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锦
那是一扇位于我家楼下的门。它已经很老了,铁制的身躯锈迹斑斑,门栓也有些失灵,只有大力关门,门才能关闭。
一天,我放学回家,发现很少关闭的铁门居然被紧紧地锁上了。最初,我不相信门关上了,我用力地拉着铁门,可是即便用尽全力也是白费力气。随着时间流逝,被堵在门口的人多了起来。由于平时铁门通常是虚掩的,很少被锁上,所以人们很少将楼下铁门的钥匙带在身上。门口的人越来越多,人群中不时发出抱怨声和咒骂声。大约过了半个小时,一位步履蹒跚的老奶奶一瘸一拐地走进了“等候区”。她掏出了钥匙,将门打开,人群如奔流的潮水般蜂拥而入。
打那以后,我开始留意观察所有进出那扇门的人。我发现,有些人在关门时轻轻地将门虚掩上,避免门被关上;有些人则大力地、重重地将门一甩,似乎他们和门是“冤家对头”;有些人在开门之后,很有风度地等别人全都进出之后,才轻轻地把门掩上;有些人则头也不回地甩门而去;有些遛狗的人,眼看着狗狗在门边拉屎也听之任之、视而不见;还有一些人自以为潇洒地吸了一口烟之后,将烟屁股丢在了门边……
其实,只要大家都为别人着想,你为他留着门,他为我留着门,我又为你留着门,如此下来,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反之,如果你将门关上,下一次被堵在门外的,可能就是你自己。
开门、关门那些小事,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小部分。每天人们从那扇铁门进进出出,哪怕只是开门、关门这些小事,也能传播文明之风、让人们和谐相处。
(指导老师 区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