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国禄 萨仁图娅
2015年3月9日,辽宁省“雷锋文化五千万系列工程百团团长誓师大会”在沈阳市解放军冰上训练基地举行。让记者感到新奇的是,主持会议的既不是明星大腕,也不是某位领导,而是沈阳军区军委训练器材研究所所长曲静。听着他那气宇轩昂的连接词,回忆不断出现高潮。记者心想,这个曲静还真不平静,还真实蛮拼的。出于职业爱好,我们走进了曲静的感情世界。
雷锋是魂,科研是根,军威——学雷锋英才摇篮
沈阳军威训练器材装备研究所是一个集研发、生产、制造于一身的科研实体。沈阳军威军事模拟训练国防教育基地,主要承担部队的工兵防化、高炮等军事模拟训练及研制生产军事训练器材,同时又是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军区考评的辽宁学生军训基地。至于曲静本人还兼着抚顺雷锋小学的校外辅导员。
“创新雷锋魂,实现强军梦”,军威的鲜明标识是雷锋。“军威防空器材,掌握核心科技”的标语则体现军威人的追求。
军威“雷锋”多:有年已八旬的老技工刘润和,有保障训练5万多人次的主抓后勤食堂没出现一例食物中毒的基地主任魏凤仪,有学雷锋先进标兵的被服车间副主任王景凤,有技术革新能手的生产处长王宪文,还有高炮师机关评比的优秀教官、被电焊弧光打伤眼、烫伤皮而依然坚持焊房架子的战士,建房当中不慎摔断左胳膊却用剩下的右手依然干活的预备役士兵等,质朴的军威官兵和职工,用朴实的话语谈他们的带头人曲静。
曲静既是所长,又是工程师,既是指挥员,又是设计师。汶川“5·12”地震发生后,军威人连续奋战十几个昼夜,为四川省教育厅赶制了100栋军用帐篷,为灾区人民赶制了315栋帐篷,还筹备了铁锹、镐头、气垫、背囊等其他军用救灾物品,以空运的方式发往灾区。
在南方遭遇罕见的冰雪灾害之时,军威人不分昼夜地加班加点,紧急赶制帐篷等救灾物资。
军威训练器材装备研究所还编写了学雷锋的授课材料,为学雷锋活动出测试题。多年来,军威基地为家在外地的农民工及亲属免费提供食宿和被褥等御寒物品。家在外地的员工的父母生病,军威基地领导派人带着慰问品前去看望慰问,慰藉了员工对父母的惦记之情。节假日,为值班的员工送去饺子、肉、酒、菜等,为家在外地的农民工过生日,为家在外地的农民工结婚提供新房,并出钱帮助操办婚礼,为生活困难的员工提供免费住宿……
2014年6月14日,辽宁省雷锋研究会与沈阳军威训练器材装备研究所在沈阳阳光宾馆举行了“学雷锋活动实践基地”共建签字仪式。企业是家,部队是根,雷锋精神是曲静是军威人之魂
“魂是一种精神!”曲静认为,只有不断发掘和学习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雷锋精神,进而把雷锋精神作为鞭策自身进步、提高自身修养的动力。
20年来,曲静带领军威人,历经20载风霜磨砺,研究出了激光交战模拟训练系统器材,被列入国家级训练大纲;所参与研制的第一枚仿真模拟导弹靶标,现已批量生产,每一枚的造价比进口同类产品节省131.5万元,2000年被总参列为全军防空训练器材;基地自主研发的09式高炮操作模拟仿真训练考核系统已有数十套装备为陆军、空军高炮部队使用,自主研发、自拍自导的09型模拟复杂环境军人心理训练测评系统,已作为国家军援高科技教育训练装备之一,在国外的军事大学里应用。
军威人研发并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室内射击馆,已经历几百万发子弹的检验,培训几万人而没有出现一次跳弹伤人事故;他们研发的军用远红外电热保暖帐篷,已获得中国专利,并分批配发全军。数年来,军威人研发的新产品,已带动了相关军训器材生产企业的数千名农民工就业。
立足岗位,创新方式,学雷锋的音符跳跃在时代五线谱上
“学雷锋就是要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曲静带领军威人尽己所能为国家、为政府、为社会排忧解难。
鉴于农村当兵退役后依然回到农村务农,农村贫困地区出现了征兵难的问题。军威军事模拟训练国防教育基地创造性地开展了独特的六帮活动:帮练素质、帮读大学、帮学技能、帮找工作、帮融入社会、帮创大业。
在曲静看来,军威军事模拟训练基地是全国第一所军地联办院校,在教学中积极倡导雷锋精神社会实践:做到新兵入伍即入学,老兵退役即毕业,毕业即安置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使农村退役老兵摆脱贫困,生活得到了保障,而且生活的更有尊严。
2010年11月,曲静等1 0余人到建平县进行扶贫助学调研,在小唐乡黑山嘴村时,见到了37年没见面的老战友陈国玉。曲静了解到陈国玉至今还没有摆脱贫穷的困扰时,给他留下1000元救济款。通过这次调查,曲静与军威人深刻感受到必须把扶贫帮困作为军威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贫困地区退役士兵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军威人实行严格的封闭式管理, “以军育德、以军益智、以军健体”。培养三种人才:一是“英才”,通过短期军训和长期的军事化管理,搞好学历和职业技能教育,选拔一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使他们读大学有希望,创大业有能力,全面发展有基础。二是“良才”,把那些学习成绩处于中间状态的学生,培养成应用型、复合型的技术良才,在各个生产岗位上成为骨干力量。三是“人才”,把那些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通过培养教育,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工作生产技能,为立足社会打下基础,成为工业化生产的有用人才。
培养三种人才,在毕业时获得大专学历或高职教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确保较多的学生获得两个以上的证书,为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夯实思想知识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军队与地方需要大批专业对口的人才。军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培养“一招鲜吃遍天的能工巧匠,尽量避免“样样通、样样松”的万金油人员。既培育丰厚的文化技能底蕴,又要将技术知识教学和实践技能操作实践紧密结合。使受训人员,到部队是操作先进装备的好手;到地方是生产第一线的骨干。实现培养一人,致富一家的目标。
几年来,军威培训了大批高素质军地应用技术人才,累计达56600人,培训退役农村士兵并安置工作1 321人,践行雷锋精神,发扬我军优良传统,铸就了新的智力扶贫、创新扶贫的 “军魂”!
军威人的举措,深受大家欢迎。黑山嘴村村长高明军说:“我们村应征的适龄青年有11个,只有1个愿意报名参军的,这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你们倡导的对军人开展的六帮活动,不仅解决了退伍老兵的就业和生活问题,又解决了农村青年不愿当兵的问题。这真是一场及时雨呀,既浇灌了成熟,也培育了新苗!”
把学雷锋当作一项事业去做,使雷锋精神时代化、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雷锋精神在军威人的心灵中占据着不可替代、不可动摇的地位。曲静甘做一颗传承雷锋精神的火种,致力于建立学雷锋活动长效机制,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2014年8月,全军学雷锋标兵龙凡将军、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全国劳模邓凤兰大姐、辽宁石化大学党委书记李平教授、雷锋号城际汽车公司董事长李伟与学校、军旅作家华东方等共聚一堂,畅谈落实十八大精神和习总书记关于学习雷锋的指示。雷锋团第十一任团长、军分区原司令员孙承彦提出,组织全国各地2万多名雷锋团转业退伍战友,作为学习雷锋的火种!曲静则倡导,汇聚各种资源,力争在三年内完成全省100所雷锋领航青少年军校、国防教育实践基地。现在已经完成了九所小学、中学、职校、大学。
增强学雷锋活动的时代感,建立学雷锋活动长效机制,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曲静与军威人自觉把雷锋精神作为军威器材职业追求和行为准则,认认真真工作,扎扎实实奉献;根据实际,把自身专长与岗位需求结合起来,践行雷锋精神。
崇敬雷锋学雷锋,学了雷锋出雷锋——这就是曲静与军威人的风貌写照!
今天的曲静,更加平静,记者告别的时候,曲静说,他正在和龙凡将军、雷锋辅导过的学生王文阁等人策划,在沈阳成立科技雷锋团队,让雷锋精神为发展现代科技插上金翅膀。龙凡将军是中国著名的找水专家,王文阁是靠雷锋送的一套《十万个为什么》走上科技前沿的发明家、科学家,而曲静本人在军事科技领域亦有许多创新成果,他们三个人合作,相信一定成功。记者预见,未来三年,在中国大地上,雷锋生前所在团、邓州编外雷锋团、沈阳科技雷锋团将作为雷锋精神的育种基地三足鼎立,并驾齐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