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及控制感对中国大学生信任行为的影响

2015-04-22 16:54李悠江信文王飞雪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性别差异信任

李悠 江信文 王飞雪

摘要 采用实验的方法,考察性别及控制感对中国大学生信任行为的影响,探讨造成信任行为性别差异的原因。实验采用经典的信念游戏范式及其变式,通过改变决定者与分配者的决策顺序操作被试的控制感水平。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控制感条件下,男性比女性表现出更多的信任行为;通过实验操作提高个体控制感水平后,信任行为的性别差异则消失,性别和控制感对信任行为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该结果验证了研究假设,控制感是影响信任行为性别差异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信任,性别差异,控制感,一般信任。

分类号 B849

1 引言

信任在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作为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信任对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起着重要作用。社会心理学家将信任定义为:建立在对交往对象友好善良的意图的预期之上的,承担风险的行为过程。

1.1信任行为的性别差异

基于上述定义,大量研究使用了实验社会心理学的范式对信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文化背景、互惠期望、合作动机等多种因素影响信任和合作行为。其中,信任行为的性别差异是信任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多数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有更多的信任行为。例如,Buchan等人发现,在投资游戏中,男性投资者送给对手的金额显著多于女性投资者。Wang和Yamagishi以中国大学生为样本的研究也发现了同样的现象,男性大学生的信任行为显著高于女性大学生。对于这种差异,研究者尝试从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进行解释,但至今未能提供有力的实证证据。

前人研究结果提示,女性比男性更回避风险,更害怕被他人利用,女性的低信任与这些因素有关。这种回避和害怕的心态体现了女性在人际情景中缺乏控制感,假如女性知觉到人际情景和交易对象是可控可依赖的,她们则会更信任他人。因此,本文提出以控制感作为切入点,探讨导致信任行为性别差异的原因。

1.2控制感与信任

控制感的概念最初由Karp等人(1993)提出:在最小团体实验中,被试会错觉地认为自己的决策能影响他人的决定,从而影响自己的收益。Karp将被试的这种信念称为“控制错觉”,即控制感。

Hayashi等人(1999)在囚徒困境实验中发现,个体的控制感水平影响其对对手合作行为的预期,低控制感的个体更少地预期对手的合作行为。同时,研究还进一步证明,控制感的作用受制于个体所处的文化,在以承诺关系为主导的社会中,个体行为受控制感的影响更大。

从Hayashi等人的研究结果可以推测,控制感很可能是导致男性信任行为高于女性的主要原因。已有研究表明,女性的社交网络主要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更多地依赖人际间的相互约束和控制(Browne,2000;Moore,1990),这使得女性在人际交往中更依赖于控制感。由于前人研究中用于测量信任行为的范式可能导致控制感的缺失,而女性易受控制感影响,所以在这些情境中女性表现出较少的信任行为;相反,男性的行为较少受到控制感的影响,因此在这些情境中男性仍表现出高信任。上述假设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1.3研究假设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目的是以实验的方法,探讨影响信任行为性别差异的因素,通过考察性别和控制感在信任行为上的交互作用。探讨控制感是否是导致男性信任行为高于女性的主要原因。如果控制感是导致信任行为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则通过实验操作提高被试控制感水平后,原有的性别差异将会消失:但如果这种假设不成立,则操作被试控制感水平不会改变信任行为的性别模式。由此,提出研究假设:性别和控制感在信任行为上有交互作用。具体表现为:在经典的信念游戏范式中(低控制感水平),男性的信任行为高于女性。在改进的信念游戏范式中(高控制感水平),男性与女性的信任行为没有差异。

此外,以往研究表明个体的一般信任反映了个体对一般人性本善的信念,且一般信任水平对信任行为也有影响,故将其作为控制变量加入研究之中。整个研究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2 方法

2.1实验任务

本研究采用信念游戏范式。在游戏中,被试被告知将与另外一名陌生人两两配对进行游戏,二人将被随机分配扮演两个不同的角色,而实际上全部被试都被分配为“决定者”的角色,“分配者”的角色并不存在。决定者在信任选项(让分配者在二人之间自由分配30元,双方各自领取分配者分配的金额)和安全选项(二人都直接从主试处领取10元)二者之间选择报酬的获得方式。实验采用单轮博弈。

2.2实验变量

实验的因变量是信任行为,通过被试在信念游戏中选择信任选项或安全选项作为测量。

实验的两个自变量分别为性别和控制感。对于控制感变量,实验分别采用经典范式和新范式两种范式。操作被试的控制感水平。在经典范式,即低控制感条件中,游戏规定:分配者先对30元报酬进行自由分配,分配结果不告知决定者。之后决定者再在信任选项和安全选项之间选择。而在新范式。即高控制感条件中。通过改变原来范式中决定者与分配者决策的顺序,提高被试的控制感水平,游戏规定:决定者先选择信任或安全选项,选择结果不告知分配者,之后分配者再对30元报酬进行分配。Hayashi等人(1999)的研究已证明。虽然两种范式在逻辑上完全等价,但行动顺序的改变会产生不同的控制感水平,当被试的行动先于对手时,他们会有更高的控制感(控制错觉)。

实验的控制变量为一般信任,使用王飞雪等人(1999)修订的一般信任量表中文版测量。量表共8个条目,5点评分,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2.3实验设计与被试

实验采用2(男、女)×2(低控制感、高控制感)两因素被试问设计。

被试为大学本科生93名,男性47人,女性46人,年龄在18-23岁之间。被试通过广告招募,并被告知其实验报酬与实验中游戏的结果相对应。

2.4实验程序

实验中,每组4名被试一组进行实验,同组被试彼此互不相识。被试以ID号码作为身份识别。保证匿名性。被试抵达实验室,被安排进入隔间,阅读指导语。被试阅读完毕后,主试要求被试完成一份六个问题的测验,测验用于考察被试是否完全理解游戏规则。之后,实验正式开始。

在经典范式中,被试先被告知与其配对的分配者正在进行分配:几分钟后。主试进入隔间,告知被试分配者已经完成分配,被试可以开始选择。主试将A、B两张选项卡及两个信封交给被试,并离开隔间。被试在选项A(分配者在二人之间分配30元,双方各自领取分配者分配的金额)和选项B(二人都直接从主试处领取10元)之间进行选择,将与其选择相应的选项卡放人信封1.将剩下的选项卡放入信封2。被试选择完毕后,主试再次进入隔间,取回两个信封,并将信封交给另外一个房间的统计人员,实验结束。在新范式中,除了行动顺序改变外,其他程序与经典范式保持一致。

实验结束后,被试在隔间填写问卷,完成后则离开隔间,根据自己的ID号码领取一个装有报酬的信封。离开实验室。实验时间约为30分钟。

3 结果

93名被试中,剔除不理解游戏规则、不相信存在分配者的被试13名,最终有效数据80人,低控制感条件下40人,男20人,女20人,高控制感条件下40人。男20人,女20人。

分析经典范式,即低控制感条件中,被试的信任行为,结果发现男性的信任行为显著高于女性:70%的男性被试选择了信任选项,而选择信任选项的女性被试只有30%,x2(1)=6.40,p<0.01。该结果重复了前人在信任研究范式下发现的性别差异,并验证了假设2。

分析新范式,即高控制感条件中,被试的信任行为,结果发现男性与女性的信任行为没有显著差异:65%的男性和70%的女性选择了信任选项,x2(1)=0.11,p>0.05。这表明,使用新范式提高被试控制感水平后。信任行为的性别差异消失了。该结果验证了假设3。

图2为不同控制感水平下,不同性别的信任行为。为进一步考察性别及控制感的这种交互作用,对信任行为进行Logit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性别的主效应和控制感的主效应均不显著ps>0.05,但性别×控制感的交互作用显著,x2(1)=4.069,p<0.05。该结果进一步证明,提高了控制感后。信任行为的性别差异被消除了。假设1得到验证。

最后,利用Logistic回归考察各种影响信任行为的因素。以信任行为作为因变量,性别和控制感作为自变量,一般信任作为控制变量,将各变量放入模型之中。表1是回归分析结果。该结果除了再次证明性别与控制感存在交互作用外,同时也证明个体的一般信任对信任行为存在显著影响。

4 讨论

本研究通过实验的方法操作被试的控制感水平,考察性别和控制感对信任行为的交互作用。实验结果首先重复了前人研究的发现,在经典信念游戏范式中,男性比女性表现出更多的信任行为。对该结果的解释是,经典信念游戏范式中规定。分配者完成分配后被试才进行决策,这使得被试产生较低的控制感,而女性的行为更易受控制感的影响,因此表现出更少的信任行为,相反,男性的行为较少受控制感的影响,故表现出高信任。

为了验证上述解释,证明控制感是导致信任行为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实验通过操作提高了被试的控制感水平。如果控制感确实影响信任行为的性别差异,则新范式中的性别模式应该与经典范式有不同;如果控制感不是导致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则两种范式应具有相同的性别模式。结果发现,在新范式中,原本的性别差异消失了,女性表现出与男性同等的信任。性别和控制感交互作用的检验结果则进一步证明。在不同控制感水平下,信任行为具有不同的性别模式。由此可见,信任行为的性别差异确实受到控制感的影响。

Hayashi等人的研究表明,当个体的社会网络以相互约束的承诺关系为基础时,个体在决策中将更依赖控制感。本研究的结果与前人理论一致,女性的社交网络主要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强调人际间的相互约束,因此,女性的行动更依赖于控制感,在低控制感和高控制感条件下,女性的信任具有显著差异。男性的社交网络更加外向而多样,故控制感对他们影响较小,不同控制感条件下信任行为差异不大。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一直以来多数研究发现的“女性低信任”的现象其实并非不可改变的。结合前人研究的结果可以发现,在一些情景中,例如,交易中有良好的制度保障以减轻顾虑,或者交易对象是人际圈中有一定社会关系连接的人时,女性都会有较高的信任水平。也就是说,当情景中有制度或人际关系作为基础时,能够增加女性知觉到的控制感,从而使女性表现出与男性同等的信任。因此,本研究的发现对现实中人际交往和商业合作时如何促进信任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尤其对女性信任的提高上,需要关注社会交易情景中各种信息的提供以及人际社会关系的建构。

5 结论

本研究以实验的方法考察了性别及控制感对中国大学生信任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低控制感条件下,男性比女性表现出更多的信任行为;通过实验操作提高个体控制感水平后,信任行为的性别差异则消失,性别和控制感对信任行为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该结果验证了研究假设,控制感是影响信任行为性别差异的重要因素。

猜你喜欢
性别差异信任
提高相对贫困识别质量:性别差异视角下多维动态测度及分解
不同任务类型中性别差异对外语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
表示信任
信任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生到死有多远
大学生“三生教育”的性别差异分析
影响我国女性高等教育的经济因素
角色刻板印象和性别角色对运动的影响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