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志萍
“绿色”已从一种公益倡导渗透到商业经营。
“我喜欢莫斯科郊外的白桦林,我最喜欢莎士比亚描写的五月的花蕊与和平。地球对我们人类那么好,我们更应该以感恩的心情对地球好一点。”这是原外交部长李肇星在“2014世界绿色设计论坛扬州峰会暨世界绿色设计博览会”上宣布开幕时说的一段话,由此引出了本届峰会主题——绿色设计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世界绿色设计论坛”是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前院长路甬祥院士倡导,国务院参事石定寰与欧洲议会发展委员会副主席纳吉·德瓦共同担任论坛主席,光华设计基金会联合欧中友好协会、国际设计联合会、瑞士QSC基金会、新华社《中国名牌》共同发起的活动。当天,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纪朝、中国纺织出版社党委书记迟宗君出席了论坛。
在本届世纪绿色设计论坛的纺织服装分论坛上,纺织服装人士针对绿色设计展开激烈讨论与观点分享。
“高污染、高耗能”让废水排放量、化学需氧量位列前几名的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在制造美丽引导流行的同时,背负着沉重的负担,而绿色纺织带来的美好前景也有越来越多的案例可循。
在绍兴印染企业中,染费价格较高的也就每米4元左右。然而,位于滨海工业区的嘉业印染有限公司的染费价格却在每米6元以上,甚至高达8元,比同行高出1倍,且国内外客户源源不断而来。
探究其原因源于一张有“M&S”(玛莎百货集团)的认证书,这张证书是对其印染产品品质的最终肯定。在2014世界绿色设计论坛纺织服装分论坛上,主持人北京服装学院教授何颂飞以此为观点抛出绿色纺织的巨大商机。
中国服饰杂志总编辑李茗芳就行业发展的绿色需求提出了观点:“绿色发展、保护环境,已经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基本理念。但是对于纺织服装等传统行业来说,很多生产加工企业常被戴上‘高污染、高耗能的帽子,面对近年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我们深感这种发展态势已经突破了大自然的底线。‘十二五期间提出的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目标,使得纺织行业的工作压力很大。如何完成行业与国家的硬指标,推动行业向低碳、绿色和循环转型发展,必须要落实到见效果的行动中去。绿色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也成为品牌升级的标识,如果不走这条路,企业很可能就会走到尽头。”
“绿色设计是长远之计,但当下的中国消费者市场接受能力来讲,只有少部分人会为生态产品买单,高成本的产品并没有预期回报。同时,企业花几百万成本研发的新型概念产品,被同行以低价恶意抄袭直接在市场上出售,消费者也难辨真伪。”常州耀春格瑞纺织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李小春有感而谈,她希望从国际到国内能规范一些行业规则,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后顾之忧。
面对着21世纪,谁领有绿色制造品认证,谁就领有了进入国际市场的绿卡。
据全球有机纺织品标准大中华区代表韩颖介绍,全球有机纺织品认证标准简称GOTS,它要求纺织制造商以全球公认的标准来规范其有机纺织服装的生产,是实现纺织品标签协调化和透明化的一个重要措施。
“绿色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也成为品牌升级的标识,我们打算拿出一生的时间来研究莨绸,这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也是梁子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深圳市梁子时装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志华现场分享了莨绸这一传统材料的活化应用与时尚创新设计所带来的品牌独特效应和市场价值。
前景大好,绿色发展已经在路上,但在与市场结合的过程中仍然喜忧参半,趋势已然明朗,对于纺织服装企业来讲,能运用好科技、市场和消费意识,并打好“绿色”这张牌,将开启巨大的绿色产业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