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妇行介入性产前诊断临床护理研究

2015-04-19 09:11任密生李丽张秀娟戎会娟张兰芝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21期
关键词:介入性初产妇产妇

任密生 李丽 张秀娟 戎会娟 张兰芝

介入性产前诊断属于一种侵袭性操作,其引导装置为经过特殊处理超声装备,并用细针直达孕妇宫腔进行相关检查的方法[1-2]。介入性产前诊断存在一定的风险,往往会给孕妇及其家属带来焦虑及恐惧等负面情绪,影响检查的顺利进行[3-4]。为可有效地改善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检查产妇的负面情绪,本科总结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其中,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就诊于本科拟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检查的21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妇,且经超声检查明确妊娠。所有产妇均于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5例。对照组105例初产妇中,年龄21~33岁,平均(27.51±3.18)岁;孕期19~24周,平均(21.67±2.36)周。观察组105例初产妇中,年龄22~34岁,平均(27.61±3.22)岁;孕期20~25周,平均(21.26±2.13)周。两组初产妇的年龄及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孕妇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在其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前对其解释操作存在的风险以及实施该项操作的目的等简单常规护患交流工作。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对孕妇实施包括操作前健康宣教和术后回访等一系列全方位的人性化护理措施。其包括术前健康宣教及心理辅导、术中舒适护理及术后护理回访三方面。

1.2.1 术前健康宣教及心理辅导 其中健康宣教为护理过程中由专门的护理人员于初产妇就诊时,对初产妇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并建立健全初产妇相关的介入性产前诊断档案,判断其是否符合介入性产前诊断适应证。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宣教内容包括:产前检查相关知识、检查方法及检查注意事项。讲解内容包括:对初产妇及其家属解释拟行手术的名称,手术操作的大致情况,需要初产妇配合的方面等,并积极指导初产妇进行积极的术前准备、术前检查。心理辅导则需对初产妇的家族遗传疾病史、结婚年龄、怀孕周期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同时与初产妇及其家属进行积极的言语沟通,通过有效的言语沟通,对初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正确的评估,以了解其所存在的负面情绪,并通过言语沟通对初产妇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在取得初产妇及其家属信任的同时,也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负面情绪。

1.2.2 术中舒适护理 术中舒适护理指初产妇在接受检查时,通过调节检查室温度、湿度及体位等措施,以使初产妇处于舒适状态。首先在初产妇接受检查前,将穿刺操作间的温度保持在21~26 ℃,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以使得患者处于温度及湿度舒适的状态。同时在检查前认真核对操作器械及特殊药品,以方便检查操作。此外,在产妇进入穿刺室时,主动向初产妇介绍此时所处的穿刺室环境,仔细询问初产妇的一些需求并在不影响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及时予以满足,向初产妇介绍并解释穿刺室各项护理操作的目的,争取取得初产妇良好的合作,在沟通中注意语言亲切,态度温和,取得初产妇的理解与配合。同时在患者接受检查时,尽量在不影响穿刺手术操作的前提下,减少对初产妇身体的暴露,且在接受检查时,不与产妇进行交谈和手术无关的话题。并在穿刺结束后,由专人护送初产妇进入观察室。

1.2.3 术后护理回访 术后护理回访指专人护理人员于患者接受检查后,对患者进行护理回访。在初产妇进入观察室后,护理人员通过亲切的语言与初产妇进行沟通,以了解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有无不满意或者需要改进的护理环节,有无合理化意见和建议等,并进行积极改正。在术后回访中,与患者或家属真诚地交流和沟通,措词得当,并向其介绍手术的大致情况,以及对初产妇进行胎心、血压、脉搏方面的监测。

1.3 观察指标 将HAMA评分、HR、SBP、DBP、R及SpO2作为观察指标,对两组的检查情况进行分析。分别于产妇入组时、进入穿刺前及穿刺检查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焦虑评分,评分表应用HAMD评分表,对比入组时、穿刺前及穿刺检查结束后两组的HAMD评分情况,HAMD评分以分数越高焦虑情况越严重。同时于初产妇入组时及接受检查结束后对患者的HR、SBP、DBP、R及SpO2进行记录并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HAMA评分比较 两组入组时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初产妇穿刺前及穿刺检查后的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HAMA评分比较(±s) 分

表1 两组HAMA评分比较(±s) 分

组别 入组时 穿刺前 穿刺检查后对照组(n=105)23.66±6.26 26.16±5.03 20.31±5.13观察组(n=105)22.67±5.51 23.15±5.66 18.12±5.36 t值 1.216 4.073 3.024 P值 0.225 0.000 0.003

2.2 两组生命体征比较 两组入组时的HR、SBP、DBP、R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检查结束时观察组的HR、SBP及DB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R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命体征比较(±s)

表2 两组生命体征比较(±s)

*与入组时比较,P<0.05

入组时 检查结束时 入组时 检查结束时 入组时 检查结束时 入组时 检查结束时 入组时 检查结束时对照组(n=105) 67.89±2.31 77.19±5.32*110.12±4.94 120.12±2.91*75.23±6.17 84.13±4.91*19.12±1.35 19.23±1.16 97.12±1.77 98.23±1.12组别 HR 次/min SBP mm Hg DBP mm Hg R 次/min SpO2 %观察组(n=105) 67.99±3.41 74.32±1.32*111.02±4.29 110.32±2.62 75.13±5.19 80.33±2.82*19.03±1.02 19.31±1.27 97.29±1.67 98.12±1.26 t值 -0.248 5.365 -1.409 25.694 0.120 6.887 -0.248 0.477 -716 0.669 P值 0.401 0.000 0.080 0.000 0.451 0.000 0.401 0.634 0.475 0.505

3 讨论

因初产妇者其生育经验缺乏,心理依赖与心心理负担明显较经产妇重,故在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时更易产生紧张、不安、焦虑及担忧等负面情绪,对介入性产前诊断的操作成功率也可产生一定的影响[5-6]。故为可顺利地进行产前介入性诊断,本科将个性化护理应用于接受产前介入性检查的产妇中,结果显示:两组入组时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穿刺前及穿刺检查后的HAMA评分分别为(23.15±5.66)分及(18.12±5.36)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16±5.03)分及(20.31±5.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接受介入性检查前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未见统计学差异,而在接受介入性检查穿刺前,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均得到一定的提高,但观察组升高明显低于观察组,同时在接受穿刺检查后,观察组HAMA评分同样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可能为观察组在接受介入性检查前所给予个性化护理所致,在个性化护理中,患者在接受检查前,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可通过有效的心理辅导,使患者对于介入性检查有着明确的心理准备,故可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此外,本研究中,对两组的接受检查前后的生命体征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组入组时的HR、SBP、DBP、R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检查结束时观察组的HR、SBP及DBP分别为(74.32±1.32)次/min、(110.32±2.62)mm Hg及(80.33±2.82)mm 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7.19±5.32)次/min、(120.12±2.91)mm Hg及(84.13±4.91)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R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个性化护理能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紧张等负面情绪,促进穿刺术操作的成功[7-8]。个性化护理除了在术前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后,在术中给予有效的舒适护理,通过舒适护理,使接受检查者处于放松状态,有效地降低了介入性检查操作时所给患者带来的紧张情绪。

传统意义上的介入性产前诊断护理工作,其主要为协助操作医生完成穿刺术,但与产妇的沟通较少[9-10]。但是目前研究显示,有效的护患沟通,不仅可保证患者检查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术后的康复[11-12]。个性化护理中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三方面。其中术前主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在多种疾病的护理中,均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3-14]。而本研究中,护理人员针对初产妇对介入性产前诊断的操作风险及术中并发症等情况的担心,进行有效的解释,使产妇对手术有一定的了解,以降低产妇的心理负担[15]。术中护理则针对患者进入穿刺室时所产生的负面情绪进行护理。护理人员通过主动地向产妇介绍穿刺室的环境,并满足产妇的需求,以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产妇的心理负担,争取取得初产妇良好的合作,同时减少患者身体暴露,不仅可达到一定的保暖效果,也是对产妇的隐私及尊严的维护,并可避免产妇产生被忽略的感觉。同时穿刺后的护理也可达到缓解产妇心理负担的作用,通过术后回访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可提出进一步的护理改进方案,以进一步提高护理效果。本研究中所应用的个性化护理是基于舒适护理的全新理念,在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全部过程中,对其实施全方位护理的护理方法[16]。

个性化护理虽然可有效地缓解初产妇的负面情绪,促进手术操作成功,但其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其需要护理人员良好的医学专业技术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基础,同时更需要具有良好的护患之间的沟通技巧。有效的语言沟通是一门工作艺术,高效率的沟通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以相对积极的态度配合手术治疗,这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康复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穿刺室护理人员通过系统的医学专业技术、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获得初产妇及其家属的信赖,从而帮助初产妇及其家属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穿刺术,从而促进穿刺术操作成功[17-18]。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可有效地缓解初产妇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负面情绪,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产妇在接受检查时的生命体征,故可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临床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检查的初产妇的检查中。

[1]黄雪凌,周惠欢.介入性产前诊断孕妇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8):1361.

[2]王丽琼,王新,张绍菱,等.两种侵入性产前诊断技术的评估及染色体核型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8(4):400-404.

[3]黄淑晖,刘淮.侵入性产前诊断技术[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12):960-963.

[4]徐两蒲,范向群,郑琳,等.孕早、中期血清标志物筛查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临床应用与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3):3593-3595.

[5]蒋彦,杨芳华,邓新娥,等.介入性产前诊断2877例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2,20(9):70-71,104.

[6]邱洁,杨晓华,方虹,等.产前筛查、诊断“一站式服务模式”实施过程中影响因素与对策的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3,21(5):94-97.

[7]侯志彦.介入性产前诊断196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9):707.

[8]吴春翠,欧惠娴,纪妍.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羊水穿刺孕妇实施健康教育[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160-161,165.

[9]孙桂君.关于妇产科护理技术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9):334-335.

[10]周翠平,祖桂花,李素青,等.经母腹羊膜腔穿刺术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3):61-62.

[11]刘晓玲,于静,刘红梅.超声引导下经腹脐静脉穿刺术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1,32(6):1204-1205.

[12]李美娜,王阳,宋萍,等.5例B超引导下双胎妊娠羊膜腔穿刺术的护理配合及体会[J].吉林医学,2014,35(24):5523-5524.

[13]陈时爱.完善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6):65-66.

[14]李靖,郭风先,耿小平.妇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9(6):53-54.

[15]欧水英,温素芬,康颖旎.对介入性产前诊断孕妇实施全方位护理的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4):3733-3734.

[16]侯志彦.介入性产前诊断技术在高危孕妇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3,53(25):86-87.

[17]方慧琴,丛林,叶四云,等.介入性产前诊断技术实施中的心理护理体会[J].安徽医学,2008,29(6):651-652.

[18]谢建英,张卫华.孕中期超声引导下经腹胎儿脐静脉穿刺术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8):858-859.

猜你喜欢
介入性初产妇产妇
分析经导管介入性治疗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优质护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护理效果分析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介入性超声医学影像在临床中的应用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