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言可信吗

2015-04-19 08:48:34白正阳祁子鑫
汽车与驾驶维修(汽车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正阳后视镜盲区

■文:白正阳 图:祁子鑫

网络传言可信吗

■文:白正阳 图:祁子鑫

最近网上流传一段关于如何“正确”调节后视镜的方法,可谓是推翻了我们以往的方法,并且据说按照文章中的方法进行调节的话,可以完全避免盲区的出现,真的是这样吗?

验证之前,我们先来重温一下网上的观点。按照网上的说法,我们之前所采用的调节方法(既左右后视镜视野中呈现1/3自己的车身,2/3显示车身两侧的视野),会与内后视镜中的景象有一大部分是重叠的,同时存在着大量的盲区。网上的调节方法则为:1.调左侧,把头贴近左侧车窗,将左后视镜向左外展,直到在镜中看不到自己的车身左侧,停止调节;2.调右侧,把头挪到车内中央区域(前排座椅之间),将右侧后视镜向外展,直到在镜中看不到自己的车身右侧,停止调节。据说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内外后视镜的利用率,并减少视野盲区。

为了增加可信度,我们分别找来了三辆不同类型(两厢轿车、三厢轿车、城市SUV)的汽车按照网上的教程进行了试验。然而在调节的过程中发现,某些车的后视镜调节范围根本达不到教程中所说的程度,遗憾“退赛”。另外两辆车调节好之后,确实完全颠覆了我们以往的使用习惯。通过外后视镜和内后视镜的结合,发现只有当其它车辆在自己车辆较为靠后的位置时,才能够同时出现在内、外后视镜中,而如果其它车辆在自己车辆的侧面时(此时在内后视镜中看不到他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盲区),的确能够在外后视镜中看到一部分他车,减少或避免了一部分盲区。

简而言之,以上的做法其实就是通过向外扩展后视镜来避免盲区的出现,但仔细推敲之下,会发现此举却又造成了另外一种盲区:那就是贴近车身侧面的一些画面,比如倒车时需要参照的车身侧面、并线时必须依靠的前后车距离等等。尤其是在倒车时,如果不参照车身侧面,根本无法确定车辆与障碍物的距离。换言之,汽车设计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它的所有设计都是由工程师们经过大量的试验、考证得出的解决方案,如果仅凭简单的后视镜调节便能避免车侧盲区的出现,那么工程师就不会花费大量精力去研发车身盲点监测系统了。所以通过以上试验得出,网上流传的方法不可盲目相信,其实安全行车的法则非常简单,就是胆大心细,不管行车停车,多加小心确保周围环境安全便可大大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正阳后视镜盲区
盲区50米
趣味(数学)(2022年4期)2022-07-02 03:10:02
交叉感应环线通信盲区分析和应对
徐正阳 油画作品
新疆艺术(2018年5期)2018-11-28 11:52:50
让妈妈干活
中华家教(2018年9期)2018-10-19 09:53:46
产能不足、去向不明,危废监管盲区依然存在
资源再生(2017年4期)2017-06-15 20:28:30
臂戴后视镜
重庆事件与医保盲区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50
创新的摄像监视系统取代车外和车内后视镜
汽车零部件(2015年8期)2015-06-23 13:53:51
汽车的复眼 后视镜及侧视镜的由来
汽车科技(2015年1期)2015-02-28 12:14:52
净月之下·长春之璀
参花(下)(2014年1期)2014-12-12 19: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