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
(吉林省林业厅,吉林 长春130022)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大省之一,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在我国的木材生产基地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吉林省2010~2020年林业产业规划》提出,吉林省将在未来十年左右的时间内,把林业产业建成该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打造林业经济强省,通过发展林业拉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实现兴林富民。目前吉林省林业产业面临经济发展的契机,产业结构处在战略性调整的阶段,然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势必会影响就业结构。本研究通过对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作出分析,以期了解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协调发展,从而引领就业结构能够顺应产业结构的内在要求,实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均衡发展。
林业产业是一个横跨国民经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的复合产业群体,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社会就业,繁荣社会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据国家统计局对林业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包括林木的培育和种植、林产品的采集、木材和竹材的采运及林业服务业等。林业服务主要是指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基本的支持性活动。第二产业包括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家具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第三产业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交通运输,仓储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与零售业,沙漠、水土流失、森林生态环境的监测,旅游业,林业的规划活动,文教卫生,自然保护区管理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
吉林省最初的林业产业采取的是粗放式快速发展模式,是对天然林的采伐利用及一些简单的林木加工业。直至1995年以后,森林结构的变化使得可采资源的减少,木材的综合利用才得到重视。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和“生态和产业协调发展”方针的指导下,不断加大林业产业的建设以及结构调整。由图1可知,2007~2013年吉林省林业产业总产值保持快速增长的速度,2008年和2011年吉林省林业产值总量增长速度分别达到77%和34.5%。2008年之后增长速度虽处于波动中但仍保持在快速增长的势头,2012年最低也达到12%。
图1 吉林省经济总量变化趋势
在图2中,可见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占总产值的一半以上,2007~2010年吉林省林业第二产业呈现稳步增长状态,产值所占比重也在不断加大,2010年以后至2013年吉林省林业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呈稳定趋势,基本在61%上下波动;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虽有高低交错的波动,但其总体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明显较低,但就其平均增长速度来看已逐步超过第一产业。表明吉林林业产业正在逐渐从以林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转变,其产业结构也逐步由“二、一、三”向“二、三、一”格局靠近。
图2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图3 吉林省林业就业结构趋势
吉林省一直以来定位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一直高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林业产业作为吉林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其就业结构如图3所示,吉林省林业就业结构远远滞后于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远远高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2010以后第二产业就业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所占比重均有所上升,2013年第三产业就业结构所占比重已经超过第二产业。表明第三产业具有较大的吸收转移劳动力的空间;第二产业吸收转移劳动力的空间虽有上升,但在工业结构的调整下就业比重有下降趋势;主要劳动力仍聚集在第一产业,从事简单再生产的工作,这是对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可见目前吉林省林业产业的就业结构效益较低。
在对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面,具体分析见表1。
表1 吉林省2007~2013年林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
由以上数据,把各产业的产值比重记为x,各产业产值的比重记为xi(i=1,2,3),把就业结构的比重记为y,各产业的就业比重为yi(i=1,2,3),利用上面的数据,运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系数。
从表2可以看出,林业第一产业产业结构与第一产业就业结构之间的相关系数R11=0.597,第二产业产业结构与第二产业就业结构的相关系数R22=0.710,第三产业产业结构与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之间的相关系数R33=0.566。将各产业在GDP中的比重7年的平均值作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则:
表2 产业与就业的相关性
Rn(n-2)为相关系数临界值,其中a为显著性水平,本文中选取a=0.05。若|R|>Rn(n-2)则相关,若|R|>Rn(n-2)则不相关。根据选择的显著性水平查询相关系数临界值表得到Ra=(n-2)=R0.05(5)=0.755,可见R=0.4914<R0.05(5)=0.755。
由相关性分析可知,吉林省林业三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表出了不相关性,不符合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的一般规律,可见目前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还存在结构失衡的矛盾,有待进一步的优化调整。
从图4来看,吉林省林业第一产业的呈现下降趋势,从2007年的31.73%下降到2010年的25.85%。但在2011年出现反弹,产值比重增加到27.78%,其产值增长率也达到44.57%,是继2008年之后达到最高。2011年之后林业产值比重缓慢下降并有趋于稳定趋势。而第一产业就业结构所占比重虽呈现高低波动状态,但其方向仍表现为下降趋势,并在2010年突破90%的下限下降到86.08%。运用spss软件对其数据进行运算得到表3。
图4 吉林身林业第一产值与就业百分比
从表3的数据来看,吉林省林业第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系数仅为0.356,表明两者的相关度均较弱,说明第一产业产值结构的变动对就业结构的拉动效果较差。这跟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有一定的关系,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不高,吸纳劳动力的起点低。加之吉林省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并在政府“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政策的支持下,有一大批的人集中第一产业,在第一产业中有90%以上的人从事木材采运业。
表3 一产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
在图5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一直处于林业产业的主体地位,并在2011以来所比重增长缓慢并有趋于稳定趋势,其年均增长率33.48%超过总产值的增长速度29.83%。而第二产值就业结构所占比重严重偏低,在2010年达到最大值8.24%,从2010以后第二产业就业结构所占比重在波动中下降。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表4。
图5 吉林省林业第二产值与就业百分比
由表4可知,林业第二产业与就业结构的相关系数为0.584,未呈现出显著相关,表现为中度相关,有产值结构比例我们可以看出吉林省第二产业结构处于工业化中期,科学技术的引进以及产业化规模的调整从而会降低对人力的需求,同时对劳动力专业技术水平要求的提高也进一步也会降低第二产业结构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这表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的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在不断提高。而目前阶段吉林省的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来自农村,文化和技术水平不高,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会出现产业结构失调。
表4 二产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
由图6可知吉林省第三产业产值结构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在2010年达到最低值11.42%,并在2011年以后有小幅度的上升的趋势。而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呈现出波动中上升的趋势,在2012年到达就业比重的最低值3.89%,但在2013年很快的反弹到8.44%,达到历年的就业比重的最大值,对其数据进行spss软件分析得到表5。
图6 吉林省林业第三产值与就业百分比
由表5得出让r=-0.343,表明吉林省林业第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呈现负的弱相关,表明第三产业吸纳就业劳动力的能力还有待加强,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未来第三产业结构是吸纳转移劳动力重要阵地,加快吉林省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迫在眉睫,也是协调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均衡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根据上述相关性分析,吉林省林业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所占比重严重偏高,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所占严重偏低,与就业构成的一般变动规律存在着较大偏差。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森工企业的改革制度留下的后遗症。全省户加工企业涉及亿元的资产己全部完成产权出售,实现了国有资本在加工业领域的全部退出,分流了数万人职工。二是天保工程的实施带来了国有林业企业经营方向的转变,使得原来由国有林业企业承担的多种非林产业逐步转制,脱离了国有林业企业。
(1)始终坚持吉林省林业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以森林资源培育为主的第一产业是整个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它直接或间接地构成了吉林省其他林业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支持系统,也是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环境的重要手段。所以坚持林业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是吉林省林业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2)加强林业第二产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发展模式。吉林省林业第二产业在林业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07年以来一直占有最多的比重,是推动整个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的关键一环。目前来看,吉林省林业第二产业仍然以简单的锯材木片加工业、木制品业这种木材原料初级制造加工为主,人造板制造业中的科技含量与附加值还不高。因此仍要继续发掘林业第二产业空间,使其不断地趋向合理化和高度化,最大限度地发挥第二产业在林业产业中的效能。
优化调整第二产业的关键是选择具有优势的主导产业,进行规模经营,提高科技含量,增加高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实现产业间的关联带动性发展,还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性产业来吸纳来自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因此,选择吉林省林业的主导产业是第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
(3)大力发展服务业。根据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第三产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是吸纳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阵地,但是吉林省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影响全省就业结构的优化。充分利用吉林省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以及政策优势大力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集餐饮服务一体化的森林旅游业,是未来第三产业拉动就业的主导方向。
优化教育战略布局解决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的劳动力供需失衡问题。吉林省林业第一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已经趋于饱和,是转移劳动力的重要阵地。但是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尤其是林业第二产业的规模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引进对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是近年来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最根本的措施就是优化教育战略布局。首先最直接的措施就是加大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水平,改善专业设置,能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市场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从长远发展来看,是我国的应试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对劳动力的要,这就要求我们应该从基础教育着手逐步实现对中小教育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责任性以提高公民的综合素质。其次,转变就业观念,促进良好就业。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劳动也要根据市场的需要及时调整就业观念,避免墨守成规。多元的市场就要求我们设立多元化和动态的就业观,这样才能拓宽选择范围和就业渠道,用务实的精神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通过产业间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带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宗素姚.皖江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2.
[3]董兴邦.吉林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4]王 樵,孙 丽.吉林省经济结构调整视域下就业问题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11):34~37.
[5]刘家顺.中国林业产业政策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6.
[6]孟宪生.吉林省中长期就业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7]张爱美.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