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阵营与国民党高层间的人事安排冲突本质上是两岸政策上的路线之争,“九合一”大败后的国民党希望通过保守的两岸政策留住中间选民;而洪阵营则想在两岸关系上突破现状更进一步。
6月17日,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与洪秀柱举行了“朱洪会”,会后洪秀柱表示,此次选举,将打一场“非典型选战”。
通过国民党初选之后的一周内,洪秀柱支持度大幅高企,甚至部分民调已经超越蔡英文。但实际上,虽然洪秀柱已经破砖成玉,但夹在马、王、朱三人之间的洪接下来日子并不好过。
两岸政策路线不一
出线之前,洪阵营选战策略的制定和执行都没有动用国民党的资源,基本上是洪阵营的单兵作战。但出线后,国民党与洪开始竞夺选战主导权,为避免日后出现“双头马车”的情形,洪秀柱与朱立伦见面之后,双方决定成立联合办公室,并由沟通能力極强的李四川扮演党内高层与洪团队之间的沟通角色。洪之所以称此次选举是“非典型选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洪在党内并无太多资源。此前台湾五次大选,除2008年马英九因涉案暂时交出党权之外,国民党皆是由党主席亲自出战。即便如此,马英九的两次选举还均在党外设立个人办公室主导选战策略。此次选举还未开始,洪秀柱与国民党之间的选战主导权之战已经提前开打。
首先,在人事问题上,洪秀柱与国民党之间分歧就不小。国民党主张,两岸政策方面将由大陆事务部主任高孔廉、智库“国安组”召集人何思因两位重量级人士出马,以维持国民党希望的中道理性立场及路线。
洪秀柱的两岸政策则主要由台大政治系教授张亚中、名誉教授张麟征、心理系教授黄光国等“外省籍”团队操刀,立场比国民党的中间路线更为偏统。从国民党内部获悉,国民党高层对洪秀柱“一中同表”的说法极为不满,已经明确拒篼张亚中参与后续的选举工作。
洪秀柱主张,未来两岸要寻求从“一中各表”向“一中同表”的跨越,呼吁两岸承认彼此共享主权,分享治权,并通过签署和平协议的方式巩固两岸交流的政治基础。但在国民党高层看来,洪秀柱的主张过度“倾中”,可能会对选情不利。
张亚中表示,日前两岸经济社会交流越来越密切,但政治上裹足不前、缺少对话,造成两岸关系的高度不信任。未来只有双方共同追求“一个中国”,透过两岸签署和平协议的方式才能真正保护台湾。
洪阵营与国民党高层间的人事安排冲突本质上是两岸政策上的路线之争,“九合一”大败后的国民党希望通过保守的两岸政策留住中间选民;而洪阵营则想在两岸关系上突破现状更进一步。截至发稿时,国民党内部对未来选战的两岸政策路线仍未确定。
与大佬关系待解
6月18日下午,洪秀柱前往“立法院长”王金平官邸拜会,虽然王金平握住洪秀柱的手高喊三遍“义不容辞”,但在短暂的会晤后,王金平还是拒绝了洪秀柱邀请他担任其选举总干事的提议。
长期以来,出身高雄的王金平被视作是国民党内在台湾南部唯一有号召力的大佬。其在“立法院”内的多年资历也让其连续三次位列“立委”选举国民党不分区名单,以被保送的方式坐稳“立法院”院长一职。此前,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再为王金平修改党章。王若想延续“立法院”生涯,只能再度回到高雄老家经历选举,这对明年已经年满75周岁的王金平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国民党前“立委”邱毅透露,洪秀柱出线后,王金平已经准备动员自己在中南部的势力,随时准备为洪秀柱南下造势提供帮助。但洪秀柱明确表示要王金平回乡重选后,该筹划已经被叫停。
同样,洪秀柱与朱立伦的关系也很微妙,17日,美国“在台协会”处长梅建华表示,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赴美是非常具有建设性的参访,若洪秀柱有意访美,美国将比照与蔡英文同等规格进行接待。
得到美方的暗示后,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第一时间表态,7月19日国民党全代会召开之后,党会安排洪秀柱访美,如果可能,朱立伦也将亲身陪同。对此,洪秀柱对媒体大表不悦,并表示:“以后两岸问题和访美议题,请媒体以我本人的说法为准”。对此,有亲朱的“立委”认为,洪秀柱此举会让热心帮助她的人感觉到“热脸贴了冷屁股”。
此外,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动向也让整个蓝营内部暗潮汹涌。据最新民调显示,洪秀柱在与蔡英文一对一对决时民调已经下挫15%百分点,倘若宋楚瑜加入战局,洪的得票率将在三人中敬陪末座。
在国民党内部整合不力的情况之下,已经有党籍“立委”改换门庭。6月底,国民党“立委”张硕文明确表示退党,在即将到来的“立委”选举中将代表亲民党出战。亲民党副秘书长刘文雄表示,现在至少已经有三到四位国民党“立委”与亲民党联系,准备跳船改换门庭。
2012年起,台“立委”与“总统”大选改为同一天投票,自此,台大选也被视作是“母鸡带小鸡”式的选举,各政党“总统”人选的实力不仅决定自身能否当选,也能决定本党“立委”选情。2012年“总统”大选时,宋楚瑜虽然只获得2.77%的选票,却带动本已逐渐退出台主流政坛的亲民党获得了超过5%的政党票,亲民党也因此获得两席宝贵的“立委”席次。
在洪秀柱声望渐低的同时,宋楚瑜的再度出山给洪又添加了一个难题:在整合国民党内部势力之外,洪还需要用更多精力统合整个蓝营的力量。
(《凤凰周刊》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