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官友,曹向阳,苏少锋,胡英鹏,孙广东,高一帆,陈维瀚
(中建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绿 色产业园研究团队,北京100195)
新常态下,“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已被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随着我国对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煤炭、钢铁、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环保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进步,环境保护逐渐从单纯的废物末端治理扩展为防治污染与资源高效利用一体化的全过程控制模式。产业园的规划建设可以采用先进的综合技术或系统集成技术,大幅度减少污染甚至消除污染及其造成的损失,故产业园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建设美丽中国,中建实施全面进入创新业务领域的蓝海战略,关注“蓝色经济”兴起,并与“互联网+”结合,2014年9月中建提出了“中建绿色产业园”模式,对中建进入水务、环境保护(分布式能源、环境工程、固废资源化处理、土壤修复)、绿色建筑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建筑工业化)、临建标准化及产业化(模块化建筑)以及电子商务等业务板块的总体或部分项目集成,进行“顶层设计”,积极探索蓝海战略,加快转型,创新发展,实施“大环保”战略。
产业园,是某产业的聚集区或是技术的产业化项目,简而言之,是企业的孵化平台和走向产业化道路集中区域[1]。
International Greenindustry Union(国际绿色产业联合会)发表了声明:“如果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基于环保考虑,借助科技,以绿色生产机制力求在资源节约以及污染减少(节能减排)的产业,可称其为绿色产业。”
绿色产业园是绿色产业的一个聚集群落,是一种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利用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的,实现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中的产业聚集产业园[2]。
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核心理念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3R的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相统一[3]。
生态工业园是指通过物流或能流传递等方式把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模拟自然系统,在产业系统中建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循环途径,寻求物质闭环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4]。
静脉产业园是指建立以静脉产业为主导的生态工业园,通过静脉产业尽可能地把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模式,改造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经济模式,实现生活和工业垃圾变废为宝、循环利用[5]。
环保产业园是集中布局环保设备(产品)、资源综合利用、环境服务三大板块业务及其相关产业的专业性主题类产业园,也就是说环保产业园是这三类企业聚集的产业园[4]。
产业园是指以一个主导产业的企业群为核心,并聚集该主导产业群的上下游配套企业的工业园。从这个角度讲,产业园属于工业园的一种。工业园是指不特定产业的工业企业聚集而成的园区。
绿色产业园的宗旨在于通过新工艺和新技术在生产环节中运用,推进企业生产进入到无害化或者低害化的新领域;环保产业园主要是环保理念体现于产品和服务理念中,而绿色产业园则将环保理念推行于各项生产环节,达到企业生产的低能耗,低污染。
4.1.1 改造型
改造型产业园是对现已存在的工业企业通过适当的技术改造,在区域内成员间建立起废物、能量的交换关系。国内如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园,国外如美国恰塔努加(Chattanooga)生态工业园等等。
该类产业园建设的工作重点:要在不断充实、完善生态工业链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稳固的生态工业网;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审计,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等主要措施,进一步提高生态工业网络中各个环节质量。
4.1.2 虚拟型
虚拟型产业园并不不严格要求其成员在园区内,它通过建立计算机模型和数据库,在计算机上建立成员间的物料或能量联系。国内如三钢(集团)生态工业园,国外如美国Brownville生态工业园等等。
该类产业园在现实中通过供需合同加以实施,虚拟生态工业园可以省去建园所需的昂贵的购地费用,可以根据市场变化灵活选择合作伙伴,减少市场风险的冲击,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4.1.3 全新规划型
全新型产业园是在园区良好规划与设计的基础上,从无到有地进行开发建设,创建良好的基础设施,吸引具有“绿色制造技术”的企业入园,逐步构建产业链。国内如南福工业生态园,国外如美国Choctaw生态工业园等等。
该类产业园的建设投资较大,对园区成员的要求较高。其工作重点:抓好园区的整体规划工作,设计主要的工业链,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和提出最初的入园项目(包括工业项目,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
4.2.1 副产品交换型
该类产业园企业间通过产业链的结合,充分利用资源和废物,使废物排放量达到最小化,实现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的双重效果。丹麦卡伦堡式的工业共生体系是典型的以副产品交换产生的工业共生类型。
4.2.2 废物利用与集中处理型
该类产业园在利用企业废物的类别方面,形成了使用——生产——废物——再生——重复利用的模式。日本Kokubo生态工业园是电子类产品集聚的生态工业园、德国海德尔堡的Pfaffengrund工业区和瑞典的Landskrona工业园采用的也是这种模式。
4.3.1 自下而上式
该类产业园的建设处于企业的自发行为,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共同体。
日本的Kokubo生态工业园通过企业自下而上的推进,工业园建设形成了企业间自发到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过程。
4.3.2 自上而下式
该类产业园由政府通过规划,自上而下推进园区建设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直接利益相关者起到核心作用。生态工业园起步较晚的国家如泰国、菲律宾等多采用这种方式[6]。分类的方式,还有产业结构、产业链网等,在此不再枚举。
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首次提出“绿色化”,并与原来倡导的“新四化”并举,形成“五化协同推进”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为绿色产业园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节能环保产业是新兴产业,中建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央企”,中建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具备一定的资源优势。2013年5月14日中建股科字[2013]232号文,正式提出了“绿色中建”的发展战略。中建结合自身所具备的资质和进入节能环保的产业要求,2014年9月正式书面提出了“中建绿色产业园”模式[7],是中建由“大房建”“大地产”到“大环保”战略转型的又一次发展模式的飞跃。在保护生态环境和提倡生态文明已成共识的今天,把绿色纳入中建创新产业的基本纲领并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在央企中无疑处于领先位置。
中建绿色产业园作为园区发展建设切入点,是科学的选择。对于中建绿色产业园的规划设计、建设建造、运行维护,应该定位于“绿色产业园”,着眼于“蓝色产业园”,按 “花园式工厂”、“公园式园区”的要求,充分运用“互联网+”、“海绵城市”、“地下管廊”等新方法、新技术于整个产业园的全产业链、全过程中。同时,也要针对文化产业园、静脉类产业园、行业类产业园以及综合类产业园模式进行持续的关注。发展方向思考如下。
循环经济:以循环经济为理念,建立产业园自身的生态循环网络。
近零排放:依托于先进的工艺技术,在源头,生产过程保证绿色、低碳、环保,最终实现低排放、零污染。
生态工业:在产业园内部配套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形成园区内部的产业循环,使园区所获得效益的最大化。
互联网+: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产业园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中建绿色产业园要聚焦循环经济的“3R”原则,考虑构架的3个循环(园区内循环、城市中循环和社会大循环)层级。
中建绿色产业园要关注循环经济“产业环”运行的稳定性,考虑物质和能量循环的立体网状或双回路方式,要着眼“生态园”的未来发展,考虑“生态工业链网”的完整构建和稳定运行,不要只局限单独考虑经济效益或环境效益,应综合统筹考虑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4个方面。
中建绿色产业园合同环境服务商模式见图1。
图1 中建绿色产业园合同环境服务商模式示意
(1)产业园、绿色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态工业园、静脉产业园5个概念对应的核心理念分别产业、绿色、循环、生态、静脉;5者范畴依次减小,且前者均与后者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见图2)。
图2 绿色产业园与相关园区关系示意
(2)环保产业园(见图3)、静脉产业园2个概念对应的核心理念分别环保、静脉;2者范畴依次减小,也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图3 环保产业园内涵示意
(3)环保产业园与绿色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态工业园均存在交叉关系。
(1)国家层面:鼓励重点方向是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态工业园,两者有着较多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2)省市层面:关注更多的是循环经济产业园、环保产业园或静脉产业园,甚至是固废处理为主体的静脉产业。
(3)国家和省市存在差异,反映了一个固废、静脉、环保、循环、生态认知逐步提高和行动逐步深入的过程。
7.3.1 主要产业方向
(1)建筑工业化。中建海峡的(闽清)绿色建筑科技产业园:从2014年开始,正在探索建筑工业化为主要载体的绿色产业园。该产业园定位为海峡区域集绿色建筑技术开发、绿色建筑生产、建筑工业化、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等四大功能的中建海峡绿色建材生产供应基地、国家级绿色建筑科技产业化示范基地。
中建股份总部及各子企业:中建四局(与万科、筑博在东莞)、中建六局(已初步确定建设方案)、中建中交(预制构件厂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等等,在中建总公司节能环保产业、绿色建筑产业化战略指引下,均在积极探索建筑工业化及各种绿色产业园的模式……
故建筑工业化已成为了中建绿色产业园投入最大、推进最快的方向之一。
(2)绿色建筑。中建三局的(武汉)绿色建筑产业园:从2014年开始,正在探索绿色建筑四大产业群的综合性产业园;该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0亿元,占地面积1080亩,主要包含“五厂一中心”,致力于打造成为中南地区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产业园、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
(3)产城一体、低碳城。中建发展的(成都青羊)中建绿色低碳产业园:从2014年 开始,正在探索产业拉动城市发展的产城一体化、低碳城项目创新模式;该产业园结合青羊区建设发展及招商引资需要,进行投资建设和产业导入,打造绿色低碳产业园,对青羊绿舟总部经济产业园及其周边土地进行提档升级和综合开发,形成产业拉动城市发展的产城一体化、低碳城项目创新模式。
7.3.2 正在拓展的其他产业方向
(1)光伏农业。此类型产业园主要以光伏发电为主,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发,打造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创造品牌农业、科技农业、生态观光等。
(2)模块化建筑。此类型产业园主要以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环保、安全、成本低、质量高、交付快、可循环利用的模块化建筑建设服务为目标。
(3)合同环境综合服务。此类型产业园主要以环境服务为主要产业模式,可为现有存在的或未来即将建设的传统工业园、产业园提供土地置换、绿色改造、建设承包、合同环境服务等等。
中建绿色产业园应走绿色发展之路,坚持循环经济和近零排放2个基本原则,选择与建筑主业相关的科技产业化项目,建设低碳、环保、绿色、循环、生态的产业园,重点做好产业园的顶层设计,按3R原则,建设合理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网结构,保证产业之间较高的关联度,并考虑一定的弹性系数,并应注意防范“邻避”风险等。
中建应选择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市政水务、生态及环境工程、临建标准化及产业化、建筑工业化、电子商务及其他与建筑主业相关的科技产业。
中建应逐步培育合同环境综合服务能力,以水、土、气为服务对象,坚持“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的“三化联动”原则,按照“顶层设计、总体合作、多种模式组合、分项建设、分项运营”的原则,选择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市政水务、生态及环境工程、临建标准化及产业化、建筑工业化、电子商务及其他与建筑主业相关的科技产业等全部或部分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全产业链业务,聚焦绿色建筑全产业链相关项目和节能环保类特许经营项目,促进中建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对中建主业支撑或延伸,逐步建立起中建绿色产业园模式(见图4),形成协同效应,推动中建节能环保产业蓝海战略的实施。
图4 中建绿色产业园业务方向示意
[1]马歇尔,朱志泰,陈良壁(译).经济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
[2]International Green Industry Union(国际绿色产业联合会)声明[R].北京:,2007.
[3]程达军.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工业园模式[J].商业时代,2006(11).
[4]罗 宏,孟 伟,冉圣宏.生态工业园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5]王 军.静脉产业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
[6]深圳市前瞻商业资讯有限公司(前瞻产业研究院).2014~2018年中国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R].深圳:.
[7]中建发展企业手册(2014年交流版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