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蔚
在一次讲座中,有朋友提问:“定期给朋友打电话,又没有话题可聊,怎么办?”听众觉得挺好笑的:没有话题,还要联系?仔细一想,又觉得很有道理。
提问的朋友说,他每月都有固定的日子,给不联系的朋友打电话。按他的说法,这行为绝对必要:大家天南海北,久久不联系,就淡忘了。这年头人脉多重要啊。好不容易交上的朋友,一天天疏远了可不行。又不能挨个请吃饭喝茶,时间也消耗不起,必须提高效率。干脆排到一起打电话,每人三五分钟。这样虽好,又稍显刻意,一不留神还会冷场。所以要提高找话题的能力,有了合适的话题,问题就解决了。
“你说一个月没联系了,打个电话过去,总得有个名目吧?”这位朋友一板一眼地说,“问问他最近过得怎么样?人家回一句‘挺好的,还行,我就不知道怎么往下接了,总不能实话实说吧?兄弟,我也没有别的事想聊,只是为了维持关系。你好歹多说点,撑过三分钟吧。你最近怎么个好法?吃饭没有?都吃的啥——这不合适嘛!”
问题很明显,“人际关系”对他来说并非发乎自然的需求,而是强制安排的任务。并非为了“聊天”而“交朋友”,倒是为了“交朋友”而“聊天”。顺序反了,心态也就随之矛盾。这世上有些事需要计划、掌控,有些事则最好放手,让它自然而然地发展——《道德经》说:“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大抵也属于放手的范畴。越是斤斤计较地经营,反而越容易进退失据,顾此失彼。
然而在这个时代,放手又让人有另一种不安。人脉也好,关系也好,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是利益的代名词。素未谋面的网友,或是萍水相逢的过客,毫无交集,形同陌路,但毕竟曾经借着微信号的交换,摇一摇,扫一扫,就如轻烟一般飘过了我们的生活——哪怕仅仅是手机通讯录里的一个头像、一组数字——毕竟构成了一种远期带来利益的可能性。到手的好处,放手是多么可惜呢。就算无话可聊、强制完成任务,也要竭尽所能地维持下去。
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推算人类社交能力的上限,能稳定维持关系的不会超过150人,这就是著名的“邓巴数字”。但是翻一下手机通讯录,联系人的数目超出这个数字的恐怕大有人在。我们的脑容量不会增加,牺牲的便只能是人际联结的质量。网上有篇妙文,说不时从联系人里挑一个陌生的名字,约出来喝个咖啡聊一聊,常有惊喜。但平常人哪有那么多的闲暇?何况一个人若有500个朋友,每天都约不同的人见面,一年下来还未必能见完一圈(再说了,对方也不一定想见我)。对大多数人来说,超出150人的关系,仍然是形式上的存在而已,徒有联系人之名,而无思想交流或情感分享之实。
如此看来,想不把这样的聊天当成任务,恐怕也做不到。互联网时代正以它特有的便利,极大地丰富着我们的社交可能性,同时也催生出越来越多的“无话可聊”。
不过,那天参加讲座的其他朋友,却提出了出乎我意料的建议。“在朋友圈点赞好了!”他们说,“点赞又不花时间,又不刻意,对方看到你点了赞,知道你还没忘了他,这就够了。点赞功能就是为了维护这种关系而设计的。”
我先是哑然,而后心悦诚服——任务固然是任务,但何必费力不讨好地完成?随手一点,不就省却了找话题的麻烦?时代提出了特有的命题,同时提供了特有的解决方案。你群发,我点赞,虽然不一定相识,但彼此都不必浪费时间,又能收获人际联结的幻觉,岂不两全其美?“邓巴数字”哪里能制约网络时代的新人类呢?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201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