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敏
2012年秋,五华县水寨中学开始进行课改尝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我展示、交流反思”的“四步一体”的导学案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效果。导学案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相互协作的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仅增强了知识与技能,综合素质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提升。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就会产生一种不断汲取新知识的强烈愿望,从而全身心地、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能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巧妙设置问题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这一课时,我首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以现在的发展速度,你认为中国的经济水平多少年能赶上美国或英国?学生一听,马上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有的说五十年,也有的说三十年......于是我故意问:能否用三年或五年的时间赶上人家?大家都摇了摇头。我趁热打铁引用了1958年6月22日毛泽东关于向军委会议印发《两年超过英国》报告的批语里的话:“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年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并且提问:在这样的引导下,那个年代的中国经济建设出现了什么现象呢?最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后找出答案。经过精心设置的系列问题引导,学生的兴趣立马被调动起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高涨了。
充分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时,我播放了《经济危机》的视频,让那种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能很直观的表现出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的同时,也深刻地理解了经济危机的表现和影响,同时也准确地、牢牢地记住了相关知识点,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二、强化教师的有效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倡导自主学习。这是不是就意味着要弱化教师的指导作用呢?在笔者看来自主学习恰恰不是要弱化教师的指导作用,相反是要强化教师的有效指导。而有效指导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能促使学生真正科学地、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
一是明指向。 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引导”是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要走出传统的“讲授”历史的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出发点和目标,从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需求出发,来组织实施教学过程。如教学《开辟新航路》时,指出“开辟新航路的背景和影响”是重点,“地理大发现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是难点。
二是巧点拨。自主学习不是自习,所以要求教师在巡视学生做学案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若发现大多数学生存在同样的问题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在学生最需要指导时,不失时机地给予指导,可以取得最大的效益。如学生自主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时,我发现学生对“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不理解,但我不急于点破,而是积极引导学生发现两者对比的角度,让学生从这些对比角度得出结论。
三是善诱导。学生在自主做学案过程中,往往是一碰到问题,还没有深入思考,就马上问老师。这时要求老师要做到善诱导,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如学生自主“秦朝建立的背景或条件有哪些?”这一问题时,由于课本内容并不能明显的找到答案,学生马上讨论起来。这时,我首先给他们分析了一下“思考历史事件背景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思考”,接着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的知识,并提出思考的角度可从“当时政治、经济发展形势,人心所向,秦国自身的条件等”进行思考。通过引导,学生马上静下来思考,最终独立完成了这一问题。
三、发挥生生、师生互动作用,促使学生圆满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要通过积极发挥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作用,促使学生圆满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如,自主课的最后五六分钟是分学习任务到小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交流的环节。在这一环节,学生们在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针对学习任务,特别是任务中一些典型性、富有挑战性和思维含量较大的问题发表个人看法、小组合作探究,对他人观点进行修正、补充和完善。通过这种方式,能使学生取长补短,拓展思路,培养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促进他们的共同提高。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