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杨进,男,1961年生,现任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曾任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指导处处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高级项目专家兼终身学习政策与战略研究部主任,兼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学术部主任、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
入选理由 25年教育部职业教育官员的经历,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高级项目专家的生涯,让他更懂得全国职业教育“中央研究所”的价值,让他更顺利承担起“带头人”的角色,让他更负载众多的期待。
人物印象 2014年3月,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借调归来的杨进出任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在教育部宣布任命的大会上,杨进做了四点表态:一是对部党组的信任和关心表示衷心感谢;二是向历任所长、副所长和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敬意,感谢他们为职教所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三是表示部党组、广大职教战线对职教所工作充满期望,职教所“有为”才能“有位”;四是表示自己会加强学习,团结带领全所同志,深化改革,攻坚克难,把职教所建设成为团结和谐、充满活力的学习型组织,为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做出更大贡献。
这一年,杨进带领教育部职教所同仁在职业教育的重要领域和重要活动都留下深深的印迹。
——6月23日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杨进全程参加会议,并在小组讨论中交流发言,所里有29名职工参加总理接见并列席23日上午会议。25日,杨进即主持召开所务会,部署学习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所务会要求:“一是深入学习、掌握核心;二是联系实际,狠抓落实;三是集中力量,抓住重点;四是当仁不让,早出成果。”7月10日,教育部职教所又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联合在京召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机构、社会团体、行业组织学习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座谈会。10月26日至11月3日,职教所联合清华大学在京举办第五期“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校校长专题研修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批示讲话精神和国务院决定。
——受教育部委托,杨进带领职教所牵头承担起《职业教育法》重新修订工作。9月12日,杨进主持召开《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座谈会,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等机构代表参加。其后职教所多名研究人员先后参加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到贵州、黑龙江等地的《职业教育法》修订调研。随着《职业教育法》重新修订稿和多个佐证材料的完成,这项由全国多个研究机构参与的工作在2014年底暂告一段落。职教所在2014年决策咨询工作还包括,参与《全国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编制,参加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历史、体育与健康、艺术四门公共课教学大纲的修(制)订工作等。
——举办或者参与举办多项活动。比如,全面参与支持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承办中英职业教育“影子校长”圆桌会议; 联合主办2014年中国-东盟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峰会;参加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大会,并与澳大利亚TAFE学院院长委员会共同主办“校企合作”专题研讨会;与中国东盟中心等单位共同主办 “中国-东盟研讨会”。
——致力于职业教育学术建设。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上,杨进作了“2014年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综述”的学术报告。在2014年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暨中国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上,杨进指出,职业教育近年来的飞速发展,职业教育理论建设功不可没,职业教育研究战线应该对已有的成绩自豪,对职业教育学科建设充满自信。他提出,职业教育学科建设,要把握好五个方面:一是为什么要办职业教育,这是从事职业教育学科建设的核心问题;二是要心中有人,要关注我们服务的对象、研究的对象;三是要目中有事,要研究实际的工作,脚踏实地在“做”上下功夫;四是要有科学的研究方式,要清楚的知道“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做的怎么样”这些基本问题;五是要坚持协同创新,职教科研战线要联合起来开展研究,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愿意为职教科研战线提供平台和帮助。在2014年中国职教学会职教质量保障与评估研究委员会学术年会上,杨进从“教育”与“学习”的关系、职业教育的产品观、职业教育的顾客观、职业教育的质量、职业教育面临的新挑战以及职业教育的根本出路六个方面阐述了职业教育质量观。
这一年,杨进针对职业教育,多次在重要媒体发声。他呼吁,职业教育不能“低人一等”了。多年的国外学习、工作经历,使他坚信,职业教育的发达程度,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现代水平。在一个职业分工结构合理的社会,不仅需要“学术型”的人才,更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对于正在转型升级的中国而言,培养大量的“技能型”人才,重要且迫切。他强调,职教发展的前提是全社会尊重劳动和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