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涛 李志英* 于璨宁
(云南大学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昆明市文明街更新中传统建筑元素的传承
李 涛 李志英* 于璨宁
(云南大学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从传统建筑元素方面对昆明市文明街历史街区进行了研究,主要对街区结构与肌理、院落形制、建筑平面布局、街檐空间、建筑细部等传统元素进行了阐述,指出文明历史街区的更新应注重传统建筑元素的传承。
历史街区更新,传统建筑元素,传承
昆明,云南省省会,是中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昆明的建筑形式及发展表现出较强的独特性与典型性。其发展历程可分为如表1所示的三个时期。
表1 昆明市建筑形式的发展历程
文明街是昆明市现存仅有的、可以集中反映昆明的历史和文化的传统居住商业街区,同时也是昆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部分。文明街历史街区指昆明市盘龙区华山南路以南,正义路以西,景星街以北,五一路以东大约占地21 hm2的地域,占旧城面积的3%。
3.1 结构与肌理
Roger·Trancik在其1986年出版的《Searching for the Lost Space》一书中,提出了图底关系理论,而图底分析则是进行空间分析的基础。传统的历史街区中院落和街巷是互相存在的,这样的关系丰富了城市肌理,同时这样的街巷肌理也成为城市的特色的标识。
文明街片区现存大都是清末及民国时期重建的建筑,属于商业居住混合功能的街巷。同时在这个片区里的建筑比较密集,可活动的场地很少,形态却较规整,尺度变化不大,呈现出典型的“一颗印”院落形态。其建筑多朝向街道,这样一来,建筑和街巷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建筑空间也更富有节奏感,使得街巷不再单纯成为交通空间,更是人们相互交流的空间。
3.2 建筑的平面布局
通过对文明街片区建筑图底关系的呈现,我们可以发现:文明街片区的建筑院落属昆明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合院式建筑(“一颗印”“三坊一照壁”)。院落空间通过天井组织,但是却没有像“一颗印”一样明确的轴线,这是因为文明街片区的建筑要结合沿街巷的商铺进行设计,在进行空间分割的时候,为了保证每个空间都有较好的视线可达性,空间的设计比较自由,轴线不明确,房间的布置使得院落的重心感变得薄弱。
3.3 建筑院落的形式
文明街历史街区中的院落形式可分为两种(见图1),其一是店宅式,另外一种是合院式。其中店宅式的院落形式又可以分为前店后宅式和下店上宅式。
前店后宅式的院落一般都在临街的一面设计为商铺,吸引顾客的同时也可隔绝街巷的噪声;背对街的一面为住宅的部分。受用地的影响,下店上宅式的院落只能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功能的设计,其沿街的院落一般为单开间,这样多户连成一条街,创造出独有的街巷建筑界面。
3.4 街檐空间
一般来说,街檐空间的作用有:
1)遮风避雨;
2)摊位和进行买卖的空间;
3)屋内和屋外的过渡空间,可用于交流。而屋檐出挑的形式也有像单挑、双挑、三挑等多种样式,这样大大丰富了街檐空间的层次。
文明街历史街区中的屋顶都为坡屋顶,有悬山和硬山两种形式,屋檐出挑多是1.5 m~2 m,通常沿着街面的这面建筑都会设计二层的挑廊或挑檐,能为街区营造一个“灰空间”。
更新后的文明街历史街区的街檐空间感较差(见图2),首先因为街道尺度过于宽,檐道沿街长度又过窄,再者出檐的延伸不够,挑檐仅有1.5 m,这样的出挑只是形式上的视觉效果,实际中,人们在挑檐下行走的并不多,街檐空间的作用就被削弱了。同样由于街檐空间尺寸的限制和街区的商业化,文明街历史街区就完全成为了一个商业街区,街檐下的空间缺乏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景,同时也失去了传统街区的时代气息。挑檐也只起到装饰立面的效果。
因此,在进行历史街区更新中,应该让街檐空间符合街道宽度比列,并且有一定的连贯性,这样才能让街檐空间恢复其原有的作用,吸引人们在其空间中进行生活,使得文明街历史街区的街檐在视觉效果和实用性上都有一定的提升。
3.5 建筑细部
1)建筑材料。
文明街历史街区房屋建筑大多为毛石脚,土坯或夯土墙,木构架,瓦顶。但是在更新中大都使用现代的材料来代替这些传统的材料,同样可以达到传统民居的视觉效果。用钢筋混凝土做的楼地面和梁柱等;使用青色面砖和涂料来装饰墙体的外层;屋面采用钢筋混凝土作为承重结构,覆盖青瓦。虽然文明街历史街区在更新中整体采用了现代的建筑材料,和传统民居有着一定的偏差,但是整体上还是达到和营造出了传统民居的韵味。
2)建筑立面。
文明街历史街区的建筑多为两层,下层空间立面构成元素基本相同,为了和街区内的建筑风貌协调,同时和正义路的环境更加协调,在沿正义路这侧的建筑改造中,采用了很多传统建筑元素(见图3),表现在建筑形式、建筑材料和建筑色彩上。建筑形式上如青瓦的坡屋顶、硬山形式的马头墙、柱础、檐口形式。在建筑材料上,除了有法式明黄色的墙面和大量的青砖墙面外,还有部分使用了木制的墙面;壁柱的材料有黄色花岗岩和传统青砖;门窗则是用灰色的钢材料来达到传统建筑的效果。在建筑色彩方面,由于文明街历史街区经历了长时间的洗礼,街区的色彩整体呈现出一份凝重和沧桑的感觉,青砖、青瓦、暗红色和灰色等是街区的主要建筑色彩,反映出昆明人朴素的民俗民风和审美。
文明街历史街区的传统建筑元素及传承见表2。
表2 文明街历史街区的传统建筑元素及传承
建筑细部细部特征云南民居历史传承屋顶来源木房建筑间有风火山墙新建筑的风火山墙形式以硬山屋顶为主,且成排连片新建为硬山,中间加以中庭和平台材质木构为主砖石建筑细部暗门窗有木雕花细部砖石勾缝墙面来源木构民居传统中国民居门窗材质木构砖石建筑来源民居,镂空门窗实墙为主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关注城市历史街区更新的过程中,更多的关注起历史街区的传统建筑元素,它在新时代被赋予新的生命力,对传统建筑元素的传承和建筑文化的重构势在必行。同时也推动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也是对传统建筑艺术和建造工艺的精髓的传承。
[1] 蒋雪峰,杨大禹.“边缘建筑文化”影响下的传统建筑保护策略探析——以昆明正义坊商业街改造为例[J].南方建筑,2011(2):26-31.
[2] 唐黎洲,高 蕾,金浩萍.昆明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策略实践[J].有色金属设计,2010,37(1):42-49.
[3] 李 芳.建筑设计中传统建筑元素应用的探索与趋势[J].山西建筑,2013,39(11):3-5.
[4] 伊人菲.文殊坊历史街区保护中建筑要素的类型学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8):110-112.
[5] 聂 真,曹 珂.历史街区构成要素的类型学思考[J].山西建筑,2008,34(29):51-52.
On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elements in renewal of Wenming Street in Kunming
Li Tao Li Zhiying* Yu Canning
(UrbanConstructionandAdministrationCollege,YunnanUniversity,Kunming650091,China)
The paper researches the historical blocks of Wenming Street in Kunm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elements, illustrates the elements from the block structure and texture, yard forms, architectural plane allocation, street eaves space, and architectural details, and points out the renewal of the historical blocks should focus on the inheritance of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elements.
renewal of historical block,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elements, inheritance
1009-6825(2015)16-0004-03
2015-03-25
李 涛(1988- ),男,在读硕士; 于璨宁(1989- ),女,在读硕士
李志英(1975- ),女,副教授
TU-8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