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高等教育的合理均衡

2015-04-29 05:04:40时东陆
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纽曼分校研究型

时东陆

现代大学分为两类。这两类大学各有不同的宗旨、目的和对象。第一类是基于洪堡模型的“研究型”大学,除本科教育之外,还拥有可观的研究系统和科学家。其主要目的在于进行科学研究和培养学者。这类大学并不是大众教育的主体。而另一类源自纽曼模型,强调本科教育。尤其注重文理并重的“博雅教育”,即所谓的“文理学院”。这类以本科为主的大学是高等教育的基础。目的在于提高社会的整体教育水平与公民素质。公民素质不仅是人文素质。同时还包括了职业素质培养与专业知识的传播和学习。

中国百年现代大学历史经历了不同时期,在20世纪上半叶创立了纽曼大学。但是在下半叶取消了纽曼大学,直到今天。在近30年来,中国教育集中创办“研究型”大学。由于这种偏重混淆了纽曼大学和洪堡大学的概念。因此阻碍了本科大学的发展。

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主要通过广泛建立以本科为主的纽曼型大学来实现。洪堡型大学的目的在于科学研究和培养学者,它并不是大众教育的主体。高等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均衡分布、以文理教育为主的本科大学。一个社会的整体教育水平与公民素质取决于高质量的本科教育。

纽曼型大学与洪堡型大学

世界大学在100多年前才真正迈入现代大学时代。纽曼(J.H.Newtn&n)于19世纪中叶撰写了著名文章《大学的理念》(The idea of a university),强调大学的目的应该是人格培养(character bullding)、传播知识(pedagogieal)、知性思维(intellectual)。现今,这种纽曼型大学以“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的形式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主体,它是文明发达社会的表征与支柱。所有文明发达社会的成员都享有不同程度的“文理教育”(liberal education),即大众教育的权利。

现代纽曼型大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独立的文理学院(1iberal ans college);另一种是隶属于普通大学的文理学院(college of arts and scieHces)。发展到今天,现代纽曼型大学有的为特定职业而强调专业知识,如州立大学的工学院(college of engineering);有的偏重人格培养和知性思维。但无关哪个侧重点,纽曼的教育理念都贯穿其中。比如,州立大学工学院前两年的“数理化+人文”课程的教学大纲就是在纽曼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制定的,要求每个理工科学生必须修满一定学分的人文课程。

与纽曼型大学重于教授和传播知识不同。洪堡型研究大学的本科教育侧重培养学生的学者型思维,它是科学家的“预备班”。洪堡(W.yon Humboldt)在19世纪初叶建立了高等教育的洪堡模型(Humboldtian model of higher education),把单一的、个体的自然观察与研究变成群体的、规范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科学实践活动。洪堡把科学研究与探索引入大学,强调学术自由(academic freedom)、独立探索(individual)、世界公民(wodd citizen),以及研究与学习并重(wissenschaft)。洪堡型大学虽然也担负本科教育。但其不仅仅是教学的场所,更是前沿科学探索的基地。它并不是每一个公民必须选择的高等教育。

尽管纽曼型本科大学与洪堡型研究大学存在本质上的差别,这些差别却是推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动力。

欧美大学与大众教育

美国与欧洲的公立大学是按照大众教育的宗旨——为本州的普通人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而建立和发展的。在欧洲,无论是初级、中级,还是高等教育都是免费的。美国的初级、中级教育是免费的,公立大学的教育学费则远远低于私立大学。

以美国为例,每个州的教育投入是根据本州的需求而定,每个州仅仅建立1~2所研究型大学。比如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肯塔基州、威斯康星、明尼苏达州有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一尚佩恩分校(University of Tlllnois al Urbana-Champaign)、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肯塔基大学(University of Kentucky)、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等研究型大学。但是显然这些大学无法满足大众教育的需求,因此各州在本州不同的区域建立了多所以本科为主的大学。以伊利诺伊州为例,就有西伊利诺伊大学(Western Illinois University)、南伊利诺伊大学(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北伊利诺伊大学(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伊利诺伊州立大学(Illinois State University)等。威斯康星州也是同样根据区域需求,除研究型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还设立了威斯康星大学奥什科什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Oshkosh)、威斯康星大学帕克赛德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Parkside)、威斯康星大学普拉特维尔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Platteville)等多所以本科为主的大学。

在工业比较集中的州如加利福尼亚州、俄亥俄州和得克萨斯州,研究型大学和工学院相应地多一些。加利福尼亚州有很多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如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UCLA);还有多所为满足本州人口需求的本科大学,如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需要着重指出的是,美国这些以本科为主的大学教育质量优良,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例如,俄亥俄州的迈阿密大学(Miami University)是一所历史非常悠久的公立大学。建于1809年。无论是校园设施、教学质量、社会认可度、就业率都非常优秀,它是俄亥俄州当地居民首选的本科大学之一。这些本科大学一般仅收本州的学生。因为其教育经费是从本州的税收里支出的。如果外州居民来上学,必须交纳可观的学费。本州居民上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一尚佩恩分校的一年学费为1.5万美金左右。而外州学生的在4.5万美金以上。优良的大学普通教育和低廉的学费使得美国大部分平民入学一般都选择本州大学,而非其他地方的学校。

美国的州立本科大学甚至著名大学很多是在乡村小镇,而不在大都市,例如1793年建立的威廉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就坐落在偏远地区。美国学生上本州大学的车程一般有1~3小时,不需要到很远的外州或者沿海城市。这在地理分布上保证了大众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均衡。美国把高等教育送到普通百姓的家门口。其针对的就是普通大众。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的地理分布表明,高等教育并不是高高在上的。

不同的大学评比标准

美国每个州的州立研究型大学数量很少,但是本科大学和学院星罗棋布,且质量上乘。美国两类大学侧重不同,相应的评比标准也不同,却受到同等的尊重。美国很多家长更愿意把子女送到本科为主的大学,完全不会因为本科大学没有博士点、重大研究项目、院士而轻视这些学校。其中尤以私立学院更受青睐,因为那里师生比例高,老师注重课堂教育,学校十分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如果去公立研究型大学读本科,比如在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学生人数为5万左右,老师无法关注每一个学生,基本是助教负责辅导(助教大多是外国留学生),老师上完100多人的大课后就离开了,连很多学生名字都叫不上来。而私立文理学院或者本科大学的学生人数就少多了,一所私立学院的学生仅仅一两千人,每堂课的学生5-10人,老师与学生接触密切,可以为每位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符合个性的教育。笔者朋友所在的私立学院中,一位学生的祖母去世,学校领导、老师和辅导员一行4人前往安慰这位学生,这种教育和关注显然远胜研究型大学。

但是,如果用所谓的研究型大学标准评判,这种本科学院很难符合要求。美国许多文理学院如阿默斯特学院(Amherst College)、威廉斯学院在本科评比上超过了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研究型名校,它们的录取率比哈佛和耶鲁更低。在这些学院里,教授以授课为主,不设博士点,也没有重大科研项目。美国高等教育之所以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拥有这类高质量的本科大学。

中国的研究型大学

中国在20世纪初创办的大学大致可以归类为纽曼型大学,同一时期在中国建立的“教会大学”比如燕京大学基本也属于这一范畴。它们大多遵循纽曼的办学理念,强调“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由于当时条件限制,中国无法建立起洪堡型研究大学并开展前沿科学研究。1950年之后,中国开始采用苏联模式,当时的纽曼型大学纷纷转型成为专业大学与工程学院。相较于纽曼型大学,苏式的“石油学院”“钢铁学院”“地质学院”“外语学院”等更侧重于职业训练,与“文理教育”的理念相差甚远。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洪堡型研究大学是1980年之后建立的。过去三十年,中国现代大学的建设几乎都集中在“研究型”大学上。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研究型大学在学术系统与管理结构的构建方面已经基本完成,教育改革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研究型大学为中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并建立了庞大的科学研究团队,在国际上已拥有较高的学术地位。中国大学的现代化建设已经迈出成功的一步,然而,著名的纽曼型文理学院也再没有出现。

中国大学尽管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整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并未有明显提高,与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差距。一个国家的高科技水平固然需要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来支撑,国民的整体教育水平却有赖于纽曼型大学的普及程度,高科技发展与大众教育并不直接相关。

当前,中国过于强调研究型大学,高等教育的投资几乎全集中在研究型大学上,尤其是著名大学如“985”高校等,忽略了纽曼型本科大学存在的重要意义。这些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已处于“饱和”状态,无论再投入多少巨额经费,它们的进步仅仅体现在排名前后、院士的人数、大奖和论文的数量等。但是,这些无助于提升全民素质和社会整体教育水平。

试想,每所著名大学获得的几十亿经费可以用于建立多少所让公众都能接受良好文理教育的高质量本科大学呢?

中国高等教育的不足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症结不在于研究型大学的数量和发展的程度,而是缺少高质量的本科教育大学。国内普遍只用研究型大学的评比标准来评定所有大学,比如入选“985”工程的大学都是研究型大学,评比标准显然就是论文的数量、研究经费的额度、院士杰青的人数、研究奖项的数目等。于是,那些在研究领域还不太强的大学不重视本科教育。一味寻求博士点的建立、研究论文的发表数、科研经费和头衔名目的获取,试图通过这些来迅速提高本校的排名。过分强调研究型大学而忽略本科教育大学,对于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提高整体教育质量都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不仅本科教育无法实现高质量,而且科学研究也无法达到高水平。因此,评估一个大学教育质量的好坏,不能仅用研究型大学作为标准。

尽管中国多所重点高校在科研能力方面已经完全可以和世界许多现代大学媲美,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它们,比如教育设施、科学设备、研究经费、优秀师资等,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只能在研究型名校中找到,这些排名前三十的“985”大学远远无法满足中国高等教育的需求,无法为全国众多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普通教育。对于社会大众来说,高等教育应该是一种基本的权利。大众教育水平的提高,才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与重中之重。

中国并不缺乏大学,但是中国大学的社会认可度过低。国内似乎仅认可“985”研究型大学,那些未评上的大学得不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承认。中国的名校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和某些大城市,河南、河北、江西等省份人口众多,但极少有“985”名牌大学,更不要说边远地区了。比如,河南省2011年的统计人口为9388万,人口数远远超过美国任何一个州,却仅有几所在教育水准上被认可的大学,省内的其他大学大多不知名。对照美国俄亥俄州,才1159万人,已经有几十所被工业界认可的本科大学。这些学校的学生毕业后,都可以在本地或者外地大公司找到工作,并受到很大程度的尊重。这几十所学校虽然基本是本科为主的大学,但是它们向学生提供了优良教育,使他们能胜任毕业后的工作。

高质量本科教育体系分布不合理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另一个不足之处。中国的优秀高校由于大多集中在省城或者大都市,身处偏远乡村的孩子必须远离家乡才能接受更高的教育。对他们来说,去都市读书是一种“荣幸(privilege)”,而不是“权利(right)”。其实,教育尤其大众教育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性,教育的提高必须从每一个地区、每一个人做起。由于本地无法提供优良的高等教育,又无法吸引人才回归,那些去往名校读书的学生毕业后很多都不再回到家乡,优秀人才大量流失,本地的发展包括教育水平的提高都无法得益于高等教育。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中国各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极不平衡,与发达国家大众教育的普及程度和合理分布相去甚远。

美国大学分布平衡,大多数学生会在本州就学,不需要到外州去念名校,毕业后则会留在本州工作。这样一来,就实现了人才积累,从而不断发展本州的工业、农业、商贸、教育等,使得整个州的教育水准和公民素质不断提高。对照中国和欧美的学生,笔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学生喜欢读名校,欧美学生的名校观念则淡薄得多。美国学生有着很深的乡土观念,尤其中西部的人,几乎少有学生会远离家乡,追求名校,故普通州立大学的学生几乎都是本州居民。欧洲的大学教育水平比较平均,不像中国高校有着悬殊的差别。例如在德国,柏林、慕尼黑、斯图加特的大学相差不多,学生选择学校仅需要考虑是上普通综合大学,还是读技术类大学,而非大学的名气。这些都从侧面反映出欧美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

关于建立高质量本科大学的建议

以纽曼模型为主导的本科大学是决定社会高等教育水平高低的关键。当务之急是要纠正公众对高质量大学的错误认识,不将硕士点博士点的有无、多少与大学的教育水平高低等同起来。特别要求教育界人士对现代大学高等教育的理念有清楚的认识,并向社会灌输大众教育的正确理念。或许,中国文化一直崇尚等级与精英,对“公民权利”与“大众教育”不以为然。但是回顾世界历史会发现,世界发达国家之所以走向文明和现代,首先就是因为平民获得了教育的权利。

其实早在20世纪初,中国的知识分子就意识到大众教育的重要性,当时有很多国外留学归国的青年去乡村办学。陶行知1917年从美国回来,蔡元培想邀请他到北京大学任教,但是陶先生说:“平民教育比精英教育更为迫切。”他一人来到南京郊区晓庄,创办新式民间学堂。晏阳初先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来到河北定县开展试验性平民教育。随他前往的还有许多留洋博士,比如哈佛大学博士瞿菊农、哈佛大学硕士熊佛西、康奈尔大学博士冯锐和傅葆深、威斯康星大学博士陈志潜等一批青年学者,他们的教育成果非常显著。著名记者斯诺(E.Snow)之后访问定县时,明显注意到平民教育的影响。他写道:“定县人民,从外表上看,和中国其他各地的农民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形成他们许多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的心灵以及其整个生活的前景……”同时期,还有梁漱溟建立了乡村教育理论。这些教育活动都是以大众教育为核心开展的。

陶行知们在国外受的是精英教育,但是他们投身于中国的大众教育。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一个社会整体教育的根本在于民众。美国名校真正的教育水平也从中国这些教育先驱身上得以体现——不仅传授知识,还让他们深刻懂得大众教育的重要。

然而。等级观念和名牌效应也是中国高等教育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如果仅在某个非沿海地区独立建立本科大学,的确十分困难,它也很难得到社会认可。笔者认为,可以借鉴美国州立大学的模式:即通过一所名牌研究型大学(类似美国的威斯康星麦迪逊分校)在全省建立多个分校,分校以本科大学为主。比如“985”研究型大学——武汉大学可以在全省多处建立武大分校(如黄石分校、襄樊分校、荆州分校、孝感分校、宜昌分校等),统一采用武汉大学的本科教学大纲、办学理念、教育传统等。在师资方面,可以让武汉大学退休教师来承担分校的教学任务。这样的本科大学容易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并满足全湖北省学子的高等教育需求。可以预见,湖北省大部分学生都将在附近的武大分校上学,不需要远赴北京、上海等地,就能获得同样优良的教育,并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青睐。

美国的国家研究经费,比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的科研经费极为强调该项目是否对本科教学,培养本科生具有重要的贡献,并且把这一项作为评审标准之一,要求申请者解释自己的科学研究方案如何让本科生得益;同时还要求研究项目对少数民族,女性学生产生关键性的帮助。因此,笔者建议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ational Nm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也制定相应的政策,要求每项基金申请阐明如何促进本科大学和本科教育的发展。这样,大量的科研经费将直接促进高等教育在各省市的普及。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测量标准应该是在各省市建立了多少高质量的本科大学,为各省市的民众提供了何种教育服务。笔者建议国家的教育投资应该集中在建立各省市以本科为主的“名校一分校”系统上。同时,制定与研究型大学不同的本科大学评估标准与教师的晋升制度。逐步让全社会认识到本科大学的意义、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期望在不久的未来,中国各省市均衡分布着许多教育质量优秀的本科大学。

猜你喜欢
纽曼分校研究型
北京八中固安分校
青年心理(2021年28期)2021-05-23 13:21:30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成都分校
黄埔(2020年4期)2020-08-13 03:24:30
黄埔军校分校概览
黄埔(2020年4期)2020-08-13 03:24:30
特朗普称前助理是“狗”
环球时报(2018-08-15)2018-08-15 04:12:01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10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
中国卫生(2016年3期)2016-11-12 13:23:30
省实验分校简介
涂在墙上的财富
研究型教学模式在线性代数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河南科技(2014年14期)2014-02-27 14: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