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探析

2015-04-28 09:01梁豪鹏
企业导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县域经济

梁豪鹏

摘 要:本文分析了海南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海南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县域经济;工业集群;特色经济

一、海南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教育水平落后,人才流失严重。长期以来,由于区域优势不明显、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等多钟因素的累加影响,导致落后和偏僻的少数民族县域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较低,特别是各县(市)在职业教育、农民工培训和技术教育等方面投入不足,导致师资缺乏和教学质量不高,使整个海南县域地区远远落后于全国的文化教育水平,造就了较低的人口素质,阻碍了海南县域经济发展[1]。

由于海南各县(市)的区域优势不明显,加上当地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出台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对高级人才的吸引力不够,每年流入海南的高科技人才不多。另一方面,本地的高素质、高科技人才因待遇不高,想方设法走出海南,从而使海南科技人员占海南总人口的比重偏低,不仅影响科学技术的推广,也导致海南县域经济发展速度不快。

(二)县域工业化进程缓慢。一个大工业项目可以带动大片区域发展,因此,大工业项目是县域工业化的主力军。目前,海南大部分县域都缺乏大工业项目,因此,导致海南县域工业发展缓慢,工业化进程较低。究其原因,首先是部分县域在招商引资时,没有将引进大工业项目当作工作重点,也没有按整个经济开发区的产业规划来对外招商引资,反而继续引进一些传统工业项目,靠传统工业项目来促进县域工业化 [2]。其次,经济开发区建设不完善以及招商引资力度低等问题,也是造成海南县域工业化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第三,许多外部条件和外部因素也影响海南县域工业化发展,比如:海南整个岛与岛外的交通对海南的工业化进程影响较大,特别是一些大工业企业不愿意将大项目放到海南。

(三)县域特色经济不明显。大力发展县域优势产业是快速发展县域经济的核心。县域经济必须以本地优势产业为发展龙头,以特色产业为发展方向,形成独具本县域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体系,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但是,海南有些县(市)没有形成本地区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发展也比较缓慢,很多县(市)没有依据自己所拥有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来定位本县域的产业发展主导方向,使大部分县域产业结构雷同,从而县域经济发展效益较低。此外,海南县域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小而全”的“全能型产业结构”县(市),“全能型产业结构”难以发挥该县域的产业优势,也不利于引进先进的技术,在区域合作中处于劣势,最终削弱自身的区域竞争力。

(四)海南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化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海南省城镇化水平低,主要表现在数量多、土地占用面积大、人口规模小和质量低、土地利用强度低、企业结构不合理和规模较小、就业能力有限、城镇产业不发达、基础设施落后等特点,这使得城镇化对海南县域经济的贡献率较低。

二、促进海南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政府重视文化教育,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政府部门要把高度重视文化教育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主要是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培养大批高素质、高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为快速发展海南县域经济奠定智力基础。首先,重视九年制义务教育,不断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加大引进高水平教师的力度,建立优秀教师轮岗制度,特别是要提高海南落后和偏僻的少数民族县域地区的基础教育水平。其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各类技术人才。各县(市)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创造行之有效的办学模式。比如:以工业为主的县域地区,就必须要办好一所技工学校;以旅游为优势产业的县域地区,就必须办好一所旅游职业学校。第三,健全优秀人才引进机制。各县(市)要将优秀人才的引进、使用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来抓,鼓励技术人才和大学毕业生创业,制定创业优惠政策,主要是资金支持和税收减免政策。第四,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市场,大力发展为人才服务的中介组织,促进人才自由、合理流动。

(二)促进海南县域工业集群式发展。相比江浙和广东等县域经济较发达的省份,海南县域的工业化程度较低,降低了海南县域经济的区域竞争能力。为了提高海南的工业化水平,应采取工业集群式的发展策略。首先,应详细规划海南整个县域经济的产业布局,基于产业基础、地域优势以及本县域的特色资源,对工业园区的空间分布与产业格局进行布局,落实“一县多业”或者是“一县一业”的工业格局;其次,重点引进大工业项目,建立与项目配套的产业园区。产业园区包括大工业项目有关产品的设计、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主导产业和配套产业。县域地区要提供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并为大项目服好务;第三,提高政府政务水平。树立“服务政府”的思想,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尽可能地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努力塑造出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和企业发展环境。另外,招商部门还需招商物流、通信、金融和保险等服务产业,使工业大项目呈工业集群式发展,产生规模经济效应。

(三)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新常态下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区域优势,大力发展独具特色的县域产业,变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优势为竞争优势,不断提高海南的县域竞争力。海南各县(市)要依据本县域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打造独具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名牌产品,在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培育主导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构建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性产业机制[3]。具体来说,对于农业主导性和农业主产区的县(市),则将农业作为主导产业,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发展目标,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发展动力,加快发展农业县域经济;对于工业主导型的县(市),要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引进工业大项目为发展核心,同时加快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对于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县(市),则要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

(四)加快农村小城镇化进程。有人用“过了一村又一村,村村都像城;过了一城又一城,城不像城”来描述浙江的小城镇化建设,非常精辟,从中可以看出浙江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和取得的非凡成就。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体系最基础的层次,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纽带,也是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的有效切入点。海南应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县城为主体,选择一批农村中心镇,重点投入、重点发展。具体操作可借鉴浙江经验,将中心镇作为县域总体规划的战略节点,依托海南省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分门别类,扬优造势,创新小城镇发展模式,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工业主导型、商贸推动型、旅游开发型和生态经济型的新型城镇,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体制创新、市场运作,把中心镇建设成为具有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小城市。

参考文献:

[1] 潘永强,林筱璟,罗亚男.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综合竞争力,2011,(1):51-55

[2] 黄乐. 区域开发战略视角下辽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3):74-75

[3] 张晓艳.辽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R].海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

猜你喜欢
县域经济
外向型县域经济的跨境电商模式研究
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