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典平
安徽省含山县中医院内科,安徽 含山 238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异型心绞痛37例临床观察
喻典平
安徽省含山县中医院内科,安徽 含山 23810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4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与西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结合西药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疗效较好,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变异型心绞痛;加味补阳还五汤;中西医结合
变异型心绞痛是一种自发性心绞痛,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肌缺血导致,容易发展为心肌梗死,甚至可能导致患者猝死,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为探讨更有效治疗方法,笔者选取74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39例,女性35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为56岁,患者均确诊为变异型心绞痛。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7例。观察组中男性19例,女性18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为(50.5±5.3)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1年,平均(5.5±1.1)年;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17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为(51.6±6.4)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10年,平均(5.8±0.9)年。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悸、气短、气肢体沉重等症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阿斯匹林肠溶片(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2026500)、消心痛片(江苏方强制药,国药准字H32024617)和阿托伐他汀钙片(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58)进行治疗,用法用量为:阿斯匹林肠溶片,口服,100mg/次,1次/d;硝苯地平片,口服,10mg/次,3 次/d;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20mg/次,1 次/d。观察组在应用上述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组方为:黄芪 20g,红花 12g,桃仁 10g,当归 10g,川芎6g,赤芍10g,地龙6g,桂枝12g,枳壳10g。水煎服,一剂分3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一个疗程,一个疗程为30d。
1.3 疗效判定[1]治愈:患者心电图检查无异常,临床症状消失;显效:患者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发作时心电图检查异常幅度较治疗前减小,临床症状减轻;无效:患者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并无减少甚至增加,发作时心电图检查较治疗前无改善,临床症状并未改善。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软件SPSS15.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表(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变异型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导致血管腔径缩小引起心肌缺血从而造成的一种自发性心绞痛。其发生原因是复杂的、多因素的,较可能为体液、神经因素,血小板和前列腺素,粥样硬化血管反应亢进及内皮的作用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变异型心绞痛一般发生于日常活动或休息时,较之一般心绞痛,时间更长,病情更重。每次发作时持续时间短,且短时间后又会出现,呈周期性,常发生于每日特定时间,多为半夜或凌晨,容易发展为心肌梗死,甚至可能猝死,随着近年来发病率的上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2]。
而根据其临床表现,变异型心绞痛可归为中医学的“胸痹”范畴,临床表现为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其病机为上焦阳虚气弱,阳虚则阴寒内生,阳气不足则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舌质淡红,苔白,脉沉迟。治宜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加味补阳还五汤通过加入枳壳和桂枝增其理气温阳之功,其中黄芪用以补气升阳;桂枝用以温阳通脉;地龙用以通经活络;桃仁、赤芍、红花、川芎、当归用以活血散瘀定痛;枳壳用以宽胸理气,使补气而不郁,助阳而不滞,佐制君药以调和气血。故在西药治疗的同时联用加味补阳还五汤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一研究结果和金秀丽[3]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加味补阳还五汤结合西药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疗效更佳,此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院建生,郝文梅.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1(13):22-23.
[2]林楠,尹小星.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3):671-672.
[3]金秀丽.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异型心绞痛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1,26(10):1236-1237.
R541.4
A
1007-8517(2015)07-0090-01
201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