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2015-04-27 04:42刘胜祥
师道·教研 2015年2期
关键词:笔者课文教材

刘胜祥

德育的范畴是很广的,且不同年龄、不同阶段、不同的学生实际、不同的教材,德育教育又具有不同的内容。德育教育寓于语文教学之中,必须切合具体实际,有的放矢。

一、在教材中蕴涵着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钱塘湖春行》《黄河颂》《三峡》等课文,写的是祖国江河山川的美。我们教学这些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把文字符号转换成色彩绚丽的图像,在大脑中显现出来,并把平面的图像转换成立体可感知的江河山川幻景,然后让自己的思维走进这些景物之中,使自己感受到祖国河山的美。又如《谈骨气》《过零丁洋》等课文,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文章、诗歌,读来亲切感人,激人奋进,使大家认识到根本原因就是文章诗词中表现出了爱国英雄对国家、对人民的赤胆忠心。通过学习,学生不但学到语文知识,而且可以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意识。

二、在教材中完善学生的价值取向

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孕育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英雄豪杰、仁人志士。在他们身上,无不闪烁着我们民族最耀眼、最动人、最可以世代相传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光辉。因此,在分析这些作品时,我积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人物伟大精神力量和人格力量,久而久之,使学生辨别是非曲直、真善美丑,培养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如: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品质;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思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战斗精神和崇高境界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伦理道德观和做人的道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生漂泊潦倒,却始终关心人民疾苦、祖国命运的杜甫等震人心弦的艺术形象,他们优秀的精神品质,在教材中熠熠生辉,使学生受到心灵的净化,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材,以训练学习的议论能力为主,环绕某一件事或某一个问题,让学生发议论,写作议论文,学生往往说不了几句。就拿笔者教的2010届初三(3)为例,有好几个学生基础差,无心读书。一次,英语老师批评一个课堂伏台睡觉的学生,他不但不虚心接受教育,反而无理顶撞老师,说:“我睡觉不学,是我自己的事,既不影响你讲课,又不影响同学听课,关你 x 事!”气得这位青年女教师一时不知如何应付。事后,笔者除了找这个学生个别谈话教育外,还进行了一次颇有教育和教学意义的作文训练。

一节语文课,笔者让学生们就这件事展开讨论。上课了,笔者说明是对事不对人,类似这样的现象,不仅笔者班有,其他班、其他学校都会有。笔者先让学生们四人一组,分组讨论后,由小组长在课堂上发言,漏了的再由别的同学补充。课堂上,大家很活跃。讨论中,有人持“无关紧要”观点的,他们是少数,大多数学生都觉得睡觉不对,但怎样不对,又说不出多少来。通过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发言,学生们摆出了一大堆睡觉的害处,归纳起来有:违反《中学生守则》、影响同学学习情绪、不尊敬老师、有损集体荣誉……说明影响同学情绪时,学生们在生物课上学到的条件反射的术语也用上了。笔者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们讨论一个中学生该怎样做才对?讨论完毕,笔者看火候已到,即布置了以《小议“无关紧要”论》为题的驳论文写作。写作前,学生认真复习了有关论文的写作知识,尤其强调了写驳论文要力求做到:不要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要抓住敌论的要害、本质,针锋相对的批驳;不要就事论事,要分析,提高到理论上来批驳;批驳要恰如其分,说在理上。学生们都轻轻松松地完成了这次习作。既学会了这类议论文的写作,又进行了一次颇为深刻的德育教育。

有了道德意识是一回事,将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又是另一回事。寓德育教育于语文训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必须落实到学生的自我教育上。自我教育就是自己努力获得良好的思想品质,它以自我意识为条件,通过自我努力来实现。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笔者课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老师,别走……
背课文的小偷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