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君
摘 要:城市群协同创新是现实课题,其理论研究为城市群协同创新实践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对城市群的发展、协同创新的进程和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已有研究进行了梳理,对已有文献述评,提出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城市群;协同创新;文献综述
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创新极,城市群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和发展了区域经济。然而,目前城市群之间各成体系,忽略了彼此之间的竞合发展。并且随着技术创新模式趋于协同创新,城市群创新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取决于城市群内创新要素的良好协同。区域范围内的相似和差异都可能成为其发展的阻力,那么,如何创造性地有效利用城市之间的异同,实现城市之间的相对平衡发展,这是摆在城市群协同创新理论界和实践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外学者就此已展开过多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城市群的研究,协同创新的研究及区域协同创新研究等几个方面。
一、城市群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已对城市群展开了多方面和多层次的研究,囊括了概念、类型、模式、形成机制、空间结构、规划和协调发展以及发展阶段等方面。
(一)城市群的内涵及模式。城市群的研究起源于欧美。英国学者E.Howard (1898)最先在其著作中提到,田园城市能通过组合构成群体的形成来促进和协调相互的发展,这其中已有对“城市群”解析。国内对城市群的研究展开较国外有较长时滞。周一星(1980)把大都市带的概念中国化,提出了“都市连绵区”(MIR)。之后,国内学者要么沿用此提法,要么在此基础上稍作改变,如,都市连绵区,准都市连绵区,都会经济区,大都会区,城市群,城市(镇)密集地区等。国内学者在对城市群的概念和内涵的研究方面,没有达成一个完全一致的共识,但其研究方向却有共性,即均是从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城市群规模、群内城市的经济联系和城市群的功能等方面来进行概括。
(二)城市群的形成机制。城市群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吸引着多个学科的专家进行研究,最开始是地理学家从空间和区域的角度进行探索,后来学者从经济学理论角度探讨城市群的形成机制。E.Saarinen(1918)强调城市群体的发展应从无序的集中变为有序的疏散。Gottman J.(1961)认为纽约都市圈的演化遵循孤立分散—弱联系—大都市带雏形—大都市带成熟,四个阶段[8]。王兴平(2002)认为都市发展和演化存在“一般城市—都市区—城市密集区—城市群—大都市区—都市连绵区—都市带”的空间序列[9]。马志强(2003)考察了我国城市发展格局,总结了其演变路线,认为区域空间格局的变化必然演变出跨区域的城市群,促进区域发展。钱运春(2006)认为外资的主动性加强了长三角城市群的扩散效应,强化了群内的经济联系。陈彦光,周一星(2005)从定量的角度发展和修正Northam 曲线,以此客观地计算出城市群发展进程中的三个时期:初期、加速期和后期[12]。吉昱华,马松(2004)运用总量函数模型研究在集聚状态下的城市规模,得出资本补贴是影响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政策因素的结论。
二、协同创新的研究
(一)协同创新的内涵及影响因素。协同创新的理念是系统集成思想的衍射,其演变伴随着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创新的转变。协同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协同创新的内涵、影响因素、过程及实现途径等方面。Ansoff(1965)定义了“协同”,认为协同是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简单汇总形成整体,共生互长,创造价值。Abend(1979)认为协同创新管理是对创新观念、过程、人群及组织的管理和整合,协同创新的主体扩展到组织而不仅仅指企业。陈光(2005)指出,在企业发展环境下的协同创新是核心要素与支撑要素的协同,其中核心要素是技术与市场,支撑要素包括战略、文化、制度、组织、管理、资源等。朱祖平(1998)认为协同创新包括产品、工艺、组织和文化的创新。白俊红等(2008)通过实证,指出技术、组织、文化、战略和制度等5个因素与协同创新的绩效显著相关。陈元志(2012)提出协同创新的概念,从战略、知识和组织共三个维度探讨协同创新的内涵。
(二)协同创新的实现途径。姜启军(2007)把协同创新的过程归结为搜寻、合作、分享、结网共四个部分 [19]。王雪原等(2005)探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包括共建机构、共建工程技术中心和共建经营实体。师永志、邓学芬(2009)基于协同创新理论探讨了技术外包、虚拟组织、与相关企业合作和与公共科研机构合作的形式等协同创新模式。曲洪建、拓中(2013)围绕协同创新模式,梳理了相关文献,重点阐述了两要素协同创新模式、三要素协同创新模式、多要素协同创新模式的内容[22]。陈劲,阳银娟(2012)提出协同创新的实现路径:产学研深度合作、科技体制改革和构建与之相适宜的文化氛围[23]。
三、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协同创新的理论逐渐应用到各层次各领域。国外已对区域协同创新内部形成机理、结构优化及实际应用等方面形成了系统性的研究。此后,区域协同创新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引起了国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相对于国外已经较为成熟的研究体系,国内区域协同创新理论的刚刚起步,城市群协同创新就是其中一个角度和领域。庄士成(2007)等认为城市群协同发展,以基础制度环境、规划和政策、制度实施机制为主的区域合作制度是关键。覃成林(2008)提出,中原城市群需改革和创新制度,包括人口、分配、公共服务、规划、组织、绩效考核等方面。龚胜先、张涛等(2014)认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合作仅停留在政府合作层面,涉及领域及合作形式也较为单一,提出建立规划、完善制度、发挥非政府主导作用的建议。沈玉芳(2010)研究了长三角城市群和产业群的协同状况,提出构建城域经济体、协同区和协同带的对策。解学梅(2011)创新性的把协同学运用在对区域内部都市圈的协同创新分析中,从特殊的视角提出区域内部城市间的协同创新过程中,序参量的作用至关重要,它将影响系统自组织的发展方向。Ronen Palan(2012)对中部地区部分城市群的发展阶段进行了研究,依据区域整合的演化路径,认为武汉城市圈等中部城市群仍处于系统内的协商合作向多方协作过渡的阶段。城市群的聚合效应必须有多方作用才能完全发挥出来。徐顽强、段萱(2014)认为城市群若缺乏协同,会提高集群效用的边际递减风险,提出了基于协同理论的“中三角”城市群发展的优化路径。
四、现有文献述评
纵观上述对城市群、协同创新和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相关研究,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梳理出研究综述的演化路径,如图1所示。
综上所述,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研究呈现出深度发展的态势。研究领域从空间地理向经济管理延伸,研究范式由单方面、单角度向多层次和多视角转化,研究方法由理论研究向理论实证结合、定性定量结合丰富,逐步演变成成熟的研究体系。但城市群作为一个综合地域空间单元,其协同创新系统纷繁复杂,研究视角不可能面面俱到,在多学科的理论探索及融合上仍有一定的不足,各学科的研究自成派系,尚未整合。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功能发挥,不仅取决于各种动力机制的运行效能,而且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整体效能的释放。因此,有必要将城市群协同创新机制置于整合分析框架之中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已有部分学者在尝试以复杂性理论来研究和解释城市群的协同创新,但是研究时间较短,相关领域的涉足者在绝对数量上太少,理论深度不够。运用专业理论视角对现实城市群做深入全面剖析的研究,在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Gottman J..Megalopolis: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 of the United States[M].Cambridge:The MIT Press,1961
[2] 王兴平.都市区化:中国城市化的新阶段[J].城市规划汇刊,2002(4):56-59
[3] 陈彦光,周一星.城市化 Logistic 过程的阶段划分及其空间解释——对 Northam 曲线的修正与发展[J].经济地理,2005(6):817-822
[4] Abend,C.Joshua.Innovation Management: The Missing Link in Productivity[J].Management Review,1979,68(6):25-30
[5] 陈光.企业内部协同创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05
[6] 姜启军.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协同创新的动因和形成过程[J].企业经济,2007(6):37-39
[7] 曲洪建,拓中.协同创新模式研究综述与展望[J].工业技术经济,2013(7):132-141
[8] 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30(2):161-164
[9] 龚胜先,张涛等.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4(1):96-104
[10] 沈玉芳,刘曙华,张婧,王能洲.长三角地区产业群、城市群和港口群协同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5):778-783
[11] 解学梅.都市圈协同创新机理研究:基于协同学的区域创新观[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28(1):95-99
[12] Ronen Palan.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Contemporary Theories[M].New York: Rutledge,2012
[13] 徐顽强,段萱.从定位重叠到科技协同——区域整合视域下“中三角”城市群发展路径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6):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