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佩纯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机体经历创伤性应激事件后发生的持续存在特异性症状群[1]。相关文献[2-3]提及我国烧伤人数大于2000万人/年,烧伤出现形象受损、肢体功能障碍等不仅导致患者生理疼痛、不适应和心理上自卑、抑郁等心理应激性障碍,严重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异常。心理干预可能通过改善伤残接受度、心理弹性和负面情绪等途径降低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但关于此类报道研究甚少,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急诊深度烧伤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全部患者符合深度烧伤的诊断标准[4],年龄≥18岁,Ⅱ度烧伤面积>10%,Ⅲ度烧伤面积>5%,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意识障碍,认知功能异常,合并吸入性损伤,合并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64例,男50例,女14例,平均年龄(39.56±5.04)岁,Ⅱ度烧伤面积(46.31±4.15)%,Ⅲ度烧伤面积(21.04±2.14)%,烧伤原因:热液烧伤42例,火焰烧伤13例,化学烧伤9例,文化程度:初中49例,高中及其以上15例;对照组:62例,男50例,女12例,平均年龄(38.44±5.14)岁,Ⅱ度烧伤面积(45.97±4.07)%,Ⅲ度烧伤面积(21.17±2.08)%,烧伤原因:热液烧伤41例,火焰烧伤12例,化学烧伤9例,文化程度:初中50例,高中及其以上1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烧伤原因、烧伤面积和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具体包括:入院指导,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创面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由专业心理医师协助实施,共四个阶段,每周1次,每次1 h,共4周,第一阶段为心理诊断,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心理医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辅助患者缓解烧伤时恐怖心理,寻找烧伤后抑郁焦虑等负面心理的根源,协助患者解决最希望解决的问题;第二阶段为领悟,了解深度烧伤患者心理变化特点,详细讲解负面心理危害性、负面心理造成的消极行为及其症状,采用理性观点使患者有效克制负面心理与表现,寻找内在根源并采用乐观积极态度面对,解决导致负面心理的问题;对于部分难以缓解负面心理者应适当采用催眠疗法,有效放松心理,缓解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第三阶段为沟通,了解患者深度烧伤期间出现的心理阴影及其对生活失望程度,针对错误观点实施强化攻克;第四阶段为再教育,养成理想观念,主动纠正消极观念,自我强化后续治疗的重要性,积极配合临床治疗,积极引导患者家属关心、帮助和支持作用,强化患者及其家属的思想工作,对患者提供有效的经济、社会和心理支持,同时辅助音乐疗法,以缓解紧张、焦虑和抑郁心理。
1.3 观察指标
1.3.1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检查量表 由17个条目组成,其中5个再体验条目,7个回避、麻木条目和5个警觉性增高条目,采用5级评分方法,总分17~37分提示无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38分提示具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可作为PTSD诊断标准[5]。
1.3.2 伤残接受度量表 采用5级评分方法,97~128分提示伤残接受度高,65~96分提示伤残接受度中等,32~64分提示伤残接受度低,总分越高提示伤残接受度越高;心理弹性评分采用5级评分方法,总分越高提示心理弹性越佳[6]。1.3.3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总分20~80分,分值越高,症状越重[7-8]。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PTSD评分比较 观察组PTSD 19例(29.69%),而对照组PTSD 32例(51.6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4.51,P<0.05),观察组再体验评分,回避、麻木评分,警觉性增高评分和PTSD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PTSD评分比较(±s) 分
表1 两组PTSD评分比较(±s) 分
组别 再体验 回避、麻木 警觉性增高 PTSD总分观察组(n=64)13.05±2.05 14.31±3.04 12.04±2.18 39.40±3.64对照组(n=62)17.96±3.15 19.89±4.61 18.09±3.24 55.94±4.58 t值 2.61 2.71 3.05 4.22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伤残接受度、心理弹性评分比较 观察组伤残接受度评分和心理弹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伤残接受度、心理弹性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伤残接受度、心理弹性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伤残接受度 心理弹性观察组(n=64)99.87±13.52 81.41±11.25对照组(n=62)61.87±10.25 48.79±10.32 t值 3.69 4.05 P值 <0.05 <0.05
2.3 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 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s) 分
表3 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s) 分
组别 SAS评分 SDS评分观察组(n=64)41.25±5.24 40.38±5.14对照组(n=62)51.39±6.04 49.67±6.08 t值 3.69 3.41 P值 <0.05 <0.05
PTSD是指个体经创伤应激性事件后出现对创伤事件再体验、麻木、回避和警觉性增高状态。相关文献报道显示,手术、恶性肿瘤、交通意外伤等临床不良事件均可导致PTSD。深度烧伤患者发生PTSD的主要原因有反复性疼痛体验,瘢痕增生容貌改变导致的自我形象受损,长期康复导致自卑、焦虑和抑郁等心理负担,肢体功能障碍等[9-11]。严重性疼痛创伤导致身持续心应激状态,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深度烧伤并发PTSD率为40.48%(51/126),与相关研究报道约46.12%烧伤合并PTSD结果与相一致[12]。伤残接受度对伤残导致负面影响程度具有预测价值,心理弹性是对逆境的个体积极应程度的评估指标[13]。烧伤患者对自身伤残接受度和心理弹性水平差异有效反映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生及其程度,为制定有效心理护理干预方案提供指导意义。但关于心理干预对急诊深度烧伤患者PTSD发生情况的影响研究罕见。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心理干预患者PTSD发生率明显降低,PTSD评分均明显降低。PTSD评分通过再体验,回避、麻木,警觉性增高等方面系统性评估PTSD程度,其中PTSD评分越高,PTSD程度越严重。烧伤患者导致皮肤瘢痕增生,畸形等不良刺激容易使患者无法面对痛苦时间,且持续性剧烈疼痛应激导致患者容易出现再体验症状,因此,护理人员应早期筛选PTSD并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对策,提高自我效能感,树立乐观、自信的心理以战胜疾病,必要时辅助物理、音乐疗法和药物以降低疼痛性应激反应[14]。另一方面,伤残接受度由价值范围的扩大、对身体形态的从属性、对伤残影响的包容和对比价值向固有价值转变共四个维度32个条目组成,心理弹性由坚韧、自强、乐观三个维度25条项目组成,分值越高,提示伤残接受度或心理弹性越好[15]。因此,联合心理干预患者自我焦虑评分和自我抑郁评分均明显改善,伤残接受度和心理弹性均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急诊深度烧伤患者PTSD率,改善PTSD程度及其焦虑抑郁情绪,同时辅助患者早期接受伤残,提高自我战胜疾病的信心。
[1] 李向荣,王正英,李英姿,等.术前心理护理对术中知晓相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防治作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6):1456-1458.
[2] 梁瑞媚,范淑群,江丽娇,等.儿童青少年癌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与生活质量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6):8-11.
[3] 吕淑云,徐向东,夏叶玲,等.突发性群体事件伤员安全感与心理状况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4,31(1):40-42.
[4]夏哲远,孔悦,殷婷婷,等.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及心理弹性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9):1035-1039.
[5] 徐向东,吕淑云,张莉,等.突发群体事件后社区居民创伤后应激障碍及抑郁症的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4):241-247.
[6]张立群.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干预体会[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12(4):92-93.
[7] 罗芳,胡锐,李厚成,等.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探讨[J].海军医学杂志,2014,14(2):133-134.
[8] 曹春艳,辛哲,李艳,等.癌症所致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4,16(2):200-201.
[9] 姚志涛,王茂,买买提吐逊·吐尔地,等.颌面外科医护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潜在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4,36(2):206-208.
[10] 孙涛,刘彬,黄盖,等.脑肿瘤患者家庭关怀度与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4,21(40):32-33.
[11] 孟玲,杨永强,迟瑞,等.早期心理干预预防交通事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效果[J].武警医学,2014,25(3):307-308.
[12] 王孟成,任芬,吴艳,等.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潜类别结构分析[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4,23(9):836-838.
[13] 陈孜,申敏,李彦章,等.创伤后应激障碍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4,23(2):152-155.
[14] 赵桂君,刘明莹,郭淑颖,等.电针百会-大椎穴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4,14(5):31-33.
[15] 邹敏,王红萍,王会莲,等.急诊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9):1107-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