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贵兴,张瑞业,刘建波
(1.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2.潍坊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山东 潍坊 261061)
潍坊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问题及发展战略
吕贵兴1,张瑞业2,刘建波1
(1.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2.潍坊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山东 潍坊 261061)
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对潍坊城镇化发展状况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行评价分析,找出潍坊市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潍坊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
潍坊市;城镇化;产城融合
建设新型城镇化的伟大实践,迫切要求建立一套客观反映城镇化建设水平的评价体系,以便对其进行监测和定量、定性分析,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尽管《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主要指标,但依据现行统计口径根本无法进行整体评价。为此,本课题依据“规划”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指标,立足山东省和潍坊的实际,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潍坊城镇化发展状况从纵向(2008年与2013年)和横向(山东17地市)两个维度进行评价分析,找出了潍坊市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短板),进而提出了潍坊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
本课题综合使用文献研究法、因子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描述性统计分析等方法。数据采用2009年、2014年山东省统计年鉴(分别为2008年、2013年的数据),获取上述指标体系原始数据,并根据上述计算口径说明,计算相应统计指标。数据分析采用SPSS20.0,主要使用描述性统计和因子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一)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该部分首先对“规划”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指标用于评价体系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有统计数据的指标采纳,虽无直接数据但可通过其他间接数据计算替代的指标采用间接数据替代,即使通过有关指标也无法间接计算的指标舍弃。另外,“规划”提出的主要指标没有包含,但课题组认为与城镇化具有密切关系的部分指标纳入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
表1 构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二)2008、2013年因子分析结果
运用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统计数据分别对潍坊市2008、2013年城镇化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如表2:
表2 2008、2013年因子分析结果
1.2008年基本情况
综合2008年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潍坊市下列指标在全省位次靠前:卫生机构数位居全省第2,卫生技术人员数位居全省第1,财政支出位居全省第4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排名第6位,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位居全省第4位,第三产业产值位居全省第4位,城市人口密度位列全省第2,教育支出位居全省第2位,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第1。另外,户籍人口总数排名第3位,但该指标在计算人均水平时,拉低了相应指标的位次。
分析显示,截止到2008年,潍坊市在教育、卫生事业、第三产业整体水平、农业等领域在全省具有竞争力,但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2.2013年基本情况
2013年数据分析显示,第一因子得分在综合得分中的比重为61.23%,进入第一因子10个指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人卫生技术人员数、财政支出万人均值、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万人卫生机构数、人均GDP和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中,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2008年相比有所降低,城镇化与居民收入紧密相关,第一产业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是农村居民纯收入的主要来源。2008到2013年间医疗卫生工作卓有成效。
其他三个因子中,淄博和东营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了城镇户籍人口,潍坊市排名第4位。第三产业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8.98%)0.78个百分点,产业机构尚待优化。教育支出及占财政支出比例位居全省前列,绿色城市、宜居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另外,潍坊仍然属于低人口密度城市。以人口规模为基数的指标位次较后。
3.没有纳入因子分析的有关指标分析
(1)废水处理率。2008年全省城市废水处理率84.14%,潍坊市为69.72%,排名全省第16位。2013年潍坊废水处理率92.46%,较2008年提高23个百分点,成效显著。但与全省平均水平94.93%仍然低2.47个百分点。
(2)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2013年潍坊市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68.20平方公里,居全省第7位。以市区人口110万计算,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53平方米,远大于新型城镇化2020年人均小于100平方米的发展目标。实现指标的两个途径,一是挖掘城区建设用地潜力,二是提高城市人口密度。
(3)公共交通发展比较迅速,但差距仍比较明显。
(4)工业产值耗水量应进一步降低,以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5)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相对于国内外先进水平差距明显。2013年潍坊市城镇化与工业化之比为110.91%,说明潍坊市的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基本一致,但这种一致是建立在第二产业占GDP接近50%的基础上,与全球平均工业化率0.26(2010年)和全国0.399(2011年)差距明显,仍远低于公认的城镇化与工业化之比合理区间的下限值,说明城镇化发展速度还可以,但质量不高,城镇化仍然滞后于工业化。潍坊市的城镇化与工业化之比之所以仍然偏低,主要原因在于第三产业落后。今后,应积极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大力优化产业结构。
2013年与2008年比较,潍坊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状况向好,在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纳入因子分析的16个指标中,潍坊市有11个指标在全省的位次有所提高,由因子综合得分决定的全省排名提高了一个位次,由第9升为第8。但是,从上面的因子分析结果看,我市有些指标位次仍然偏低,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主要是:
(一)与国内发达省份同类城市和全省平均相比,潍坊市城镇化水平偏低;
(二)GDP总量较大,但人均GDP排名靠后,综合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小城镇规模小实力弱,城镇化建设缺乏特色;
(四)农村居民迁移定居意愿强但能力不足,影响了城镇的集聚能力;
(五)不同地区的农村居民进城意愿差别显著;
(六)城镇化与产业化协调度低;
(七)投融资机制创新不力,基础设施配套不足,严重制约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基于第一部分因子分析及评价结果,针对第二部分梳理的我市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下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
(一)搞好新型城镇化的顶层设计,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层级体系。一是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二是提升县(市)域中心城市发展水平;三是推进差异化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特色中心镇;四是积极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二)以产城融合化为增长点,提升城镇化水平。一是以科学规划优化产城融合发展空间布局。二是以主导产业集聚夯实产城融合发展经济基础。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积极支持试点镇产业园区进位升级;完善项目引进和利益共享机制,引导产业向试点镇园区聚集;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向二三产业拓展延伸,积极发展城郊农业、设施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和创意农业。实施服务业培育行动具有重要价值,应重点抓好生态旅游、生态养生(养老)和创意文化三大战略性产业培育,突出抓好现代金融业、现代商贸业和现代物流业培育,继续促进生活型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比值,提高其吸纳就业能力。三是以重大基础设施完善强化产城融合发展支撑。四是以改革创新增强产城融合发展内生动力。五是以生态文明建设增创产城融合发展环境优势。
(三)加大制度体制创新力度,形成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保障机制。一是创新城市公共管理。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城市管理模式创新。二是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市域城镇落户限制;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增强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动力。
(四)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投入为主体,政府、社会、个人互动投入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优化财政投入。二是出台能够充分发挥价值导向和激励作用的财政、金融政策,实现城镇化建设与资金投入增长的良性循环。三是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公用事业。四是设立城镇化建设基金。五是关注地方政府债券试点进展,创造条件发行市政债券。六是鼓励金融资源向小城镇集聚,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多渠道满足城镇化融资需求。
(五)加大城市建设力度,提升城市生活质量。一是加大污水处理投资,积极探索实施中水利用工程的可行性。二是继续加强城市环境美化,提高绿地面积。三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六)继续加大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提高进城农村居民适应力和发展能力。加强进城农村居民的技能培训,促进创业和就业。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现代流通业发展是城市化的推进力,是提高城镇容纳较低素质劳动力能力,使得进城农民留得下来的一个重要途径。应特别注重农村居民(不管是否愿意进城)的网络使用能力培训。
(七)制定农村居民进城指导意见,合理引导进城去向。制定农村居民进城指导意见,引导农村居民优先向中小城市和重点镇转移,并从政策上加以引导,可以在进入城镇的成本分担和激励政策方面予以引导。鼓励举家迁入城镇,避免出现年轻人进城后产生的农村老年化、空心化现象。另外,探索试行诸如城镇住房置换宅基地等新做法。
[1]山东省统计局.山东统计年鉴2009:第一版[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山东省统计局.山东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王玲玲
F299.27
A
1671-4288(2015)03-0001-03
2015-03-09
吕贵兴(1969—),男,山东昌乐人,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