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沛伸+吴裕伦
在我国学校体育实践中,一些人由于对体育的价值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因而对参加体育活动抱有陈见或予以否定。有些观点认为,学校体育就是玩耍,上体育课就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会影响学习成绩。导致在一些学校里,体育只是一种摆设,体育课可以被任何理由或方式,加以削减、挤占。其实我们应该算一笔账:保障一小时的运动赢得的是学生的一辈子幸福;而补习一小时的课程,换来的也许只是1分2分学业成绩,两者相比,孰轻孰重,不言自明。针对这一现象,有必要谈一谈学校体育与学生的成长。
一、学校体育是增强学生体质的根本途径
人体是由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等组成的一个高级、复杂、协调巧妙的有机体。从医学角度看,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只要遵循人体正常的发育和新陈代谢规律,包括竞技体育在内的体育锻炼是有利于人体健康的。事实上,体育运动对人体的直接作用是对体力的消耗,运动过程对体内物质能量是一种比较强烈的消耗过程,是促使异化作用加强的过程。运动和比赛对人体的这种消耗作用是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的。但是这种消耗作用并不是适可而止的,而是继续相应地引起同化作用的增强,加快体内物质合成过程,使体内物质有所补充、增加和积累,这是体育锻炼有助于增进人体健康的原理。研究表明,通过体育运动可刺激身体各个系统,尤其是肌肉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增强它们的活动功能。经常运动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免疫力。不过,正如辩证唯物主义所指出的,任何规律都不是普遍的、绝对的。在增进人体健康这一点上,运动锻炼的作用也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洪绍光教授在《健康忠告》中指出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在现实生活中,环境、医疗卫生、食品安全、遗传等因素都对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学校体育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方式
日本一所中学曾做过这样的一个有趣实验:让500名学生在不同状态下背诵课文, 以坐在椅子上背诵课文的学生成绩假定为零。结果发现站着不动者背诵成绩为-5.6分,从40厘米高的台阶上跳上跳下运动1分钟后再背诵的成绩为+5.5分,跑步后休息2分钟再背诵者成绩为+2.7分,跑步后休息3分钟或10分钟后再背诵者成绩为+9.1分和0.8分。我国学者曾采用功率自行车对15名运动员进行定量负荷测试, 内容包括运动前及运动后运动员的视听简单反应时和视听短时记忆数字广度的前后对比。结果表明:运动员在运动后简单反应时比运动前缩短, 且记忆广度也明显增加。为什么出现以上这些现象呢?现代科学研究已经为我们做出解答:人的记忆力在最佳状态时大脑血糖浓度在120毫升/100毫升左右, 而达到这一理想浓度需要有一定的条件, 即人的心率必需落在120-140/分之间。适量的运动能提高记忆能力。体育锻炼能促进人脑释放脑啡吠、内啡吠等特殊化学物质, 这些物质对智力发展和帮助记忆有着积极的作用。
据国外资料报道:美国一研究机构对两组幼小耗子进行的实验表明,经常活动的耗子大脑重量增加,大脑皮层加厚,皮质细胞长粗并分枝增多,能处理更多的运动信息。而运动较少的耗子大脑重量减轻3%,大脑皮质变薄约10%,这说明运动对增长大脑机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中枢,它有近140-150亿个神经细胞。据科学家估计,人的一生中,大脑能储存1亿个信息单位,能容纳5亿多本书的知识量,而一个平常人的大脑使用率仅为万分之一左右。这就说明人类对大脑的开发还远远不够,人脑还有很大的潜力,关键是用什么手段去开发它。人脑占体重的2-3%,而血液需求量却占体重的15-20%,氧的消耗量占全身的25%。同样重量的头脑和肌肉相比,大脑消耗氧是肌肉的21倍以上。有位学者做过这样的实验:让一个人躺在天平上然后让他做一道复杂的数学题,随着思维的深入,天平靠头一侧逐渐下沉,这表明思维需要更多的氧气,并且靠加强对大脑供血来满足。
只要摆正学习与锻炼之间的关系,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