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1935年1月,红军入驻黔北重镇——遵义,根据党中央政治局的指示,在这里迅速创立新苏区,随之,红军在这里展开了一系列的文化宣传活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浙江大学内迁,于1940年抵达遵义,在这里办学七年;1946年,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个重要的音乐社团——山歌社,将遵义作为主要联络点,进行了一系列的音乐活动,这三支主要的音乐文化力量,与当时的政治形势相结合,在遵义呈现出怎样的红色音乐文化面貌,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
【关键词】红色歌谣;红军灯;话剧;歌剧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3-0090-02
1934年12月15日,中央红军占领黎平。18日,党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迅速突破乌江,夺取遵义,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苏区根据地。总政治部进一步指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极大地发动当地群众的斗争,来配合红军决战的胜利,造成迅速创立新苏区的顺利环境。1935年1月,红军来到遵义,在这里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宣传活动。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校长竺可桢的带领下,浙江大学师生于1940年抵达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坚持办学七年,给遵义当地的音乐文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1946年,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的音乐社团——山歌社,在学员复员期间(1946年5月—1947年3月),山歌社理事之一潘名挥回遵义老家成立了“山歌社遵义分社”,主要音乐活动是音乐函授以及普及音乐教育。
这三支主要的音乐文化力量使遵义本地音乐文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本文将从红色歌谣、新闻灯、话剧和歌剧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红色歌谣
遵义的民间歌谣种类繁多,可分为劳动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传说歌、儿歌、时政歌等,其中,时政歌里有较多红色歌谣,大体可分为群众集体创作,红军宣传、教唱和音乐工作者创作三大类。
(一)群众集体创作
群众创作的红色歌谣内容丰富:有歌颂红军打倒土豪,救济贫苦百姓的,如“红军红军,黑夜明灯,赶走黑暗,照亮人心。红军红军,人民救星,打倒土豪,百姓翻身。”[1]有对红军表达热爱之情的,如“打双草鞋送红军,表我穷人一片心。亲人穿起翻山岭,长征北上打敌人。去把魔鬼全消灭,穷人翻身享天平。”[2]有表述红军革命具体事件的,如“民国二十三,红军要入川。达到黄陂洞,退到熊窝滩。处死黄正平,气死周厚安。”[3]还有夸耀红军机智勇敢的,如“千重山,万重山,红军冲过娄山关,吓的白军丧了胆,扔落两支枪。”[4]
(二)红军宣传、教唱
红军在进入遵义后,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让群众明白共产党的主张,粉碎国民党的谣言,用歌声宣传:“红军纪律严明,行动听命令,不敢胡乱混,打土豪要归功公,工农的东西不拿分文。说话要和气,开口不骂人。上门板,捆铺草,房子扫干净。借物要送还,损失要赔钱。解便找厕所,洗澡避女人。”[5]红军进入遵义,在遵义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之前,“红军之友社”的成员和贺子珍、李伯钊、阚世英等女红军在会场上教大家唱革命歌曲:“我们的祖国就是苏维埃,五年计划三年成,伟大胜利……红色战士好英勇,消灭敌人几十军,俘虏万余敌,动摇了国民党反动统治……”[6]红军在遵义境内经常教唱的歌曲是《红军纪律歌》:“英勇的红色指战员们,百倍紧张起来啊,提高红军铁的纪律,保证战争的胜利,保证战争的胜利。军纪军风战场纪律,平时好坏关系战时胜利。一桩一件一时一刻,严格遵守莫忘记。”[7]红军在遵义境内教唱的革命歌曲流传至今的有《上去前线去》、《红军歌》、《粉碎国民党乌龟壳》、《歌颂中国共产党》、《武装暴动歌》、《亲爱的工农兵》、《共产儿童团歌》、《红军野战歌》、《少年先锋队歌》、《步哨歌》、《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等。
(三)专业创作
红色歌谣不仅有群众创作、红军教唱,还有自创的歌曲。红军文艺工作者莫休在遵义创作了《再占遵义歌》:“遵义城边的,决战我们胜利了,打得烟鬼王家烈烟枪丢掉。”[8]遵义铁匠蒋锡臣编唱《建立苏维埃》:“甲戌年,红军来,建立中华苏维埃,穷人翻身把权掌,专打豪绅和老财。”[9]值得注意的还有创作的红色儿童歌曲,音乐工作者陈福桐编的儿童歌谣:“天上几颗心,地下几座城。鬼子占我多少地?鬼子杀我多少人?小朋友,要记清。报仇雪恨,打走东洋兵。孩子不要哭,爸爸打日本。回头来,打胜仗,给你买块糕哟喂。”[10]
二、新闻灯
花灯是遵义城乡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也是贵州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遵义花灯的产生受中原和荆楚、巴蜀文化的影响,在不断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艺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音乐风格。花灯多在农闲、逢年过节时表演,多叙事,说唱因素较重,语言多用方言韵白,诙谐、幽默,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辛亥革命后,遵义花灯开始将生活、时事新闻编成花灯广为传唱,也称为新闻灯,如《光绪帝驾崩》、《水打狮子桥》、《辛亥革命灯》、《穷人灯》、《拉兵灯》等。
1935年,红军入遵,在遵义播下革命的种子,花灯艺人思念红军,编创花灯,来歌颂红军,宣传革命。
1934年腊月十五,红军一部进驻在南白区农兴乡高家寨村,带领农民“打土豪,分田地,财主家产给穷人”。农民李祖德家分得一把茶壶,红军长征走后,李祖德时时抱着茶壶,思念红军,久而久之,编出了花灯《红军送我一把壶》。
遵义团溪镇有一户蔡姓人家,蔡恒昌、蔡德昌两兄弟擅长花灯,能根据当时当地的时政,编写“新闻灯”。1935年1月6日,红三军团长到达团溪镇,打开地主粮仓接济穷人。蔡家兄弟俩到团溪镇时正逢红军“打富济贫”,他们分得一块盐巴、一袋米,逢人便讲红军的好处,后来编演了新闻灯——《红军灯》。《红军灯》由灯头(1人)、锣鼓手(4人)、唐二、幺妹、主人及玩灯群众组成,表演顺序依次为启灯、盘灯、说唐二、玩灯四部分组成。启灯是在阵阵锣鼓声中,灯头率领玩灯群众入场;盘灯是灯头采用盘问的方法,考察灯班的水平和表演的内容;说唐二是唐二和幺妹出场,是花灯的主要内容,也是花灯主角的内心独白;玩灯的音乐形式为领唱、对唱和合唱,是花灯的核心部分。endprint
后来,蔡恒昌、李祖德等民间艺人还编演了《十唱红军》、《送郎当红军》、《红军和穷人是一家》、《感人心连红军心》等,表达他们对红军的怀念。
三、话剧
话剧在30年代的遵义被称为“文明戏”,后称“新剧”,最后叫“话剧”。
早在20年代后期,遵义省立第三中学就排演了话剧《亡韩刺伊》,讲述了朝鲜爱国志士安崇根刺杀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的故事。遵义团溪镇新民小学也编演了话剧《逃婚》,从此,这种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抗日宣传活动中。1930年冬,曾加入上海左翼戏剧家联盟的肖之亮,回到家乡团溪,演出了他创作的话剧《生路》和《衬衣》。1937年七·七事变后,音乐工作者潘名挥、陈福桐等组织排演了话剧《死里逃生》、《扬子江风暴》、《放下你的鞭子》、《渡黄河》、《不愿做亡国奴》等,进行抗日宣传。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浙江大学内迁到遵义,话剧演出十分活跃,剧团有“铁犁剧社”、“浙大剧团”、“浙大外文系戏剧研究班”。另外,浙大教授丰子恺、张君川等也进行艺术指导,先后演出的剧目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蜕变》、《故乡》、《自由兄弟》等。
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话剧社团。在抗战初期,遵义就有一些话剧团,如仁怀地区就分别在城区、茅台、三合、高大坪、郎里分别成立了“城区话剧团”、“茅台话剧团”、“引群话剧团”、“高大坪话剧团”、“郎里话剧团”,演出了《打东洋》、《放下你的鞭子》等话剧。
值得一提的是,遵义也有自创的话剧——《唤醒愚氓》,该话剧由遵义泗渡镇第二保国民小学的校董杨应生编剧并参加演出,全剧由第一幕“愚昧”和第二幕“觉醒”组成,在群众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活报剧的形式。活报剧,是就地取材,每天都有新的内容,军事、经济和社会问题,因此,节目经常更新,采取诙谐易懂的方式为农民解答各种疑问。
四、歌剧
1941年春节,由傅邦荣执笔、配曲,遵义音乐教育促进会编演了小型歌剧——《壮丁》。全剧除序曲外,共分六场,每场都有主题歌。第一场:豺狼进家门;第二场:送郎去当兵;第三场:捷报频传想亲人;第四场:一件寒衣一颗心;第五场:政府发下光荣证;第六场:凯旋归来情更深。该剧虽剧情简单、结构粗糙,但主题鲜明、通俗易懂,深受群众的欢迎。该剧有近三十首民间歌曲,大多选自皖、鄂、川、黔的民间小调,为适应本地风格略加修改而成,曲调朗朗上口,极大地鼓舞了抗日救亡的热情。
五、结语
自1935年,红军、浙江大学、山歌社陆续入遵以来,遵义的音乐文化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了红色歌谣、红军灯、话剧、歌剧这些与当时政治形势紧密结合的新音乐文化。通过这种群众百姓喜闻乐见、浅显易懂的形式,在宣传革命内容,扩大红军影响方面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也为遵义本地音乐文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遵义县政协文史委员会,遵义县文化馆,遵义县委党史研究室.壮歌行[M].遵义:遵义县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办公室编辑出版,1992.80.
[2]中国贵州省遵义地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红军在黔北[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568.
[3]中国贵州省遵义地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红军在黔北[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524-525.
[4]中国贵州省遵义地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红军在黔北[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566.
[5]中国贵州省遵义地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红军在黔北[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531.
[6]遵义县政协文史委员会,遵义县文化馆,遵义县委党史研究室.壮歌行[M].遵义:遵义县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办公室编辑出版,1992.248-249.
[7]遵义县政协文史委员会,遵义县文化馆,遵义县委党史研究室.壮歌行[M].遵义:遵义县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办公室编辑出版,1992.248.
[8]遵义地区文化局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办.遵义抗战文化[M].遵义:遵义县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办,1993.190-191.
[9]遵义县政协文史委员会,遵义县文化馆,遵义县委党史研究室.壮歌行[M].遵义:遵义县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办公室编辑出版,1992.167.
[10]遵义地区文化局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办.遵义抗战文化[M].遵义:遵义县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办,1993.46-47.
作者简介:
陈珊珊(1981-),女,四川南充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音乐史、红色音乐。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年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黔北文化中心项目“遵义红色音乐的挖掘、整理与研究”阶段性论文之一;项目编号:JD20132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