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烨澎
胫骨骨折是常见的腿部骨折位置,约有近10%胫骨骨折发生在远端,该处骨折常见原因为高空坠落或交通事故[1]。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该处骨折的临床发病率呈现出增长趋势[2]。胫骨远端解剖结构较复杂,经受创伤时通常会同时伴有软组织损伤。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所形成手术创口较大,而该处血运不佳,术后愈合能力较差,容易出现不良愈合而影响其肢体功能的恢复[3]。如何在保障复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损伤、促进愈合康复,成为该病临床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笔者对本院部分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使用L型解剖板经踝前切口实施微创治疗,对比传统术式观察其临床效果,以作参考,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41.38±7.25)岁,受伤到治疗时间平均(7.59±2.13)d;另选取2011年之前收治的21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42.61±6.39)岁,受伤到治疗时间平均(7.31±2.44)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病例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以及影像学等辅助检查均确诊为胫骨远端骨折,且均为单侧的闭合性新鲜骨折,受伤至开展手术时间不超过12 d;术前检查骨折部位不伴有神经及血管损伤;入组前了解手术内容,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开放性、粉碎性胫骨远端骨折或病理性骨折患者,伴有颅脑损伤等威胁生命的创伤而需要优先抢救或同时开展手术患者,合并有较严重的糖尿病、高血压等内科基础疾病患者。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使用L型解剖板经踝前横切口进行微创治疗,患者呈仰卧位,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及常规消毒、铺巾,在踝关节的前方做横行切口与踝穴相平行,切开皮肤、伸肌支持带等组织将胫骨远端的内、外侧暴露,注意避开神经与血管;视骨折情况将踝关节前关节囊切开,将主要的骨折块解剖复位并使用克氏钉做临时的固定;将L型解剖板沿皮下隧道置入,并通过C型臂X线观察、调整其位置;而后将干骺端的骨折间接复位,在皮外对照适宜的接骨板,通过近端皮肤切口送入;置钉遵循AO原理,并利用X线透视观察置钉是否能够理想复位骨折端,复位满意后逐层缝合。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进行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疗效情况,通过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标准(共包括7个维度,满分100分,0~80分差、81~90分为可、91~95分为良、96~100分为优[4])对疗效进行评估,同时记录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骨性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术后疗效评估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骨性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临床疗效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临床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临床指标对比(±s)
组别 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切口愈合时间(d)骨性愈合时间(d)住院时间(d)观察组(n=20)102.65±24.18 67.26±10.15 6.73±1.36 7.61±1.28 12.95±3.38对照组(n=21)177.34±31.52 72.58±8.23 9.28±2.54 10.26±2.31 16.34±4.25 t值 8.482 1.848 3.978 4.511 2.818 P值 0.001 0.072 0.003 0.001 0.005
胫骨远端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通常指骨折处于胫骨远端关节面距离在6 cm以内,通常由于高能、高速等暴力因素冲击使得旋转性、轴向的力量创伤胫骨远端所致[5]。此处骨折由于其关节面紧邻踝关节,骨折端稳定性极差,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治疗难度较高。且胫骨远端的解剖结构较为复杂,软组织覆盖少、血运差,在骨折时又多会伴随软组织的损伤,因此对手术复位固定治疗的预后也有不利影响[6]。
胫骨远端骨折临床上具有较多的复位固定治疗术式,但以往主要为切开复位内固定,也有部分选择使用外固定支架,但外固定支架容易影响到踝关节功能,且固定时间长容易感染。相关研究显示,以往传统的由前内侧做切口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其切口处术后开裂、感染的可能性可超过50%,且由于感染而存有较多的术后并发症,甚至可导致骨折端坏死需要截肢等严重后果[7]。而传统的接骨板固定也常有报道由于其不能与胫骨良好的贴服而导致复位不良或关节面丢失,严重地降低了临床疗效与术后运动功能恢复[8]。
L型解剖板在胫骨远端骨折固定治疗中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形状与胫骨远端解剖特点相适应,可以直接置入进行固定而无需塑性,有效地避免了传统接骨板与骨折处不贴合且反复的弯折而导致的金属强度降低、断裂等缺陷,亦可以缩短手术时间[9]。本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这与L型解剖板引入本院临床时间较短,技术不熟练增长手术时间有关,随着经验逐渐积累,会逐渐缩短手术时间。同时这种L型解剖板安置在胫骨远端的前外侧能够被软组织良好覆盖,而避免钢板外联并能将内踝结构隐蔽起来,显著地降低了术中、术后的损伤与风险[10]。
随着微创理念逐渐被临床外科接受、普及,手术术式及方案亦逐渐体现出微创概念,而逐渐在避免传统大切口的诸多弊端。实施踝前横向微创小切口,相比传统切口可以明显缩短其长度,减少了对皮肤及其血供的损伤与影响,有效地改善术后创伤区软组织感染、坏死等相关并发症,尤其适用于常伴有软组织损伤的胫骨远端骨折[11-12]。虽然在皮下深层仍然要对涉及到的肌腱、神经等结构进行纵向分离,但皮肤横向切口可以减少缝合张力,尤其切口长度缩小后可以有效地加强对皮下软组织、内置物的覆盖,术后切口容易愈合且能减少皮肤坏死,亦能够改善术后踝关节的跖屈能力。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疗效评估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骨性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使用L型解剖板经踝前横切口进行微创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相比传统切开复位治疗,对患者机体创伤小,术后更容易愈合康复,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具有理想的临床应用价值。
[1] 李健伟,陈能,栗志辉,等.L型解剖板踝前横切口微创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4,16(5):457-459.
[2] 李国胜,胡永成.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新鲜胫骨远端骨折32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13):2454-2457.
[3] 王建,张娜,彭忠,等.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解剖锁定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13,16(6):700-701,705.
[4] 余作冲,张康乐,尹望平,等.经皮微创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2010,17(1):94-95.
[5] 陈庆泉,张志宏,王万明,等.经皮微创内外侧解剖锁定板在胫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14):1295-1298.
[6] 颜炳成.采用MIPPO技术不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2,16(3):200-202.
[7] 唐克平.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结合微创钢板固定技术治疗未波及关节面胫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J].中医学报,2013,28(9):1293-1294.
[8] 佘亚峰,佘浩,鲍益中,等.解剖型锁定钛板结合微创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26例效果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10):979-980.
[9] 肖志林,周明昌,冯经旺,等.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与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4,16(1):91-92.
[10] 许义斌,陈泽林,齐小波,等.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结合微创钢板固定技术治疗未波及关节面胫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5(9):1-2.
[11] 曾荣铭,洪加源,林达生,等.后内侧解剖钢板微创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解剖学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2,30(1):29-32.
[12] 尹科,宁建君,席雅文,等.L型解剖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4,42(5):506-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