12月18日的《第一财经日报》刊登社论说,格力董明珠和小米雷军近日隔空骂战引发关注。两个企业之间的恩怨是非,是其自己的事情。董明珠口中提及的“骗子”“小偷”等提法,卻该引起外界重视。何谓“骗子”“小偷”?大抵是指那些缺少自己的专利,喜欢山寨别人,甚至靠剽窃知识产权发财的企业。在过往三十多年草莽丛生的企业界,此类企业为国人所熟悉。他们大多依靠实用的手法低价营销,利润颇丰的不在少数。他们不求一定要做成百年老店,只图能挣到钱——利润二字,成为这群人唯一的信仰。当中国市场经济走到今天,山寨之路还能走多远?环境的变化,至少体现在这么两个方面:一是方方面面对知识产权越来越重视,打“擦边球”的空间在缩小;二是中国制造升级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当别人在推动工业4.O之时,我们还在得意于山寨产品,这如何能行?拿小米来说,最近这家公司的产品在印度销售就有波折:尽管最新的消息称已暂时放行,但这并不意味着事情已经结束。涉及专利方面的麻烦事,以后恐怕还会遇到。这件事情提醒人们,一个企业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只是个守法的问题,也实实在在地关系到自身的利益。若以为自己一直能行走在模糊地带,迟早要付出代价。中国需要一个有思想、有抱负的商业界。很多企业在修为方面,得好好补课,得增强自身的美誉度,至少不能被人视为“骗子”与“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