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联合尼莫地平对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2015-04-28 06:36李静王梦迪代瑞廷孙菊平徐金娥安迪
河北医药 2015年24期
关键词:丙组尼莫地平丁苯

李静 王梦迪 代瑞廷 孙菊平 徐金娥 安迪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一类由卒中(缺血性或出血性)及造成记忆、认知和行为等脑区低灌注的脑血管疾病所致的严重的获得性智能障碍综合征。伴随人口老龄化,VD 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渐增长。目前,针对血管性痴呆并无特效治疗手段,有报道指出,丁苯酞及尼莫地平用于治疗VD 效果较显著,但二者联用的报道较少。本文主要研究两种药物联用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并分别与单独用药组进行对比,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 年12 月至2014 年10 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血管性痴呆患者90 例,随机分为3 组:甲组(丁苯酞联合尼莫地平)30 例,男16例,女14 例;平均年龄(64.8 ±8.45)岁;乙组(丁苯酞)30 例,男18 例,女12 例;平均年龄(61.54 ±8.01)岁;丙组(尼莫地平)30 例,男14 例,女16 例;平均年龄(62.58 ±9.19)岁。3 组MMSE 评分、ADL 评分、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评分、Hachinski 缺血量表(HIS)评分、文化程度、烟酒史、职业等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符合血管性痴呆评分标准:HIS≥7,CDR=1,2 分;MMSE≤23 分;②脑血管病(包括病史、临床检查、影像诊断等)必须有充分的证据;③两者有关联性(卒中前无智能障碍,脑血管病发生后短期内出现的记忆、认知或行为等障碍);④具有一定文化程度,既往能阅读简单的文章;⑤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积极配合。

1.2.2 排除标准:①其他疾病所致的痴呆(如AD等);②明显抑郁或有精神症状者;③意识障碍及重度失语者;④有严重出血倾向及心、肝、肺、肾功能严重受损者;⑤重度痴呆者(CDR =3);⑥对丁苯酞或尼莫地平过敏者;⑦正在使用可能会干扰疗效评价的其他药物者。

1.3 研究方法 3 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甲组加用丁苯酞联合尼莫地平,乙组加用丁苯酞,丙组加用尼莫地平。用药标准:丁苯酞软胶囊0.2 g,3 次/d(石药集团,生产批号116121114,规格0.1 g);尼莫地平30 mg,3 次/d(拜耳,生产批号H20003010,规格30 mg)。3 组均3 个月为1 疗程。于用药前1 d 及用药3 个月后分别对患者进行MMSE 和ADL 评分。治疗过程中及时监测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电解质,记录不良反应、过敏反应等。

1.4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指数=(治疗后得分-治疗前得分)/治疗前得分×100%。显效:疗效指数≥20%;有效:疗效指数=12% ~19%;无效:疗效指数<12%;恶化:疗效指数<-12%。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安全性评估 记录治疗过程中有无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循环系统等不良反应,结合监测指标,若发现异常,立即终止试验。

1.6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6.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 表示,组间比较选用t 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选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治疗前后MMSE、ADL 评分比较 治疗前,3组患者MMSE 评分及ADL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MMSE 评分量表中,甲组效果明显优于乙、丙组(P <0.05),乙、丙2 组效果未见明显差异(P >0.05);ADL 评分量表中,甲、乙2 组效果均明显优于丙组(P <0.05),甲、乙组效果未见明显差异(P >0.05)。见表1。

表1 3 组VD 患者治疗前后MMSE、ADL 评分比较n =30,分, ± s

表1 3 组VD 患者治疗前后MMSE、ADL 评分比较n =30,分, ± s

注:与甲组比较,* P <0.05;与乙组比较,#P <0.05

指标治疗前治疗后甲组 乙组 丙组MMSE 19 ±5 20 ±4 19 ±4 23 ±6 22 ±4* 20 ±5*甲组 乙组 丙组ADL 53 ±19 53 ±17 52 ±18 46 ±18 48 ±17 50 ±18*#

2.2 总有效率比较 MMSE 评分量表中,治疗后3 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甲、乙组有效率均大于丙组(P <0.01),甲组与乙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DL 评分量表中,治疗后3 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甲、乙组与丙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甲组与乙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3 组治疗后MMSE、ADL 评分总有效率的比较(Pearson Chi-Square Test) n =30,例

2.3 药物安全性评价 在研究过程中,甲组肝功能异常1 例,肾功能异常1 例,发生率为6.67%;乙组肝功能异常1 例,发生率为3.33%;丙组肝功能异常1 例,发生率为3.33%。3 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临床及神经病理学研究显示,血管性痴呆是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之后导致痴呆的第二位病因[1],是唯一可以预防的痴呆,早期治疗干预VD 具有可逆性[2]。丁苯酞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一类新型抗脑缺血药物,可有效改善微循环。氧化应激在VD 的发病中起主要作用[3,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丙二醛(MDA)是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毒性终产物,对学习记忆有明显的损害作用[5]。侯德仁[6]的研究表明VD 患者使用丁苯酞治疗后SOD 或明显提高,MDA 含量明显降低,说明丁苯酞可通过某种机制抗氧化损伤。尼莫地平是新一代钙离子阻滞剂,一方面能有效抑制钙通道开放,从而松弛血管平滑肌,逆转脑血管痉挛,增加侧支循环,改善脑缺血;另一方面能减轻神经元细胞内钙超载,对缺血所致的神经损伤有保护作用。分析显示,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7];相关系统评价结果也显示,尼莫地平对于改善患者的痴呆症状及日常活动能力有确切的疗效[8]。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血管性痴呆时联合应用丁苯酞及尼莫地平,其疗效及有效率明显优于尼莫地平单一用药,与卢海丽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两者联合用药组优于单用丁苯酞组,日常生活能力及总有效率两组无差异;在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及总有效率方面,丁苯酞组优于尼莫地平组,认知功能方面两组无差异。该结果与以往一些研究[10]结果不尽相同。3 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停用药物或对症处理后异常指标可恢复正常。故临床联合使用丁苯酞及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较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改善VD 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1 Knopman DS,Parisi JE,Boeve BF,et al.Vascular dementia in a population-based autopsy study.Arch Neurol,2003,60:569-575.

2 Viswanathan A,Rocca W,Tzourio C.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dementia:How to move forward.Neurology,2009,72:368-374.

3 Dubinina EE,Kovrugina SV,Konovalov PV.The factors of oxidative stress i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vascular dementia,Alzheimer disease).Adv Gerontol,2007,20:109-113.

4 Kim JS,Yun I,Choi YB,et al.Ramipril protects from free radical induced white matter damage in chronic hypoperfusion in the rat.J Clin Neurosci,2008,15:174-178.

5 张蓓,吴海琴,张海雄.血管性痴呆的神经生化机制.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5,13:672-675.

6 侯德仁.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和作用机制.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29:574-578.

7 项婧,陈丹,冯婉玉.恩必普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系统评价.临床合理用药,2012,5:28-29.

8 孙贤桢,郭志男.血管性痴呆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8-20.

9 卢海丽,段瑞生,杨建芳,等.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疗效观察.河北医药,2010,32:3302-3303.

10 夏德雨.丁苯酞与尼莫地平治疗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对比研究.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978-979.

猜你喜欢
丙组尼莫地平丁苯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意义探析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
一种过氧化物交联天然-丁苯绝缘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尼莫地平泊洛沙姆188纳米胶束的制备工艺研究
尼莫地平静脉泵入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0例
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丁苯胶乳水泥浆体系在塔河油田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