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油企业为何大而不强?—致王玉普、王宜林、杨华三位董事长

2015-04-20 02:37文/秦
中国石油石化 2015年10期
关键词:跨国公司石油企业

○ 文/秦 献

我国石油企业为何大而不强?—致王玉普、王宜林、杨华三位董事长

○ 文/秦 献

编者按:我国的石油企业为何大而不强?有历史原因、理念桎梏,也有体制的缘故。在三大油企掌门人重新思考企业改革方向之际,我刊特刊发此文,希望新任掌门人读此逆耳忠言,更思励精图治。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石油工业发展体制改革提速,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成立国家石油公司,按照股份制企业模式进行改造。发展至今,国家石油公司取得了长足发展,股份制经营管理制度日渐完善。客观地讲,在现代企业制度的驱使和护航之下,国家石油公司虽有发展,但和跨国石油公司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目前在规模方面,国家石油公司已经具有一定的体量,例如中石油的上游油气储产量规模已经接近或超越国际大牌石油公司诸如埃克森美孚和壳牌等公司,中石化的炼油能力已经接近或超越埃克森美孚位居全球油气行业前列。规模上去了,绩效的相对竞争力却没有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近五年的表现看,国家石油公司的各项效率指标一直低于跨国公司,大而不强现象较为普遍。

大而不强的四个原因

国家石油公司大而不强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基本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表现在企业的经营行为对市场的变化不敏感,应急反应的能力缺乏,导致规模膨胀效益不佳。该现象的出现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传统的体量化经营思想根深蒂固,企业经营还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

虽为市场经营,但决策和执行很大程度上还是按照计划办事,而计划的制定往往同市场的需求脱节。举个例子,2014年我国的原油消费大约5亿吨,但我国的炼油能力却已经达到6亿吨,出现严重产能过剩,炼油开工负荷率只有70%不到。明明需求不足,为何还要不断上马新项目,值得深思!从微观角度解读,产能过剩与市场主体的非理性思维有很大关系,某种程度上是由企业家盲目大干快上的行为促成,其背后是扭曲的考核制度。就企业内部看,以计划完成情况定业绩的考核制度是导致这种行为的罪魁祸首之一。为了完成体量化的指标,企业经理人关心的是任务与计划的完成而不是效益。而当规模与效益出现矛盾的时候,需要有人为此担责的时候,会出现责任主体的虚位,这是现行企业管理制度的一个死结。

跨国公司在这一方面的表现就大有不同。面对效益下滑,跨国公司的股东经常直接对董事会和经理层施压并产生效果。比如,2013-2014年道达尔因为效益下滑导致股东不满,董事会因此承受巨大压力,以风险文化著称且不准备在低迷形势下削减投资的道达尔决策层最终妥协,在2015年的决策中便有了削减投资的计划。

历史包袱太重,使得企业负重前行。

2014年国内石油公司年报发布之后,国内外石油公司的人均业绩大幅差异很能解释这个问题。我国的石油公司“脱胎换骨”于传统意义上的国营企业。改制以来虽通过改革分流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减员,但目前的用工规模依然要远远大于跨国石油公司。目前五大跨国公司平均在10万人以内,国内中石油、中石化的用工规模要远远大于这个规模。队伍的庞大和低效使得国内公司的竞争力即使在产业总量实现超越的条件下也无法达到高水平。

跨国公司在人员管理方面要比国有企业灵活得多。比如在2014年油价下滑,石油行业形势普遍不好的形势下跨国公司纷纷裁员降薪以维持效益,而我们的国家石油公司根本做不到这一点。究其原因,是国有企业背负的社会责任与历史包袱所致。

缺少高效率的科研生产体系,缺少自己的特色与核心技术,应对经营颓势的能力缺乏。

纵观跨国石油公司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公司发展的过程一直伴随着技术进步和科研创新。厚重的科研积累使得跨国公司几乎个个身怀绝技。比如BP公司的地震成像技术、埃克森美孚和壳牌的深海油气勘探技术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打遍天下无敌手。新近爆出的壳牌收购BG公司曾让业界为之一振。壳牌之所以敢出手BG的深海油气资产,除了受结构调整与整合的目标驱使之外,手中拥有技术利器恐怕也是壳牌敢出手的重要保障。

反观国内石油公司,目前在特色关键技术的拥有方面还有所欠缺。目前国内公司的科研投入强度、科研投入规模与跨国石油公司已不相上下,各个公司科研机构也不少,有大量的科研人员和队伍,但科研产出效率并不高,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并不强。

主体地位缺失导致公司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普遍不足。

上世纪90年代我国石油公司便开始了“走出去”之旅,迄今已有数十载。至于“走出去”的效果,用不尽如人意形容毫不为过。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同样的环境,同样的风险,跨国公司却可以从中持续掘金,这个差距是实实在在的。有人将差距出现的原因归结为国内企业“走出去”较晚,好的资源都让国际大公司瓜分,加之中国企业刚开始没有经验导致。这些说法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没有抓住关键。如果国内石油公司海外经营可以有缓冲期的话,这个缓冲期也该结束了。迄今为止,中国石油公司走出去已有二十年历程了,还有必要有缓冲吗,永远长不大可不行。

其实真正的原因应该还在体制和观念存在短板,或者说就在于体制,因为观念一定程度上也是体制的产物。一开始“走出去”的时候,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重要理论依据。有了这个依据,企业只要能拿到资源,投资效益好不好都不重要,不同程度助长投资饥渴。回头看,这个思路还是有很大局限性的,我们对能源安全的理解过于狭隘。跨国公司的经营则没有这么多束缚和条条框框,他们的发展理念一直是服务股东,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决策要自由许多,应对风险能力也很强,一切以经济效益为导向。

解决之道:接轨国际

国内石油公司出现的这些问题必须要通过改革予以解决,改革的基本导向是与国际接轨,实现国家石油公司与跨国公司在经营模式上的形似且神似,避免今天的形似而神不似的尴尬局面继续延续下去。

如果说市场经济是浪潮,石油公司要成为一艘乘风破浪的巨轮,必须要有高效有动力的发动机,这个发动机便是体制机制。体制机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给企业松绑,还企业真正的市场主体地位,让公司对市场变化敏感起来,和国际公司的发展模式接轨,实现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发展和成长。综合石油行业发展现状以及跨国公司的发展趋势与动态,国家石油公司的体制机制改革需要解决好以下关键问题。

推进所有制改革,实现股权多元化。

目前国家石油公司的国有控股比例为70%~80%,国有经济比例过高,导致决策的市场成分不够,解决办法是可以考虑稀释国有股权,引入非国有经济成分,在确保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让更多的先进的非国有生产要素进入到石油公司,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得投资决策受到一定的约束不至于“恣意妄为”,以提高经营效率。在所有制改革的同时,要改革经营理念,借鉴跨国石油公司的管理经验,在企业规模与效益之间找到平衡点且保持动态调整,不过分强调规模化,更多强调以经济效益为核心。

紧抓科技创新主线不放松。

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开始了持续下跌,供需基本面因素成为影响和决定油价的主要力量,美国页岩气革命的兴起和持续使得世界油气生产中心西移,多极化消除了油价泡沫,加快了低油价时代来临步伐。国际石油公司的普遍做法是,越是在低油价时期越是重视科技创新。国家石油公司要实现跨越发展,与跨国公司并驾齐驱,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科技力量。科技是石油公司在低油价时期立于不败之地、确保投资回报水平的利器。

人员分流是必要的。

全球没有任何一家跨国石油公司的用工规模像中石油、中石化这么大。当前形势下,国家石油公司虽然不能像跨国公司那样大规模裁员,但是持续的人员分流是必要的,可以保持细水长流。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国家石油公司成为一流企业的目标就要受到拖累。当然,分流的同时还要充分借助市场力量,为分流人员创造就业机会,这一点同时需要借助社会之力,仅靠石油公司自身无法实现。

资产管理经营模式与国际接轨。

借鉴国际石油公司的发展经验,不断延伸发展舞台,继续走向海外是国家石油公司重要发展目标。五大跨国石油公司2014年的年报显示,尽管当前经济形势低迷,海外风险频发,但是跨国公司的主要利润源依然是海外而非本土,且近十几年来跨国公司海外资产分布比例有逐年增加趋势。对国家石油公司而言,在当前海外业务已有一定规模的发展基础上,可以参照跨国公司的做法,对现有资产进行动态处置和整合,有买有卖,而不是只买不卖(前提是买的资产要有价值)。国际石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便是根据形势需要进行资产的收购或剥离。埃克森美孚、壳牌、BP、雪佛龙、道达尔等公司每年都有资产购入和剥离,这一点应该成为今后国家石油公司在海外业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国际市场有风险,但走向海外的方向不能改变。但是在此过程中,需要与国际油公司模式接轨,做优做强的理念一定要坚持。

在经济形势低迷,油价低位运行以及全球经济运行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影响的环境下,石油公司只有具有敏锐的市场反应能力和科学的应对手段才有可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有可能在国际石油舞台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这需要企业尽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通过改革释放制度活力。

责任编辑:刘淑菊

znliushuju@163.com

石油石化企业也开网店了,居然派超人送来长城润滑油。 供图/CFP

猜你喜欢
跨国公司石油企业
石油石化展会
企业
企业
企业
以跨国公司为载体提升城市国际交往功能
奇妙的石油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谈跨国公司知识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跨国公司的品牌战略——文化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