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復杂严峻的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正进入爬坡过坎的阶段,亟须深化改革释放活力。而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前提,就是扎紧篱笆守好仓门,加强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国资系统纪检监察机构而言,必须对纪律问题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决不能养痈遗患、放任自流。
国资委纪委、驻委监察局近期增设1个纪检监察室和1个信访案管室,执纪监督人员占到80%,进一步聚焦监督执纪问责的本职。有媒体报道,今年3月至少有15名央企和地方国企高管被查,平均每两天一个。而在刚刚过去的4月里,这个频率变得更高。
对堪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石的国有企业而言,全面从严治党不仅不是例外,从严治企还必须升级加码。如何用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用最果断的措施遏制腐败增量,是国资系统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去年4月至10月开展的查办腐败案件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中,国资委便是8个试点地区和部门之一。按照“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的要求,国资委积极推进试点工作,不断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据统计,2014年,国资委和中央企业纪检监察机构接受信访举报24048件次,同比增加50.1%;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2345件,同比增加86.9%;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670人,同比增加116%;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54人。
在国资委纪委印发的《关于加强反映问题线索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中,国资委要求各中央企业加强问题线索管理,对2003年以来受理的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不留死角。
(《中国纪检监察报》2015.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