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松容器苗造林关键技术研究

2015-04-29 14:06:27曾小琴曾云娜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湿地松造林

曾小琴 曾云娜

摘要湿地松不仅可作园林绿化树,还是很好的经济树种,松脂和木材的收益率都很高。文章通过探讨湿地松容器苗造林中育苗、运输、整地、栽植、抚育、施肥、病虫害防治、采伐等各个环节关键技术,以期提高湿地松容器苗造林的成活率,推动湿地松容器苗在我国大面积营造,提高经济收益和社会生态效益。

关键词湿地松;容器苗;造林

中图分类号S723.1+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29-156-03

湿地松原产于北美东南沿海、古巴、中美洲等地,既抗旱又耐涝、耐瘠,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在我国分布较广,是我国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该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属阳性树种,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湿润又排水良好的向阳低山是湿地松生长的最适土壤。笔者通过对湿地松容器苗造林关键点的解析,以期促进湿地松容器苗在我国大面积推广营造。

1湿地松主要价值

1.1园林绿化湿地松苍劲而速生,适应性强,我国已引种驯化成功达数十年,故在长江以南的园林和自然风景区中作为重要树种应用,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湿地松可孤植、丛植、带植作庇荫树及背景树,是风景林、水土保持林和护路林常用树种。

1.2经济价值湿地松材质好,松脂产量高。1年生苗木苗高达1.0 m;2年生苗木平均胸径达5 cm,树高达2.5 m;4年生苗木平均胸径达11 cm;7年生胸径达20 cm,年平均胸径生长可达2.8 cm。

1.2.1木材效益。第10年开始采收松脂,第15年砍伐,可生产木材330 m3/hm2,按900元/m3价格计算,产值297 000元/hm2,平均效益每年可达19 800元/hm2。

1.2.2松脂效益。第10年时开始采脂,按1 350株/hm2,每株产脂3 kg/(年·株),松脂价格4元/kg,每年生产松脂价值约15 000元/hm2。

2湿地松繁殖

湿地松育苗可采用大田育苗和容器育苗,大田育苗耗费种子量大,栽植苗木的成活率与容器育苗相比要低。而采用容器育苗具有以下优点。

2.1造成林成活率明显提高即使在严重干旱的时期,容器苗造林的成活率也能达到95%以上。

2.2造林后无缓苗期容器苗造林虽然上山时苗木较小,但造林当年苗木生长的速度远远超过裸根苗,秋播湿地松容器苗春季造林,在一般立地条件下,造林当年秋季幼树树高一般都在45 cm以上,不少树高超过1 m,树高年生长量为苗高的8倍。

2.3育苗时间短秋播容器苗半年即可出圃,较常规育苗苗期缩短1年。

2.4容器育苗不占好地可在造林山场附近的路旁、山坡、村旁空地育苗。

2.5容器育苗造林季节长能错开农忙季节,在春节后造林,解决了大面积造林和农忙争劳力的矛盾。

3容器育苗技术

3.1选地苗地选择水源条件好,排灌方便,日照较长,以沙壤土为好,土壤pH4.5~6.5,地势平坦或缓坡地。

3.2营养土配制营养土配制是容器育苗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元月份可着手选择适宜的苗田土,施750 kg/hm2复合肥(硫酸钾复合肥最好)、750~1 125 kg/hm2磷肥、225 kg/hm2钾肥、225~375 kg/hm2硫酸亚铁,也可用30%的火烧土、30%的黄壤土、40%的松林地表土或腐殖土,配制的土壤pH均以5.0~5.5较好,将配制的营养土用粉碎机打碎便于装袋。

3.3营养土消毒土壤消毒一般用0.2%~0.5%的福尔马林溶液消毒效果较好,用药水均匀喷洒,将营养土淋湿,迅速进行塑料薄膜压盖2~3 d,然后揭去薄膜,待药物气味挥发后便可使用。

3.4容器选择常用的塑料薄膜袋规格为12 cm×8 cm,底部打有小孔,以便通气和预防下雨天时积水造成烂苗。装土要满,放正挤紧,按400袋/m2的密度摆放,用黄心土壤填平空隙和苗床四周。

3.5起沟做床、装袋苗床宽1.0~1.2 m,高20~30 cm,床与床之间走道留宽25~33 cm。营养土装袋,每行20~25個容器袋,装袋完成以后,再进行一次土壤消毒,在苗床上均匀喷洒0.1%~0.2%的福尔马林溶液,用薄膜压盖2~3 d。揭膜2~3 d后便可栽植。也可用敌克松消毒。

3.6沙床准备在通风向阳沙壤地选择苗床,沙床的底层用硫酸亚铁粉末混合20倍细土比例均匀铺上1层,再铺15~20 cm的湿细沙沙层,用0.2%~0.3%的福尔马林溶液消毒,然后覆盖2~3 d后揭膜,沙床宽一般1 m较好,低床有利于温度发芽生长。然后在沙床上每隔80 cm固定一根弓形竹片,再用薄膜把整个床面封闭。

3.7播种播种前要进行种子消毒,浸种及催芽处理,种子消毒可用0.5%的高锰酸钾浸种30 min,或用0.15%~030%的福尔马林溶液浸种15 min,再用清水淘洗干净后用40~50 ℃温水浸泡进行浸种和催芽,24 h后迅速播种到沙床上,将种子轻轻压在沙里面,轻轻覆盖以见不到种子为宜。沙床湿度控制在30%~35%,保持沙床的温度和湿度,盖上小拱棚膜密封催芽。也可直播种子于容器营养土内,细土覆盖,再喷水于床面。

3.8移栽种子发芽后从沙床移栽,首先要喷水湿透,避免拔芽时造成芽苗损伤。喷洒0.1%~0.2%的移栽灵溶液,15%甲基托布津进行消毒,芽苗拔出后放入少量清水碗中,防止芽苗失水。取苗时要仔细,一般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芽苗向上轻轻提取。在选苗时选择带帽移栽,成活率达98%以上。栽苗时,左手拿竹筷插入容器袋中央深度约10 cm,右手将苗木根系放入容器袋中,根系必须伸直,再将竹筷从苗木旁边插入挤紧,使芽苗与土壤紧密结合,边栽边喷水,必须喷湿透,再喷洒0.1%~0.2%的移栽灵溶液。

3.9苗床管理

(1)苗床一定要起好腰沟和围沟,苗圃地四周和中间要开围沟和腰沟,深30~40 cm ,但腰沟必须低于走道,围沟低于腰沟,以便于排水和灌溉。

(2)每天要注意观察,保持一定的湿度,见土壤有泛白现象及时浇水,浇水时间在早上10点钟以前,下午4点钟以后。

(3)防止病害,苗木移栽后前3 d每天用1%~2%硫酸亚铁溶液喷洒1次1 500~2 250 kg/hm2,也可用1%波尔多液或0.1%~0.5%敌克松喷洒苗木,防止苗木猝倒病。

(4)苗床上及时除草,整个苗期要除草8~10次,一直保持苗床无杂草,除草后要及时浇水以免拔草时损伤苗木,使松动的苗木能坚实,确保苗木成活率。

(5)做好苗床肥水管理,要适时追施速效肥料,可采用稀薄1.0%熟人粪水溶液或0.1%尿素水溶液喷洒,施后及时用清水喷洗苗木。随着苗木的生长,追肥量可逐渐增加,每次可加入适当的磷肥或钾肥,使苗木生长更加茁壮,一般10~15 d追肥1次,直到苗木根系伸出营养袋。干旱季节及时浇水和抗旱保苗,并分次做好苗间工作。

4容器育苗应注意的要点

4.1选择适当苗圃地应选择适宜苗圃地,不能选择碱性土地或水洼地。

4.2病害防治要及时湿地松生长易发生猝倒病,大面积发生时再防治为时已晚,前2个月要求每天观察,适时做好管理工作。

4.3追肥要适量追尿素时浓度不能太高,并及时洗苗洗透,以免发生烧苗现象。可适量追一些微肥,叶面施肥。

5造林关键点

容器苗上山造林,特别是大面积造林,要实现速生丰产,关键要注意以下因素。

5.1把握播种时间提高容器苗出圃率关键措施是要做到适时早播,即在8月下旬到9月中旬之间进行播种,否则,由于生长期过短,苗木出圃时达不到应有苗高。通过适当早播,使容器苗在冬季进入休眠期时,地上部分能达到7 cm以上,具较发达根系和初步木质化,翌春就能有较高的出圃率。

5.2保证苗木质量容器苗造林当年能否达标,关键措施是要选用优质苗。根据实践,湿地松秋播容器苗翌春出圃应严格把握以下标准:苗高12~20 cm,有健壮春梢,根系仅少量伸出容器外,无机械损伤。凡无健壮春梢,苗高及地径不达标准的等外苗决不能上山造林。

5.3抓好苗木运输关容器苗弱点是运输较难,这也是影响到其大面积推广的主要原因。在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就近育苗。按照造林面积,计算出需苗量,尽量在靠近造林地的地方就近育苗。②短途运输。采用特制的长方形竹篮直接从苗地挑苗上山栽植,每担挑苗160~170株。③较长距离运输用包装木箱车运,每箱装苗70余株,下车后直接用木箱挑苗上山栽植。但容器苗车运一定要注意做到苗木装箱时排紧,运苗时苗木不能过干,又不能过湿,下车后栽植前浇1次透水,否则将严重影响成活率和生长。

5.4采用不同整地方法在不同立地上采用不同的整地方法,是高效栽培技术措施之一,研究表明,在湿地松适生区14指数级以上的立地条件营造湿地松高效益林时,只需对林地进行清理后,直接挖穴(不必全垦)造林,穴的规格依立地指数而定,中立地(立地指数为14、16) 条件下,穴的规格为中穴(50 cm×50 cm×40 cm);高立地(立地指数为 18以上)条件下,穴的规格为小穴(40 cm×40 cm×30 cm), 是最经济的造林整地方法。这样既可节省劳力和整地费用,又能保证林木速生丰产。造林株行距宜为长方形配置(宽行窄株)。

5.5严格掌握造林季节造林过早,容器苗尚未抽春梢,达不到出圃苗木标准,另一方面,由于尚未分化出优质苗和劣质苗,无法做到选优质苗上山,反之,栽植过晚,苗木部分根系已伸出容器扎入苗圃地,其余根系在容器内盘曲,起苗造林后将严重影响生长。此外,栽植过晚还会因外界气温高,空气湿度小等影响造林成活率,在赣中气候条件下,湿地松容器苗最佳造林时间为3月中旬至4月底,最迟不得超过5月中旬。

5.6精心栽植容器苗栽植时,要严格掌握好以下关键措施:①完全去袋:栽植时容器袋要完全剥除。②不破根团:苗木上山前一定要浇水,剥袋前要用手紧捏容器苗根团1~2次,以防根团剥袋后破碎。③分层压实:容器苗放入栽植穴中后,用双手将苗木周围泥土分层按实,最后在上面盖上松土。④适当深栽:容器苗根系较小,栽植若过浅,雨季过后往往根系裸露,旱季易干死,一般栽植时栽植深度要深于苗木入土深度2 cm以上,特别是在4月中旬以后栽植的容器苗,栽植深度至少要较原苗木入土深度深0.33 cm以上。为提高成活率,宜选择雨后阴天或无风雨前晴天栽植。

5.7及时抚育湿地松容器苗上山造林时苗木较小,又是强阳性樹种,造林后抚育若不及时,幼树易被芭茅、杂灌遮阴致死。

5.7.1中耕除草。在中立地上需连续抚育5次,即造林当年和第2年分别于5、9月各抚育1次,第3年5月或9月抚育1次;在高立地上需连续抚育6次,即造林当年和第2年、第3年分别于5、9月各抚育1次。抚育方式为铲草浅耕抚育。

5.7.2水分管理。湿地松喜湿不耐渍,要求土壤排水良好。在其生长的立地内,其根系能在最高的地下水位线生长最好,须根在土壤水分接近饱和状态时能有效地吸收水分,幼龄湿地松在林地土壤含水量接近饱和时生长最佳,成年母树表现也是如此。一般7~8月为湿地松水分管理最重要的月份,如遇干旱,应及时抗旱。同时在坡地抚育要沿等高线两边扩穴,外缘筑成土埂,以利蓄水。

5.8合理施肥采用“因地适时适量施肥”技术,对林分进行施肥培育。

5.8.1施基肥。按照“少量多次,宜稀不宜浓”的原则,在中立地新造林时,施用基肥及量为湿地松专用肥1.0 kg/穴;在高立地上,可不施基肥。施肥方法是将肥料放入穴中,填入表土至穴深的1/2后,将表土与肥料拌匀,再覆表土填平。

5.8.2追肥。在中等立地条件下,追肥时间、肥种及量为4年生时追施湿地松专用肥1.0 kg/株,9年生时追施湿地松专用肥1.5 kg/株;在高立地条件下,4~7年生时追施湿地松专用肥1.5 kg/株,9~11年生时追施湿地松专用肥2.0 kg/株,建筑材林主伐前5年追施湿地松专用肥2.0 kg/株。对中立地上的现有林4~7年生时追施湿地松专用肥1.5 kg/株,9~11年生时追施湿地松专用肥2.0 kg/株 (大径材林14年生时或主伐前5年需再追施湿地松专用肥2.0 kg/株);对高立地上的现有林追肥,4~7年生时追施湿地松专用肥2.0 kg/株,9~11年生时追施湿地松专用肥2.5 kg/株,建筑材林主伐前5年追施湿地松专用肥2.5 kg/株。

一般于3~4月施追肥,施肥方法是沿树冠滴水线(树冠投影线)外侧,在树干上坡方向挖半环行沟,沟深30 cm、宽30 cm,均匀放入肥料后,填入表土至沟深的1/2后,将表土与肥料拌匀,再覆表土填平即可。

5.9病蟲害防治湿地松优良家系抗病虫害能力强,只要选择适生且丰产的立地与气候区,一般很少有病虫害发生。但有时也有病虫害发生,一般是由选地不当或立地太差引发病虫害。常见的虫害有松梢螟、松梢小卷叶蛾、马尾松毛虫、松突圆蚧、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松褐天牛等,常见的病害有松针褐斑病、松梢枯病、松赤枯病、松落针病等。若发生这些病虫害应及时进行相应的防治。

5.9.1虫害防治方法。释放天敌昆虫或喷洒80%敌敌畏1 000倍液、90%敌百虫1 200倍液或2.5%敌杀死6 000倍液等杀虫剂1~2次;传统的点灯灭蛾也是较好的小面积防治方法。

5.9.2病害防治方法。用多菌灵、波尔多液和百菌清等药品进行喷洒防治。同时,通过修剪病梢、间伐病株以及使用药剂进行综合防治。

5.10采伐

5.10.1间伐。间伐的原则是“去弱留强、去劣留优、去密留疏、照顾均匀”,即下层间伐法。在间伐前,应对林木进行每木调查(主要测量胸径和树高),确定优势木、平均木和劣势木的等级。间伐时,首先砍去病虫害严重、多梢、断梢、严重弯曲木,其次砍去生长量远低于平均木的树木,按要求间伐的强度、时间进行间伐,不能任意加大间伐强度。尽管湿地松丰产林分化不大,但也不宜采用隔行、隔株或梅花型间伐,更不得“拔大毛”。

间伐时间及强度依初植密度、培育目标、立地条件而定,湿地松优良家系纸浆材林的合理经营密度:在中等立地(12指数级,下同)上,初植密度为1 300~1 400株/hm2,林分不间伐,轮伐期为14~16年;或为1 600~1 700株/hm2,林分在8 年生时实施1次间伐,强度为30%,轮伐期为15~17年。在高等立地(16指数级以上,下同)上,初植密度为1 500~1 600株/ hm2,林分在7 年生时实施1次间伐,强度为30%,轮伐期为13~15年。建筑材林的合理经营密度:在高等立地上,初植密度为1 600~2 000株/hm2,林分在7年和14年生时实施间伐,强度分别为40%、30%, 轮伐期为18~20年;中等立地上,在提高经营水平的前提下, 培育建筑材的初植密度为1 300株/hm2,林分在10年生时实施间伐,强度宜为40%,轮伐期为21~23年。

5.10.2主伐。在培育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即以提供造纸、建筑原料为培育目的的林分,应以材种工艺成熟、造纸工艺成熟和建筑用材要求为基线,重点考虑经济成熟,适当兼顾数量成熟的原则,确定其主伐年龄,将林分采伐时的木材质量、造纸工艺需求、建筑工业需求和获得的经济效益结合起来考虑,湿地松纸浆材林的主伐年龄为12~16年,建筑材林的主伐年龄为20~23年。

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

参考文献

[1]

朱涤清,黄小强,周百发,等.湿地松容器苗造林技术[C].抚州林学会学术交流论文,1994.

[2] 国家林业局. 容器育苗技术:LY/T 1000-2013[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3]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0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湿地松造林
湿地松丰产造林技术探讨
农业与技术(2021年6期)2021-12-12 05:33:47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湿地松和火炬松栽培技术差异
林业与生态(2020年2期)2020-04-16 12:48:31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1:10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59
如何正确掌握造林方法与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52
湿地松容器苗嫁接繁殖技术研究
闽北不同海拔湿地松生物量模型构建及比较分析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现代园艺(2017年11期)2017-06-28 11: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