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卫,男,1955年生,现任天津市政协科技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原任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二级研究员。兼任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理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业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天津市政府督学等。曾获首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天津市劳动模范、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荣誉。
入选理由 他是典型的职教人,41年的职业生涯中,有35年在职业教育。他是职业院校管理者的翘楚,在6年教学科研副校长、9年校长、3年党委书记的岗位上曾竭心尽力。他所主政的职业院校是全国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特色鲜明,实力强劲。
人物印象 在年满60岁,即将卸任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之际,他是欣慰的。在他的领导下,这所学校圆满完成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验收、学院整合重组、海河教育园新校区规划建设搬迁、人才培养评估、天津海河应用技术大学转制等重大任务,稳坐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第一梯队。
“善谋大势,抢抓机遇”,这是同事对他的评价。
围绕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需求,他强力提升学校办学和社会服务的契合度。主持制订学校每一阶段的发展规划,他的着眼点都是从推动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出发,从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态势对人才的需求出发,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正式基于这一思维,他组织实施一所学校的核心——专业组群结构性调整,领导实施了5个重点建设专业和人才培养方案,有效带动了组群内18个专业的建设。
从担任主要领导伊始,他就在努力解决学校事业发展的两大瓶颈问题。
第一是学校规模与机制。
在他和同志们的努力下,2009年原中德培训中心与企管培训中心整合重组。时任校长的他,与班子成员密切配合,仅用1个月时间顺利完成领导集体分工、机构设置、中层任命、全员任用和教学办公资源的重组;4个月时间顺利完成了人事分配制度的融合,实现了同岗同酬;半年时间建立健全了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共青团、学生会。仅用短短一年时间就初步实现整合重组的“五个统一”、“五个融合”的目标,并提出实现新中德中长期发展规划的“三步走”战略目标。
2012年他转任党委书记,积极推进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创新和新一轮中层干部竞聘,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第二是学校空间与后劲。
他紧紧抓住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落户天津的机遇,在刘延东、张高丽、黄兴国等国家及市领导亲临学校、赛场视察后,争取到领导的高度评价和支持,直接促成了市委市政府下决心以解决中德职院的问题为切入点,规划建设海河教育园区的重要决策,为新中德的跨越式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校区规划设计中,他力主凸显中德办学特色,使其通过建筑硬件得以传承升华。
新校区高标准的规划、设计、建设、搬迁,增强了这所在业内颇有口碑的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的后劲。
2014年,是服务多年的这所学校的丰收年。除了在整体上顺利推进天津海河应用技术大学的筹建外,在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国家教学成果奖的评比中,他所主持的“对接滨海新区产业需求,提升专业组群服务能力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获得二等奖;他所在的学校还拿到了唯一一个职教类特等奖,获得一项一等奖。
或许,这就是送给他在这所学校谢幕的最好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