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平
摘 要: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持续深入改革,不但给国内众多的高校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高校企业发展停滞不前的原因主要有定位模糊、无限责任与风险的承担主体为学校、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因此,高校企业进行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已经成为新时代发展的趋势,校办企业应进行精准定位,并不断创新运行机制、积极梳理清晰产权关系,才能真正实现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高校企业;深化改革;管理体制
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如火如荼,高校校办企业也有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然而伴随而来的是学校与产业二者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问题的不清晰,影响了高校企业的快速发展。本文简单分析了高校企业目前存在的权利与责任关系问题,揭示了理顺产权关系对于高校企业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体制深化改革对策,旨在不断促进高校企业的合理运行,完善管理体制,为市场经济发挥更有力的支持。
一、目前国内高校企业经营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产权归属的不清楚。高校企业的产权包括了知识产
权、物权、股权、债权等。在我国,绝大多数高校企业都有部分资产因没有合法手续、不能通过法定登记与评估而造成的产权归属不清问题。而这份资产常常是从创建初期起就遗留的问题,许多校办企业在最初成立的时候,除有部分投资来源于学校本身,还有很多来源于筹资。另外,在专利、科技成果等无形资产的管理上,高校企业也缺乏市场的量化评估,因此很容易流失。
(二)我国高校企业的产权结构单一。目前,国内不少的校办企业都是由高校作为事业单位法人进行创办,因此,不但全部资产归高校所有,而且企业经营的全部风险也直接归高校所有。在企业经营出现问题,发生破产或倒闭时,高校也必须承担无限责任,其运营压力巨大。
(三)国有产权所有者的严重缺位。目前,国内大部分的高校全资企业都普遍存在产权所有者的明显缺位现象。很多的高校企业尽管已经认识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优点,但在实际的运行管理过程中却依然放任自流,没有建立一套积极有效的监管体制对校办企业的国有经营性资产实现科学的管理。同时,经营者、出资者之间又没有对各种的职责有明确的划分,此外在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方面也缺乏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甚至在企业上交高校任务时也缺乏凭据,因此高校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明显偏低。故理顺高校企业的产权关系,能够对其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高校企业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思考方向
现代产权制度理论深刻揭示了市场经济的本质及规律。任何企业都必须面对市场,都会受到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制约影响。同样,高校企业也是企业,当然也要受到这种客观规律的制约。因此,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得到发展,高校企业一定要先把产权关系理顺,并建立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科学运行管理制度。具体可以从以下三大方面入手:
(一)成立资产经营公司,构建现代化的高校企业运行机
制。明晰产权关系是各大高校企业进行改制的最重要目标之一。要实现产权明晰的目标,则必须采用清产核资的方法,彻底摸清高校企业的家底,再进行的资产划转。根据资产属性的不同,可以把高校企业的资产清晰划分出哪些属于经营性资产,哪些属于非经营性资产,从而界定产权归属,并按照分类重新建账,往后实现分开管理,由学校投资的资产可以明确界定为国有资产。第一,那些企业占有的经营性资产,应该严格依照清产核资明确规定的金额承担起对高校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责任。第二,那些非经营性资产,高校可以收取适量的资产占用费。第三,如果企业使用的是高校专利的无形资产,则必须按无形资产的市场价格向高校支付技术占用费或者入股当作高校的投资。第四,如果企业要把已经占用的非经营性资产转化为经营性资产,可以依法进行有偿转让。第五,如果学校能够把全部的经营性资产通过无偿划转的方式移交至资产经营公司,则可以只承担有限责任。
高校作为唯一的投资者,依法设立国有独资的资产经营公司,委托其代表学校对各种资产进行经营与管理,能够帮助理顺校企关系,进一步完善高校企业管理体制,把原来落后的行政管理手段成功转化为新型的资产经营公司持股经营管理手段,明确产权归属,校企分开,权责分明,成功设计高校和企业二者间的“有效防火墙”,自此,高校再也不需要用学校名义从事经营活动,只需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即可,同时又避免了无限经济责任风险。另一方面,企业也无需高校挂面,避免影响高校正常的科研教学,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可以自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运营。
(二)建立“高校国资委”,履行高校出资人职责。“高校国资委”是“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简称,也是资产经营公司的唯一股东。高校国资委能够在高校企业改制后,按照相关条例规定,派出股东代表、监事会成员到达投资企业,参与企业的重要决策,依法享有出资人权利和义务,加强对投资企业的管理,促进资产的增值。
(三)建立国有资本投入和退出的良性循环机制,促进产权结构的多元化。要真正理顺产权关系,则一定要确保国有资本的能够顺利退出。国有资本的退出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战略退出,第二种是自然退出。其中战略退出后,则不再拥有无形资产方面的如自有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一般是根据比较经济原则,通过变卖置换的手段,让另外的产权所有者进入。而自然退出,是针对市场前景黯淡的高校企业,其常常因为经营不善又无法吸引投资,最后只能选择依法破产退出。
国有资本依法退出原则规定,在进行股权改制时,资产经营公司应实事求是,结合高校企业实际运营状况,对其进行改制重组调整。如果该高校企业的经营良好,市场发展前景光明,则可以增资扩股的方法投入更多的资本,增强企业实力,帮助做强做大,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如果是该高校企业的主营业务并非优势产业,则可以选择退出、转让、出售等战略退出方式实现对企业资产结构的合理调整,例如可以通过存量转让法来减持股份,那么变现回收的资金还能够回报学校。如果该高校企业属于一般企业,则建议选择采取控股或参股的办法重新对股权进行设置。而那些经济效益差、经营业务停滞、经营规模狭小、发展前景黯淡的高校企业,则应选择自然退出,在依法审计后停业或关闭。此外,如果该高校企业已经确定关闭的企业,则应该由资产经营公司单独组建一个清算小组,依法清算企业的债权与债务,坚决撤并。合理的企业改制能够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科学提高核心竞争力,借助规模效益,让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和增值。
高校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带有明显系统性特点,在深化改革时应把其当中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始终坚持一要积极发展、二要规范管理、三要创新改革的指导思想,始终坚持保障学校权益、促进企业资源整合、促进企业持续经营,提高经营者积极性以及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原则,依法对高校企业的产权关系梳理清晰,不断完善企业法人结构,充分考虑多方面的需求,建立现代化的新型企业管理机制。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产权关系的有效离顺是改革我国高校校办企业管理体制的思考和工作重点,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只有抓住根本,采取有效的对策,才能保证高校企业的可持续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永玲.关于深化高校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理论导刊,2007,03:31-32.
[2] 戴林富.关于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4:102-103.
[3] 罗伟峰.浅谈如何深化高校校办企业的管理体制改革[J].新西部(下半月),2008,04:9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