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届江苏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成立会议上的讲话

2015-04-29 00:44:03沈健
江苏教育研究 2015年33期
关键词:教科研职业发展

编者按:10月16日,第四届江苏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成立会议在南京召开。省教育厅沈健厅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教育厅杨湘宁副厅长主持会议。全省各市教育局分管局长、职教处处长,教科研机构负责人,各中心组正、副组长等共200余人参加会议。

沈健厅长充分肯定了我省职业教育在“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同时强调,当前职业教育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教科研工作者要深刻领会形势要求,正确认识新时期教科研工作的职能定位。全省职业教育教科研工作要在全省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格局中,谋划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在服务职业教育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进程中,不断深化内涵建设研究;在促进职业教育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中,不断提升教育决策和实践的科学性、民主化和实效性,加快推进我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率先发展、优质发展。

今天在这里隆重举行第四届江苏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成立会议,我代表省教育厅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全省职业教育全体教师、教科研和教辅工作者及与会代表表示诚挚的慰问!

“十二五”以来,江苏职业教育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在教育部的精心指导和政策支持下,在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奋力拼搏下,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主要指标名列全国第一,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不断规范完善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建立“知识+技能”的对口升学制度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注册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制度,积极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项目试点,进行分段培养和联合培养。2015年试点项目509个,招生2.38万人,受到各级党政领导、社会各界、学生家长的高度赞扬和欢迎。2015年全省有35%左右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就读。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不断完善,103个中高职衔接课程项目立项建设。开展中高职衔接项目教学工作视导。二是职业教育制度不断完善。在全国率先将中职“2+1”、五年制高职“4+1”学制改为“2.5+0.5”、“4.5+0.5”学制,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制度和技能抽测制度。建立和完善了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学籍管理、教材选用等各项制度,并开展视导工作。下发了《县域职业教育督导标准》,对县级职业教育工作开展督导。三是基础能力建设成效明显。全省职业学校从800多所调整优化到386所,校均规模从不足千人提高到3500人以上;建成了136所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基本上每个市、县都有1所以上的窗口示范职业学校;创建了58所国家示范职业学校,占全省职业学校总数的15%,比重居全国第一。建成国家级实训基地118个,省级实训基地317个,立项建设277个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四是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切实加强德育工作,下发《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评价标准》,并开展视导工作。重点推进职业教育专业规范化、品牌化、特色化建设,全省职业学校所有专业达到合格标准,建设了432个中职、174个五年制高职品牌特色专业。不断完善各种竞赛制度。建成61个省级职业教育技能教学研究基地。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连续7年保持金牌总数第一,实现了“七连冠”;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连续4年保持排名第一,实现了“四连冠”。将职业教育教学成果首次纳入省政府教学成果奖,在首届国家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推荐的中等职业教育20项成果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数位居全国前列。第一、第二批38所国家示范学校已一次性全部通过国家验收。五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绩巨大。“十二五”期间,实行了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单独评审,开展了职业学校正高级教师评审和特级教师评审,遴选了50个江苏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开展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和职业教育高层次人才培训。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一线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是各方通力协作、无私奉献的结果!我再次对全省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当前,职业教育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促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经济社会能力,需要积极探索建立新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在指导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中的作用,提高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成立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是江苏创新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制度设计,也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要正确认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和任务,明确自身的使命和价值,切实发挥教科研工作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在此,我谈三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形势要求,

正确认识新时期教科研工作的职能定位

职业教育在内在属性上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要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也在于服务经济社会,协调处理好经济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职业教育的教科研工作必须深入分析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深刻领会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赋予的新使命、新责任。去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同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李克强总理会见了与会代表,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习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和李克强总理的讲话精神,是职业教育教科研工作服务大局、谋划全局的最高指导思想,是教科研工作从实际出发准确定位、取得实效的根本政治保证。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和全省职业教育教科研工作者要立足时代、立足省情,科学组织、切实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第一,教科研工作要在全省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格局中,谋划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目标。江苏作为经济社会较为发达的省份,已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正向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要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核心在于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在于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建设,其关键在于实现教育现代化。只有教育现代化,才可能实现人的现代化;只有人的现代化,才可能实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化。因此,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202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作为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或者说教育现代化就是不完整的现代化。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水平,不仅直接关系到整个教育的现代化水平,而且代表着教育惠民、通过教育让人民群众分享改革红利的水平。

教科研工作服务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必须深刻把握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命题,围绕“促进公平和质量提升”的两大目标任务,以强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为主线,不断加强对实践中存在的理念问题、路径问题、方法问题和评价问题等的系统研究,破除传统碎片化研究和分段式治理的弊端,形成指导职业教育内部,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与经济社会、与人的自身协调发展的整体性方案。这既是国家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江苏探索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的应然之义。江苏在全国率先颁行并修订的《江苏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不仅以较大比重在诸多指标项中体现了对职业教育的要求,而且生动反映了在整体教育中谋划职业教育发展的样本。该《指标体系》既应成为指导实践的基本规范,也应在指引教科研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要重点加强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促进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视察江苏时,提出了“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的殷切期望。这既是对江苏“两个率先”赋予的新内涵,也是对江苏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全省职业教育工作者以及省教科研中心组应加强研究,以开阔的视野、严谨的态度不断破解新问题,寻求新对策,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勾画蓝图,落实好李克强总理提出的职业教育要做到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的要求,为职业教育服务“美好江苏”的建设贡献智慧,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第二,教科研工作要在服务职业教育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进程中,不断深化内涵建设研究。改革开放后,经历了近三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江苏的经济总量位列全国第二,产业重心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江苏的经济尽管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但是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和出口驱动模式所内隐的弊端日益暴露,在世界产业格局和技术格局中的优势地位不断降低,产业向外部转移、技术升级滞缓的压力不断加大,已进入经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成为经济发展的紧迫任务。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把资源配置和工作重心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教科研工作必须跳出职业教育的狭窄视域,在宏观产业背景下研判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总体形势和要求,以强化“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等方面研究为纽带,主动面向新型工业化和生态文明的新变化,面向传统产业加速改造的新挑战,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影响的研究,加强对“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智能生产”等技术升级影响的研究,形成专业优化、课程开发、师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新思路和新举措,提前应对经济周期性调整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压力和冲击。全省职业教育工作者以及省教科研中心组尤其要在对各有关行业人才结构现状及对一线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以职业技能提高和职业精神培养为重点,加强对现代学徒制、行动导向教学等领域研究,推动职业院校培养大批怀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和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为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促进我省产业结构加快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实现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创业驱动和消费驱动转变。

第三,教科研工作要在促进职业教育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中,不断开拓创新发展的理念路径。江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受教育水平大幅提升。教育在人民群众中的受关注度不断提高,人们由“有学上”的愿望已普遍转变为“上好学”“上高一级学校”的诉求。人民群众非常迫切要求自己的子女接受高一层次职业教育的愿望强烈。职业教育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关键,在于切实贯彻产教融合、特色办学,系统培养、多样成才的指导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服务发展为宗旨,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在促进学生就业和全面发展上取得实效。首要任务是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实施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的高度融合;引导职业院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优化服务产业发展的专业布局;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强化行业对教育教学的指导,推进专业教学贴近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增强社会选择职业教育的意愿,必须建立普职沟通、中高衔接、满足发展需要的人才成长“立交桥”,为不同学生的发展创造多样化的路径,为全面实现教育实质公平奠定基础。这要求,深化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研究,健全和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对口招生、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考试招生办法,不断拓宽职业教育学生的升学通道和选择自主性。加强推进职业教育开放办学的制度、模式等多层面的研究,探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委托管理、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和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增加职业教育资源供给,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满足广大学生和社会人群选择职业教育的需求,更为有效缓解我省外来人口多、随迁子女上学难、政府办学压力大的现实困境找到可行之策。重点关注信息技术、现代科技等多领域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探索建立移动学习、混合学习等适应现代人群新的生活方式的现代职业教育学习新模式,不断增强学习的便捷性、灵活性、实效性,加强学习与工作、与生活的联结,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开放度。

二、紧密围绕中心任务,

充分发挥教科研工作的智力和资源优势

当前,江苏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已经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都对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发展方向。2014年,国家专门召开了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省政府也召开了推进教育现代化暨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意见》。全省职业教育战线的同志们都要围绕国务院的《决定》和省政府《意见》中确立的总体思路、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开展工作,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结合江苏实际,研究和指导我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创新工作。

第一,围绕重点工作、重点工程,服务行政决策。江苏将大力发展多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重点统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市级管理、市区共建,落实普职相当的招生政策。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探索建立有利于劳动者接受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灵活学习制度。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对有创业要求和培训愿望、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及处于创业初期的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现代化工程。重点支持113所省级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建设,建设100所以上现代化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50所左右特色职业学校、110所职业教育智慧校园,300个左右的中职现代化实训基地、350个对接区域主导产业的现代化中职专业群和100个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专业群;建成200个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特别是,要在总结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成果基础上,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建设。

职业教育的改革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既要遵循教育的规律,又要关注行业的特点,政策制定和制度设计都必须建立在科学、系统的研究基础上。教科研工作服务行政决策,要重点处理好社会需求与教育供给的平衡度、用人标准与人才标准的吻合度以及专业与产业的匹配度等重大问题,从全省长远战略需要出发,善于从全局的层面系统地思考和处理问题,及时把握国家和省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变化,充分关注职业教育改革实践中的新问题,积极主动为省教育行政部门宏观管理与科学决策提供新建议。

第二,围绕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服务基层实践。“十三五”期间,江苏将以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大力推动职业教育标准化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突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要加快完善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建设标准、专业建设标准、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到2020年所有职业学校、专业、实训基地均达到相应标准要求。按照“突出优势、聚焦特色、创新机制、打造品牌”的思路,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专业群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仿真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模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推动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工业文明,推动产业文化进职教、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创新顶岗实习方式,组织与用人单位对接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完善职业学校合格毕业生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办法,推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互通互认。

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主体在学校。教科研工作要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从当前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出发,指导职业学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以及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按大类专业,从德育课程、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进行分门别类的指导,从共性中寻求合作的增长点,从个性中找到创新的突破口,从而使教学改革更具理性和有效性。针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特别是当前课程改革工作遇到的共性问题,集体攻关、集成开发,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培育团队、打造精品,为职业学校教师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第三,围绕质量监控、支持保障,服务社会参与。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坚持产教融合、特色办学的基本原则,发挥好政府保基本、促公平作用,着力营造制度环境、制定发展规划、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加强规范管理和监督指导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支持教育、参与办学,激发发展活力。构建和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质量监测、评价和保障体系,在完善中职学业水平测试、技能抽测、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等教育内部评价监测制度的基础上,探索建立职业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机制,鼓励、扶助第三方评估机构参与职业教育发展及其质量监测。引导、规范市场主体、中介组织参与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教师培训和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设等工作,建立职业教育与市场、与社会的互动机制,保持职业教育教学与行业发展、技术升级的同步性。

职业教育的性质与任务决定了必须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打成一片。省教科研中心组及相关教科研机构要充当衔接的纽带,利用专家、网络等资源推进教育与行业、学校与企业的整合,吸引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提升教科研组织在服务教育发展和指导社会参与方面的专业化水平,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研制,探索通过专业带产业、就业带招生方式实现产学研深度合作的路径,探索课程内容随产业发展、技术进步而更新的动态调整机制,创新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教科研机构、教科研中心组要加快成长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质量监测主体,定期发布职业教育质量报告和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报告等,为职业学校专业调整、学生就业创业、企业用人和参与职业教育提供多元化的专业性研究、指导、服务。

三、不断改进工作机制,

切实提升教科研工作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江苏作为职业教育大省,正向职业教育强省迈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既离不开教科研工作的有力支撑,也为教科研工作创建了重要的实践土壤。江苏职业教育教科研工作,不仅要以省政府在全省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确立的把江苏建设成为教育科研强省的目标为指引,加强宏观政策和战略研究,加快培育原创性理论成果,强化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指导,提高科研成果质量和水平,而且要按照现代新型智库建设的要求和职业教育的特点,在选题、内容、成果等方面着力突出重点、关注热点、主攻难点、消除盲点、创造亮点,系统总结江苏经验和特色,形成江苏本土性、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不断提升工作的独立性、专业性和影响力。

第一,注重问题导向,转变研究方式。职业教育教科研工作主要是一种应用性的教育科研,需要注重问题意识。省教科研中心组、教科研机构的同志都要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把问题课题化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多个层面系统性、专门化研究。江苏职业教育发展已经由规模发展进入到规模与内涵并进、更重内涵的阶段。这要求教科研工作,特别是省教科研中心组工作重心必须下移,要深入到专业层面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方案的研究,具体到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及其教学模式的研究,关注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研究等。教科研中心组要充分发挥来自基层、服务基层的优势,利用组织化和非组织化的交流,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指导,充分关注学生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同伴合作的作用、核心价值和文化因素在学生成长中的影响等。同时,要注重这些研究成果的应用,把它们与正在制定的专业建设标准、课程标准、实训基地建设标准等结合,及时转化为教育实践,转化为教育生产力。

第二,设立重点项目,加强协同创新。全国和省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的《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正在制定的“十三五”规划及其配套的一系列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文本,确立了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教科研工作要从这些决策要求出发,加强自身的工作规划,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转化为教科研工作的目标要求、具体任务等。省教科院准备在“十三五”实施的职业学校课堂教学大赛,不仅是借鉴了基础教育教学基本功大赛和“十二五”相关比赛的有益经验,而且是充分关注了当前内涵建设的要求,把研究重心下移,关注课堂、关注教学、关注实效的体现。结合即将实施的学业水平测试及招生考试评价改革、示范区(示范校)建设、高水平专业建设等,开展一系列的研究。

第三,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成效评价。教科研机构和教科研中心组是行政决策的参谋团,是基层实践的指导者。省教科院作为全省教育科研的专门业务指导机构,要加强对全省职业教育教科研工作的业务领导,加强对省教科研中心组的组织管理。省教科研中心组成员要服从、服务于大局,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加强实践调查,根据《中心组章程》和省相关职能部门的要求开展研究。中心组成员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肩负着引领所在组别相关课程或专业的改革发展的重任,肩负的使命光荣而重大。中心组成员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团队协作,以科学、认真、严谨的态度开展研究,重点在专业建设、课程教学、考试评价等方面取得实质性、有价值和影响的成果。省教科院要加强对中心组成员的管理和绩效评价,根据其成果实行动态调整,保持该组织的研究活力和动力,促进省中心组在参与改革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同志们,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教育,是保障社会公平的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社会各界的共同使命。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总书记指示精神为指导,着眼全局,抓住机遇,大胆改革,务实工作,认真落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的职业教育的各项任务,加快推进我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率先发展、优质发展!

(本文根据沈健厅长讲话录音整理,经本人审阅)

(责任编辑:曹鸿骅)

猜你喜欢
教科研职业发展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略论基础教育期刊编辑与中小学校教科研共同体的互动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我爱的职业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教-研-修”一体化网络教科研平台的设计研究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汽车零部件(2014年9期)2014-09-18 09: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