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少鹏绘画中的古意与新境

2015-04-29 00:44杨卫
美术界 2015年3期
关键词:西泠印社绘画艺术

杨卫

当代艺术作为一种现代文化形态,它的现代性建构有两个不可或缺的资源:一个是激越的现实,它可以给艺术家带来层出不穷的生命感受,使他们的作品具有生活的温度和强烈的时代气息;另一个则是传统文化的铺垫,它能够产生某种精神力量,为艺术家的创作,无论是继承过去还是反叛和超越过去,提供人文基础,输送前驱的能量。艺术家黄少鹏在多年的艺术探索和实践中,就有效地结合了这两种资源,或者说现实社会的跌宕起伏,与传统文化的深邃厚重,形成某种强烈的反差,彼此消长,构成黄少鹏艺术创作的两翼,不仅为他的作品增添了内在的张力,同时也使他的艺术得以不断蜕变,一次次的自我升华。

黄少鹏,1968年出生于广西钦州市,1991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早在学生时代,黄少鹏便彰显出了自己的艺术才情与绘画天赋。他以表现主义作为自己的绘画切入口,结合中国南方的地貌风土,创作出一种新颖的艺术样式,很早便风格铸成,受到艺术界的关注。但黄少鹏似乎并不满足于此,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意识,驱使他毕业后没过多久就北上京城,到更高的文化平台上吸取营养,施展才能。那是黄少鹏人生的破冰之旅,也是他的艺术日益走向成熟的关键一步。因为北京是一个信息的交汇处,各省艺术青年在这里集聚,形成一种多元的文化气场,也使黄少鹏在各种文化的比较中得到了自我的提升。事实上,那一时期的黄少鹏,一直是工作、生活在“圆明园画家村”。那段艰辛的生活经历,不仅为黄少鹏的创作注入了社会生活的气息,更重要的是为他的艺术增添了精神体验的内涵。我就是在那一时期与黄少鹏相识的,在我看来,他后来的艺术作品中透露出来的萧瑟、冷峻和略带凄婉的意向,其胚胎正是在那个时候形成的。因为圆明园时期的蹉跎岁月,使黄少鹏深感到了生命的艰窘,而当代社会的纷繁复杂又使他心生去意,画面逐渐回归于传统,有了一种悠远和肃穆的气象。

当然,这都是黄少鹏后来的返依,在此之前,黄少鹏也曾一度颇为激进,在艺术上试验过各种各样的可能。我看过黄少鹏早期的不少作品,包括他在离开圆明园回广西之后,尽管人已不在当代艺术的中心,但他的意识却仍还是牵系着艺术潮流的脉膊。那一时期,黄少鹏创作的艺术作品可谓五花八门,多种多样,不仅有绘画,也有装置,甚至还有行为。而艺术观念大都与现实社会有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也许是内敛的性格使然,也许是介入艺术潮流的过程中逐渐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切的体验,后来的黄少鹏没有继续自己在形式语言上的创新,而是驻足于生命意识的挖掘,开始了向纵深的历史探寻。这也就有了他后来的作品面貌。总的看来,黄少鹏的艺术创作经历了一次自我的出走,正是这种出走拉开的空间层次和思想距离,构成了他后来向传统回归的深度。

在2010年以后的艺术作品中,黄少鹏一改过去向外拓展的视野,转入内心的体验,语言逐渐纯化,画面日趋简洁。一些斑驳褪色的旧物,比如茶壶、古琴、老桌椅等等,和一些衣冠简朴、古风犹存的历史人物,诸如八大山人、王道土等等,成为他画面的主体,使黄少鹏的艺术脱去了当代社会的浮华粉饰,具有了质朴淳古的气度。这可以理解为是黄少鹏出走后的一种回归,亦是他对现实批判的一种升华。与早年直接介入社会的创作方式不同,黄少鹏这种历史性的回归和对现实的疏远,已经使他的艺术在更大的思想空间里展开,具有了更加独立的人文品格。正是这种独立性,让黄少鹏的艺术不仅只是在语言方式上关联着中国的传统文脉,精神形态上也与之相联系,真正获得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文化启示。事实上,当代艺术的形式探索本身不是目的,通过样式的更新来激发出被物质社会掩盖的人文精神,才是艺术试验的根本要义。从这个意义上说,黄少鹏的艺术创作回归于传统中国的古风与诗意,也不是要重走过去的老路,而是为了打破现实的局限,向形而上攀越,开拓艺术创作的新境。

我画西泠

我对西泠印社最感兴趣的东西是那种文人精神的独立,聚合前往应该是他们的本意。晚清时,丁仁、王裎、吴隐、叶铭四人决定在西湖孤山购地建社是纯粹民间的、自发的行为,与我们今天的会所或工作室看起来有某些相似,但玩法不同,他们做的事情是以私济公,不尽是自娱自乐,以收藏、研究、雅集为一体,有一种明确的文化取向和文化责任。他们玩得任性,但非常认真,当要推一位社长时四人都觉得自己不够格,空缺十年之后公推吴昌硕,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境界。观今日文化圈子里江湖习气盛行,相比于西泠印社那种沉潜的特质和优雅气度实在令人难堪。陈振濂先生说西泠印社之所以能够传承百年靠的是“土”的精神,的确,从建社之初我们就不难看出江南文人士大夫文化的影子以及依附在上面单纯与朴素的文化使命。

绘画对我而言,它是表现一个想象之中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装着对某种文化信息的思考和作出某种独立的判断。在我的想象里,当孤山还是一个荒坡时,丁仁、王褆他们一定在苦思冥想着如何经营这个空间,我试图“顺”着他们的思维去画一些草稿般关于西泠印社的图式,极力表达一种处于原始状态的“想象”,这种“想象”让我很感动,丁敬、邓石如、汉三老石室、塔、佛像这些形象的出现,他(它)们背后都有来历,有某种强烈的文化认同。我自己认为,西泠印社的现象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某种缩影,它让我看到一种文化对于人的作用和意义,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我们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

其实,我已经不关心所谓“洋为中用”或“中西结合”的问题了,因为这个问题已经不是问题。我更关心的是如何准确地表达一种状态,即我在想象空间里营造的那种气息。我常常假想我逃离现实的空间走进我的画里,我要感受一下绘画里的空间,哪怕随意的一根线条都应该对我产生触动才留在画里,不然的话它的存在没有意义。中国人不缺少想象力,连书写一个“永”字都有八种想法,这些想法是有根基、有来历的。而不同时期,不同的人还可以演绎不同的感受,这也许是许多人沉迷书法的原因。人的情趣潜含在绘画之中,这便达到画如其人的状态了。说画如其人,如果人不行,那画也是差不多的。说到底人的修养重要,他(她)要借助有品味和有格调的东西去提升自身的觉悟,让自己进入某种境界,脑子里补充不俗的东西多了,思维应该也不太俗了。为了让绘画占有更多“古”的气息,我尽量去除过于耀眼的色彩,“素”的成份多了,更凸显传统“笔”与“墨”的内涵。我始终认为“笔”与人的情绪有联系,也与技能把握的程度有关,武功高深的人与花拳绣腿不一样,大货车与小板车刮伤墙壁的痕迹有区别。绘画中的痕迹隐藏有作者的某种意识,这应该是绘画的微妙之处,高人拳拳到骨不去玩花招:“墨”分五色,单纯之中也能隐含丰富,不需要刻意的华丽。内敛如玉,这是中国人的审美,也是中国人的哲学。

——黄少鹏

猜你喜欢
西泠印社绘画艺术
真乃居谈艺札记“西泠印社”鲜为人知的由来
西泠印社早期社员作品选
《西泠印社》风云百年 西泠不冷
纸的艺术
进德修业—李刚田捐赠作品展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