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亏王蒙没读博士

2015-04-19 23:59
爱你 2015年10期
关键词:藕粉酥油奶制品

◎ 方 蕤

幸亏王蒙没读博士

◎ 方 蕤

王蒙轻易不去商店,但买牛奶例外。他不能容忍家里没有牛奶,他认定,少喝一回奶就会缺钙。

王蒙从理论上非常肯定包括购物在内的日常生活,他曾在小说里描写过人们在百货公司看到琳琅满目商品的欢乐情景。他也常常表示愿意陪我去逛商店。然而,一旦真去了,他便只会做“催人泪下”的事。

“催人泪下”,就是不停地催促,直到别人难以忍受。

王蒙的生活节奏快,变化也快。他喜欢催人。早餐一般由他掌勺,我还没洗漱完毕,他已不停地在喊,面包烤好了,都凉了,吃不吃啊?我知道他是好心,却让你不能从容。出门赴约,发一封信,取一个包裹,缴纳水费、电费,直到看到一个好的电视节目,他都会急慌慌地催人不止,于是我将他的这一特点总结为“催人泪下”。女儿对我的活学活用赞赏不已。

去老干部俱乐部游泳,别人都是活动、热身,然后再下水游,边游边悠闲地聊天。王蒙却是直奔主题,忙不迭下水就游,上岸后目不斜视,合衣回家。

朋友们都问,王蒙怎么什么都不耽误?游泳、爬山、打球、开会、赴约、下馆子、带孙子、出国、学英语、学维吾尔语……还能写出这么多作品?

按他的说法,变化着做事,转换兴奋点,大脑可以得到积极、健康的休息。事情越多,生活越丰富,休息也越好。

1991年10月,在去新疆南部的塔什库尔干途中,我们走进塔塔尔族群众的一家毡房里,顺势坐在炕沿上。主人很热情,他用剪惯了羊毛的手,为我们奉上一盘羊油和用发酵后的酥油烧制的大米饭,饭上的酥油泛着绿光。这作料大概有些年头,饭的味道奇特,汉族人应该是吃不惯的——据说即使是当地人也少有能吃它的——可王蒙居然毫不犹豫地把它吃下去了!

王蒙怎么能习惯呢?他是理论先行。他认为,汉族应该与少数民族亲密团结,要团结就要打成一片,尊重彼此不同的生活习惯。当然他还坚信,奶制品有益健康,遇到奶制品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吃掉。一旦认识到位,他的肠胃便能立即调整变化,鼻子与舌头也能立即听命于他的理论认识,做出必要的调整。所以即使再怪的东西,他也能甘之如饴。

有一回,王蒙和东北来的朋友一起进餐,那位朋友吃得很少,但身体很健康,还能坚持冬泳,王蒙问他为什么吃这么少,是不是偶然的。他回答天天如此、顿顿如此。这使王蒙很感兴趣,欲问个究竟。朋友介绍说,根据一位俄国科学家的理论,目前的人们只需吃现有食量的1/4就足够了。

王蒙闻之,如获至宝,认为很有道理。那几天,他每餐都有所控制,还向他人做义务宣传,只是没坚持几天,他又恢复了原状。

王蒙还特别信奉一些老传统,如有点儿小病,不能吃油腻食品,冲碗藕粉或莲子汤即可,还说这样有助消化,并把这种自欺欺人的食疗法传授给我们的孩子。我讽刺说,藕粉是王蒙的“回生粉”,他欣然接受。

有一回,王蒙体检,大夫说他可能有甲状腺线性瘤,于是他就接连不断地吃海带,似乎每吃一顿,脖子就会小一圈,这让他感觉很好。

而且,他对家里的老少三辈也是这样要求。他高兴地看孙子大吃起司,大喝牛奶。那种欣赏的表情,像是孙子每吃一口就会长出一块肌肉似的。

王蒙喜欢用他所信奉的理论去指导他的行为。或者说,有些时候,王蒙是一个十足的教条主义者,这毛病严重起来甚至使你受不了,觉得没法儿跟他正常地生活。遇到这种时候,我就想,谢天谢地,幸亏他没有什么洋博士的学位,要不,还让不让人活了!

(摘自《我的先生王蒙》长江文艺出版社 图/罗雪村)

猜你喜欢
藕粉酥油奶制品
“小作坊”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酪蛋白对搅打酥油品质特性的研究
藕粉
建湖藕粉圆:甜润爽口 余香不绝
藕粉健脾又养胃
难吃与不能吃
跟踪导练(二)5
饮食减少奶制品危害骨骼健康
提酥油罐的少年
童年的酥油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