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经济凭什么复苏?

2015-04-20 17:31马小娟
中外管理 2015年4期
关键词:外部环境德国经济

马小娟

德国企业并不崇尚寻求新的产业,而是积极探求现有产业与新思想、新技术的融合。

工业复苏,意味着德国经济开始逐渐回暖。

2015年3月12号,《德国今日观察》报道了来自不同权威机构对德国GDP的预计:2015年和2016年的德国GDP,保守的欧盟委员会预计分别为1.1%和1.8%;中立判断的德国联邦银行预计为1.5%和1.6%;来自经济研究学院的乐观预计是2%和1.6%。

与之前德国统计部2013年GDP增长0.1%、以及2014年增长1.5%的成绩相比,德国经济已经有了巨大改进。

数据显示,德国2015年1月份的工业产出延续早前的升势,已经连续五个月走高,进一步表明,欧元区最大经济体的复苏势头愈加强劲。

德国经济复苏的内因

据欧盟委员会、德国国民经济及经济发展趋势研究所分析认为,德国在过去一年的经济增长,来源于如下因素。

国内需求增长1.6%;个人消费支出增长1.2%;军备和建筑方面的投资带动分别为3.7%和3.3%;出口的拉动为0.4%;劳动力市场启稳走高,失业率降低0.9%,大力拉动了内需;而物价稳定、低通货膨胀、原油价格下跌等原因,使消费者相对可以支配的收入提高,购买力增强,进一步促进了消费的增长。

工业生产领域,产量和订单大量提高。其中,订单量和销售额的提高主要得益于海外市场。除了技术先进,产品质量可靠、有口碑、有固定的顾客群之外,欧元的贬值也提高了德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使得德国的出口形势比较乐观。

专注性不因产业波动而改变

据德国统计部报道,2014年德国产业的变化除了农林鱼业增长6%以外,其余的产业都平稳小幅增长。占整个德国经济结构26.9%的工业制造业仅有1%的提升,占整个德国经济结构68.6%的服务业和信息产业,仅有2%的提升。即使是在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房地产领域的变化也只增长1%,建筑领域有2.7%的增长率。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德国企业的坚持。不管其他行业短期如何获利,他们仍然坚信和保持自己最初的理念。

和中国企业不同的是,德国企业无论有怎样的外部环境,它们始终会坚持自己的产品方向,而不会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或用投机盈利的方式来获取最大利润。

在中国,很多企业一旦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就会进行多元投资,希望谋求利益最大化。这种做法本无可厚非,但这种类型的企业很难有核心技术,因为它们是以短期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德国企业也是以盈利为目标,但前提是它们把工业技术、科技创新当成首要条件,它们坚信最终能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根本,是必须要解决实际生产和销售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而不是人云亦云地被外界因素影响战略方向。

关注员工是德国创新的根本

在国民经济转好及企业利润增加的同时,德国大企业的雇员人数也有所增加。德国大企业的雇员人数2014年达到了470万,比2013年增加了1.4%。普通员工工资年增长率为3%。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待遇高出美国66%。特别重要的是德国企业对劳动者的持续培训,既提高了员工的技能,而且保证了就业,对提高就业率和人均实际收入水平贡献巨大。

德国人深知,只有创新才是可持续提高生产力的核心,因此德国的企业中,科技创新是一种普遍的做法,而不仅仅集中在高科技产业。德国并不崇尚大力寻求新的产业,而是积极探求现有产业和新思想、新技术融合,在现有基础上持续改进和创新,而这符合工业4.0的本质。管理

(本文作者系德国科隆商学院国际管理教授)

特约编辑:周颖

猜你喜欢
外部环境德国经济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国豹2号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乡愁情怀还是美梦难现:乡村民宿经营风险感知研究
论民国时期检察权行使的外部环境——以青岛刁复墀贪污案为例
战略人力资本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关系研究——外部环境的调节作用
中国企业外部环境新特点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