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文件传输系统

2015-04-20 18:21孙家滢张姜怡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11期

孙家滢 张姜怡

摘 要:本系统为无线文件传输系统,用红外发射二极管和红外接收二极管,定向传输音频信号,实现远距离的传输,保证信号的保真。同时可以保证信号的实时传输,延迟度不超过10s。通过中继站,可以将信号延长至4m以上的距离并且几乎不失真。该装置分为模拟和数字部分,模拟部分经过锁相环芯片进行调频,通过红外信道传输信号,接收端再通过一个锁相环芯片对模拟信号进行解调,经过滤波和放大完成音频传输。本系统用于定点定向传输,点对点的传输方式保证速度和带宽的同时也提高了安全性(第三方无从获取)。

关键词:编码解码;红外信道;模拟调制

1 系统方案

本系统主要由发射端模块、接收端模块、中继站模块、电源模块组成,下面分别论证这几个模块的选择。

1.1 通信方式的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模拟方式通信。利用模拟的方式进行通信,发射端由音频信号输入,利用741运放对信号进行放大;再利用调制芯片对信号进行调频处理;接收端由运放、解调芯片组成,对通过红外传来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解调和输出。该方案失真度低,但是抗干扰能力弱,在一定距离后噪声明显加大。

方案二:数字方式通信。通过FPGA对信号AD采样,采样频率为5K,将一个数据周期分成512份,根据AD采样值调节第127到第352个时间片段中‘1的出现个数从而改变占空比。另一方面,在缩小占空比的时候可以提高瞬间电流峰值,从而提高瞬间的红外传输距离,增强了传输效果。但是该方案需要经过门限判决,在这一过程中会发生门限的不准确,导致得到的信息丢失,传输效果差。同时该方法未经过调制,抗干扰能力弱,在高频段信号无法发射,低频段损失严重。并且由于该方法涉及到采样速率的问题,随着频率的升高,失真愈发严重。

方案三:模拟,数字双通道通信。红外二极管按照波段的划分分成很多种,典型值为940nm和850nm两种工作波段。两种波段在工作时互相不发生干扰或发生极小的干扰,所以可以基于波段的划分利用两路红外信道分别传输信息。综合以上三种方案,选择方案三。

1.2 调制方式的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幅度调制。对需要传递的信号进行幅度调制,即调幅,将音频信号加载在载波信号上,形成调幅波,传递出去,再通过解调形成原信号。但是方案一在解调方面会有很大的困难。在该通信系统中,载波频率与调制信号频率相差过小,不能使用常见的包络检波,相干解调法电路也实现复杂。

方案二:相位调制。载波的相位对其参考相位的偏离值随调制信号的瞬时值成比例变化。在实际的应用中很少使用调相值,它主要是用来作为得到调频的一种方法。

方案三:频率调制。对信号进行频率调制,根据信号幅值的大小让信号形成疏密不同的一列波,加载音频信号的信息,通过红外传递出去,并在接收端进行相应的解调。该方案信道利用率高,数据传输稳定,调制解调电路易于实现。综合以上三种方案,选择方案三。

1.3 温度控制的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用FPGA进行温度信息编辑和显示。但是限于FPGA的并行工作方式,在顺序逻辑方面尤其是在界面等显示方面有编程的困难。

方案二:单片机。单片机虽然速度达不到很高,但是在该方案中,对于温度的采集只需要達到5Hz即可,对于如此低的频率,单片机已经可以足够应付,并且由于单片机C语言的顺序执行的特性,所以在数据的显示,用户友好界面方面相较于FPGA有很大的优势。综合考虑采用单片机对温度进行采集、编码、传输,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显示。

2 系统理论分析与计算

2.1 发射端模块

发射模块包括音频信号放大,音频信号滤波,音频信号调制,温度数字信号的编码,温度数字信号的传输。

2.1.1 音频信号的放大

将音频信号经过同相运放进行预加重,放大部分的反馈被分离,产生的闭环电压增益随着输入频率增加稳定地上升,在最高音频时增益接近20dB。在频率超过音频范围时,放大部分限制闭环电压增益。该放大部分可以避免高频的不稳定性,也可避免可能被滤波器级消除的高频信号被放大器放大。

2.1.2 音频信号的滤波

发射端音频信号的滤波器是由放大IC构成的常规三阶型(每倍频程18dB)滤波器,此滤波器产生低于20kHz的全音频带宽,但不会明显损害输入信号质量。放大器的输出直接耦合到下一级。

2.1.3 音频信号的调制

经过锁相环,对输入的信号进行调频,并且输出至下一级红外发射二极管,使发射二极管产生与经过调制后的信号对应的红外信号,通过红外信道向外传输。

2.1.4 温度数字信号的编码

温度信号采用PCM编码,PCM(脉冲编码调制)是数字通信的编码方式之一。主要过程是将语音、图像等模拟信号每隔一定时间进行取样,使其离散化,同时将抽样值按分层单位四舍五入取整量化,同时将抽样值按一组二进制码来表示抽样脉冲的幅值。语音PCM的抽样频率为8kHz,每个量化样值对应一个8位二进制码,故语音数字编码信号的速率为8bits×8kHz=64kb/s。量化噪声随量化级数的增多和级差的缩小而减小。量化级数增多即样值个数增多,就要求更长的二进制编码。因此,量化噪声随二进制编码的位数增多而减小,即随数字编码信号的速率提高而减小。自然界中的声音非常复杂,波形极其复杂,通常我们采用的是脉冲代码调制编码,即PCM编码。PCM通过抽样、量化、编码三个步骤将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编码。

2.1.5 温度数字信号的传输

每隔一定时间间隔,给红外发射管一个高脉冲,为了提高传输距离,采用占空比压缩的方式来传输。红外发射管的平均功率很低,但是瞬时功率可以达到很高,利用高脉冲压缩时间,可以传输大功率信号。

2.2 接收端模块

接收端模块包括调制信号的检测,调制信号的预放大,调制信号的解调。

2.2.1 调制信号的检测

通过四个红外二极管并联组成检测器,同时使红外二极管保持在反相偏置连接,在黑暗的环境下只有很小的漏电电流产生。发射机的红外脉冲使二极管的漏电流增加,在它们的阴极产生负脉冲。

2.2.2 调制信号的预放大

使用晶体管作为低噪声放大器和缓冲器,通过负反馈,使电压增益比保持在较低的值(约为24dB),对灵敏度产生很大的改进。然后经过共射极晶体管进一步放大调制信号。

2.2.3 调制信号的解调

通过锁相环IC CD4046对信号解调。CD4046 是通用的CMOS锁相环集成电路。CD4046锁相的意义是相位同步的自动控制,功能是完成两个电信号相位同步的自动控制闭环系统叫做锁相环,简称PLL。广泛应用于广播通信、频率合成、自动控制及时钟同步等技术领域。锁相环主要有相位比较器、压控振荡器、低通滤波器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信号解调

2.3 中继站模块

2.3.1 调制信号的检测

与接收模块的信号检测相同,用红外接收二极管对红外信号进行检测。

2.3.2 调制信号的调理

将红外接收二极管接收到的信号经过放大和滤波后输出,再由相应的红外发射管发射,并使传递方向发生90°翻转,再传递两米到红外接收端。

3 电路与程序设计

3.1 电路的设计

3.1.1 系统总体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框图

3.1.2 发送端子系统框图与电路原理图

(1)前置放大器子系统电路。前端放大器用于给输入的信号起到一个放大作用,可通过电位器实现连续可调,能更好地控制输入信号。加入了调零电路,以免给后级带来直流偏置。(2)红外发射管电路。用三极管的开关状态来驱动红外二极管的工作。利用调制芯片,将输入的音频信号转化为调频信号,示波器显示为疏密变化的方波。

3.1.3 接收端子系统框图与电路原理图

(1)高倍放大器子系统电路(如图3所示)。该电路用于放大红外接收端收到的很弱的信号,该信号也可由多级三极管构成高倍放大。其中NE5532是高性能低噪声双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与很多标准运放相似,但它具有更好的噪聲性能,优良的输出驱动能力及相当高的小信号带宽,电源电压范围大等特点。因此很适合应用在高品质和专业音响设备、一起、控制电路及电话通道放大器。

图 3 高倍放大器

(2)红外接收模块。被分为放大、解调、功放三个部分组成,放大即放大接收到的小信号,(注:可采用上述集成运算放大器,也可采用三极管组成的多级放大器)。解调部分对前级放大的信号进行解调,功放部分实现功率的放大,用于带耳机或者音响等设备。

3.1.4 电源

电源由变压部分、滤波部分、稳压部分组成。为整个系统提供±5V或者±12V电压,确保电路的正常稳定工作。由LM317、LM337构成的可调电压电源。

3.2 程序的设计

3.2.1 程序功能描述与设计思路

(1)程序功能描述。DS18B20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信息,将信息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将该信号处理为8位信号,传递给FPGA,FPGA对信号进行编码,将信息通过红外发射出去,另一端的红外接收,并将信息传递给FPGA进行解码。显示部分通过128*64液晶屏幕显示温度信息。

(2)程序设计思路

3.2.2 程序流程图

(1)温度发送模块子程序流程图

(2)温度接收模块子程序流程图

4 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4.1 测试方案

4.1.1 硬件测试。(1)红外音频传输测试。在接收端通过功放进行放大输出,比较输入和输出的声音,凭借人耳判断失真度。(2)红外失真度。通过示波器检测输入和输出端的波形并进行比较,测量是否发生削顶等失真情况。(3)温度信息传输测试。通过在接收端进行1602液晶显示将温度在液晶屏上显示出来并与实际温度作比较,测试温度传输的准确性。

4.1.2 硬件软件联调。综合连接元器件,将所有元器件摆放好,接通信号源和电源,检测两侧的波形比较失真度,信息误码率,传输速率等信息。

4.2 测试条件与仪器

测试条件:检查多次,仿真电路和硬件电路必须与系统原理图完全相同,并且检查无误,硬件电路保证无虚焊。

测试仪器:高精度的数字毫伏表,模拟示波器,数字示波器,数字万用表,指针式万用表。

4.3 测试结果及分析

4.3.1 测试结果(数据)

通信距离测试

800Hz通信测试

当信号为800Hz时,4V正弦波,测量8欧姆电压有效值,性能优异。

4.3.2 测试分析与结论

根据上述测试数据,可知系统有很好的保真能力和通信能力,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信号传输能到达很远距离,没测过极限值,不过在四米处仍能清晰听到音乐,感觉不到有噪声。输入正弦波时,在远处(两米外),观察波形很稳定,而且噪声很小,不到10mv。

参考文献

[1]远坂俊昭.测量电子电路设计——滤波器篇[M].科学出版社,2006.

[2]谭博学,苗汇静.集成电路原理及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何斌.FPGA数字信号处理实现原理及方法[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黄智伟.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电路设计(第二版)[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1.

[5]黄智伟.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系统设计[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6](美)U.Meyer-Baese,著.数字信号处理的FPGA实现[M].刘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7]曹志刚.现代通信原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8]董在望.通信电路原理(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9]晏磊.基于FPGA曼彻斯特码数据传输系统的实现[D].郑州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10]沈睿,李驿华.曼彻斯特码编码与解码硬件实现[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

[11]陈浩琼,吴岳,牛文成.曼彻斯特码再生判决的电路实现和性能分析[D].南开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