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雷
【摘 要】如何激发音乐院校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教师研究的课题。本文从了解、感知艺术文化的历程,树立自豪感;创建艺术文化情境,感受声乐艺术之美;参与声乐文化的创建,培养责任意识;塑造教师艺术形象,美化学生优秀品格等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在艺术文化情境中陶冶情操,并探讨在音乐院校声乐课程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
【关键词】音乐;教育;美育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3-0060-02
音乐学院或学校是艺术情境充盈的专业院校,在这种情境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的身心应该是愉悦的,然而,人满为患的就业分配现状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学生感到前途渺茫,导致学习缺乏动力,大部分学生的心态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浑浑噩噩度日子。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音乐院校应该立足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在提高自身教学素养与教学能力的同时,努力发掘音乐艺术文化积淀,让学生在艺术文化情境中陶冶情操,实现“人”的发展。
一、了解、感知艺术文化的历程,树立自豪感
每个音乐学院或学校都有办学历史。让学生充分认知学校的办学过程和历史,了解学校的历史和过去的荣誉以及学院的文化,树立学生对本院校的热爱以及作为本院学生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比如,在学生入学后,就开始让学生了解,什么时间成立的学院,在过去的时间里学生、老师在专业上取得的成就,在国内或国际的专业比赛中的获奖情况等。上海音乐学院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因为它本身的知名度,在读或已毕业的学生就非常有学院归属感和自豪感,作为该学院众多优秀学生中的一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自然喷发。这一切形成了学院的文化,赢得了学院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经常让学生了解学校的艺术文化历程,促进学生自豪感的树立。
二、创建艺术文化情境,感受声乐艺术之美
应该十分重视声乐文化艺术的熏陶,传输给学生美的理念,进而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一)创设乐曲优美旋律情境,诱发声乐艺术兴趣。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非常重视选择旋律优美的乐曲,通过“音响播放乐曲间接感知优美的旋律、钢琴弹奏乐曲直接体验优美旋律、教师范唱歌曲感受优美旋律”等习前三部曲,激发了学生爱音乐的情怀。在学生跃跃欲试的时刻,让学生练唱,自主参与到学习情境中,通过反复的听、唱、演来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从而诱发他们自然而然地喜欢声乐课、喜欢声乐艺术。
(二)创设母语教育情境,感受声乐艺术魅力。著名符号哲学家卡西尔说:在某种意义上,言语活动决定了我们所有其他的活动。我们的知觉、直观和概念都是我们母语的语词和言语形式结合在一起的,要解除语词与事物间的这种联结是极为艰难的。但是,当我们领悟了歌词的神韵时我们总会有这样的感觉,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个有着它自己的理智结构的世界。这就像在异国进行一次重大发现的远航,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以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我们自己的母语。
在教学外国作品时,应该总是先让学生用母语理解作品语词的内涵,从中领悟歌词的神韵。通过对著名作品中包含的声乐语言的领悟,提升学生对声乐艺术的感受力、欣赏力,启迪他们潜在的艺术心智,体验声乐语言艺术的魅力。
(三)创设声乐艺术实践机会,体验丰富的文化生活。应该通过创建声乐合唱团、舞蹈团、独唱团等多个艺术团队,定期开展学生艺术展示活动。充分发挥自我艺术天赋,丰富了精神生活,智力和情感也得到了健康和谐的发展。
三、参与声乐文化的创建,培养责任意识
(一)激发创作欲望,感受声乐艺术的神圣。把艺术文化教育作为突破口和载体,通过艺术文化的熏陶,学生渐渐提高了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出现了创作的激情。尽可能让学生直接参与艺术文化的创建活动,各文艺团队的学生自编、自唱、自演,积极参加各类声乐艺术比赛,在编排作品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声乐艺术的神圣。
(二)建立创作评价机制,树立责任意识。为学生建立比较具体的评价内容,以奖励为目的,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引发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自信心、责任心、成熟感不断增强。
四、塑造教师艺术形象,美化学生优秀品格
(一)丰富知识涵养,积淀美。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全球一体化,任何一门学科必须着眼未来,着眼全球,着眼自己的文化传统,才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音乐学科的发展面临同样的问题。音乐课程的改革和实施需要每一个音乐教师具备新的思维、新的知识结构,新的思维不再仅局限于传统模式,更强调多层、多元复合的结构模式,创新的知识性结构。
从各门艺术学科来看,音乐学科的综合性相对比较强,它包括了历史、地理、舞蹈、律动、文学和歌唱等多门艺术学科知识和技能。一个具有专业称职的音乐教师,应该博览群书,增加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和艺术修养。学习政治、文学、历史和有关音乐的其他门类学科,能使教师对音乐有更深更广的理解能力和阐述能力。不能只局限于对教学大纲的研究,涉及的艺术范围越广,在课堂中,教师的满腹经纶如多元的活水,能激活声乐中蕴含的艺术生命力。
(二)提高教学能力,酝酿美。上面已经提到,音乐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艺术学科,音乐教育更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艺术教育学科,音乐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方法,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只有通过研究这些教育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能力。
什么是能力?从心理学理论分析,能力,就是人们顺利完成某个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而能力总是和实践活动紧密联系的。毋庸置疑,教师的音乐能力包括音乐理解能力、音乐表达能力、音乐感染能力和其他影响音乐教育教学效果的素养。因此,音乐课程的改革要求音乐教师有更高的音乐能力,更广的艺术修养,以及创新和研究的能力。endprint
叔本华说:“读书是走别人的思想路线,而创作才是走自己的思想路线,只有经过自己的思想路线,把读书得来的知识消融掉,才会变为自己的东西。”具备创新能力的音乐教师也会有更深的分析研究能力,对音乐作品的个性特征有更深的感受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音乐教师在学生面前还应表现出很强的研究和创作能力。不仅在音乐技能上要非常娴熟,还要懂得很多的音乐历史、音乐知识,具备写作教案、教学随想、论文写作,以及学科研究等能力。
音乐教师要从心底深处去感应、领悟和阐释教学生活和人生。音乐教育科研非常艰难,是每个音乐教师历练自己的过程。在教材的选择和应用上,针对不同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演示音乐表达能力、审美能力、感受能力、感染能力;在课堂组织中,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教师互动;在课后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在原来的教学经验中迸发创新思维。各种能力的完善结合才能使音乐教师高效完成声乐课程任务。在学生的眼里,音乐教师就像一只勤劳的蜜蜂,默默酝酿着甜美。
(三)掌握声乐专业知识,传递美。一个称职的声乐教师,不仅应具备基本的音乐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也应该具备各种艺术文化知识,熟读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中外文学史,以及其他的音乐理论等,这是评价一个音乐教师功底如何的基本标准,不过要强调的是音乐教师要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而不是机械地复制。在课堂上,声乐教师应该表现出较强的歌唱能力,无论什么歌曲,声乐教师的演唱应具备相当高的专业水准,应是字正腔圆,优美动听,声情并茂;与音乐理论学科的教师相比,声乐教师还应该是钢琴弹奏家,要有过硬的弹功,为声乐作品的演唱渲染足够的艺术气氛。声乐教师还要出口成章,名篇佳段不离口,名曲名调不离口,准确传达专业知识,让学生在愉悦之中接受音乐的熏陶,从而培养声乐演唱能力。学生们在仰慕教师艺术技能和知识的同时,主动学唱,跃跃欲试与老师比高低,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艺术情感自然而然地得到激发。教师若有学者的风范,学生就会如飞蝶恋花般地崇拜老师,崇拜知识。
(四)积淀人格素养,赢得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音乐艺术的教育目的,是净化人的灵魂,揭示人性美、自然美,并表达美。学生在知识的成长时期,也是个性美、思想美、灵魂美的成长时期,在这个时间内,音乐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塑造。美的知识传播和表达美感受美的能力培育,是一个人成长中至关重要的。教师的人格也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教师要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音乐教师的人格内涵除了丰富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还应具备公正、宽容和爱的人格魅力。启发、引导学生内心丰富的感性世界,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自身人格发展中的能力、智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专业学习,发挥理智的最大潜能。让学生在美丽、谐和、舒适、友爱的氛围中体验成功。
老师的言行是学生的榜样,我在跟学生上课时,很注意语言的分析,以柔美、甜润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教师得体大方的衣着打扮对大学生审美观的影响也是极大的。在生活中,我非常重视自身形象的塑造,始终坚持以大方脱俗、高雅清新的仪表出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目之所及,赏心悦目,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感受到生活的美。
教师的严以律己、宽待他人的人格更为学生的成长打下了烙印,不管是课堂言行,还是日常行为,我们都应该自律,要以教师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信赖。在我们的努力下,学院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怎能不感到美在其中,乐在其中。学生艺术情操的陶冶和提升也便水到渠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