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孙绍华
三战松山
文 / 孙绍华
明朝末年,后金统帅努尔哈赤胸怀远大抱负,以锦州、宁远为战略进攻的重点,展开了进攻辽西的长期战争。而地处锦州城南15公里的松山,海拔不足150米,南邻渤海湾,东邻大凌河,北面是锦州城,西面是塔山。从地理位置来说,它是后金夺取辽西进军关内的重要瓶颈。这才有了努尔哈赤和他的第八个儿子皇太极分别率领将士三战松山的经历。
确切地说,在明朝和后金(后定国号大清)之间展开的辽西大战中,每一次松山都是重要的前沿战场。1626年一月初,努尔哈赤统帅10万大军西进,一路凯歌占领了大凌河、塔山、连山等多个城堡。松山是攻克锦州南大门的第一道屏障,几万后金将士同明朝守军在松山展开了拼命厮杀,双方死伤无数,惨不忍睹。由于明朝军队的顽强抵抗,后金军队始终没能越进城池半步。同月二十三日,后金军队转战至宁远城下,努尔哈赤写信给明军守将袁崇焕劝其投降,遭到袁崇焕的严词拒绝。二十四日,后金5万兵将环城围攻,明军将士奋力抗击,城上10多门红衣大炮猛烈轰击,炮声阵阵,硝烟弥漫,一连数日,后金兵将不能攻进城内。在混战中,努尔哈赤身负重伤。主帅垂危,后金兵将不得不撤回沈阳。
同年八月,撤回沈阳的努尔哈赤伤势恶化,救治无效含恨而亡。随即,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皇太极即位,年号天聪。
开春时节,皇太极要为其父一雪战败之耻,率领八旗兵将15万人,开始了第二次征战辽西。五月十一日,双方在锦州城下商谈议和,没有达成协议。皇太极恼羞成怒,下令攻城。松山城外的后金首先发起了进攻,顿时,城下杀声震天,尘土飞扬,硝烟四起,很快冲破了明军的第一道防线。只见刀光剑影,血肉模糊,尸体遍地,转眼之间后金的军队就杀到了城下。城上的明军早已严阵以待,弓箭齐发,滚木倾下,雷石滚滚。后金军队攻城受阻,死伤无数。就在相持之中,明朝的援军在满桂的率领下,从连山方向直奔松山杀将过来,形成了三面夹攻之势。后金军腹背受敌,停止了对松山的进攻。损兵折将的皇太极鸣锣收兵,于六月五日退兵回了沈阳。
芒种以后,皇太极又亲帅大军围困了大凌河城3个月,双方激战多次,各有损失。由于明军对锦、宁、松(山)、杏(山)等城池加强了防守,致使后金军队久攻不破。聪明的皇太极吸取了以往的教训,采取了稳扎稳打、逐个攻破的方针。1636年皇太极改年号为大清。他权衡利弊之后,决定打通辽西通道,为逐鹿中原奠定基础。1641年八月至1642年三月,同明军展开了松锦大战。清军20万人马,明军15万人马,进行了历时7个多月的拼杀。当时,一部分清军加紧围困锦州,另一部分在松山、杏山之间阻击明朝的援军,而明军主将洪承畴率领6万重兵在松山城外扎下7座大营。清军几次出击都被明军打败,而且还丢失了三个旗的驻地营盘。皇太极闻讯,不慌不忙,调兵遣将,亲率骑兵昼夜奔袭,来到松山齐家窝堡。又把八旗主力调往锦州、松山之间。挖战壕,筑土埂,破坏了明军的通道。一天之内,清军就挖了三道从松山至海边深8米、宽1丈的长壕,将明军围困其中。准备就绪之后,皇太极一声令下,清军潮涌般杀将起来。松山一战,明军被斩杀5万多人,溃散万余人,主将洪承畴领残兵万余人退守松山城。
到了1642年二月,城中粮尽,副将夏成德约清兵攻城。清兵破城之后,洪承畴被俘,100多名明朝官员被杀。松山失守后,锦州城中的明军更加孤立。1642年八月,镇守锦州的主将祖大寿带领7000多人向清军投降。弹丸之地的松山,在很短的时间内经历了三次大战。清军攻克了松山,打开了辽西走廊的门户,扫平辽西通道,大军直奔山海关,加快了明朝灭亡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