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平台运行管理体系建设

2015-04-18 10:52张秋根华河林
江西化工 2015年6期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基地

张秋根 谢 宇 华河林 陶 琨

(1.南昌航空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63;2.江西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100)

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平台运行管理体系建设

张秋根1谢 宇1华河林1陶 琨2

(1.南昌航空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63;2.江西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100)

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平台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运行体系是创新实践平台的主要载体,管理体系是创新实践平台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江西省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和南昌航空大学环境工程领域工程实践平台为研究对象,从创新基金自主研究体系、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多模式课外实践活动体系三方面构建了创新实践平台的运行体系,从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两方面构建了创新实践平台管理体系,为提高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制度保障。

创新实践平台 运行管理 体系 研究生

前言

培育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教育部从2003年启动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对此,各高校都在开展自身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和工程实践平台建设,从而全面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因此,加强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是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着力点[1]。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平台是以研究生为主体的自主实践平台,重点关注研究生在锻炼和成长的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的创新体验以及研究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是改进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主要载体[2],可为研究生进行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和机制保障[3]。开展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平台建设,构建高效科学的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平台运行管理体系和做好培养环节的过程管理工作是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前提。为此,本文以江西省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简称“省级教育创新基地”)和南昌航空大学环境工程领域工程实践平台(简称“校级工程实践平台”)为研究对象,从运行体系和管理体系两个方面探讨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以期为提高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供管理保障。

1 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平台运行体系建设

1.1 以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为支撑,构建创新基金自主研究体系

为使进入江西省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的研究生真正成为科学知识的探索者,并产生创造性的科研成果,省级教育创新基地特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每年定期向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发布基金指南,在资助的研究范围内,研究生可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自主创新研究课题向省级教育创新基地提出项目申请,省级教育创新基地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省级教育创新基地管理委员会根据评审结果确定资助项目,最后报省级教育创新基地建设指导委员会批准,由研究生利用省级教育创新基地条件开展自主研究。省级教育创新基地创新基金资助研究范围要求比较宽泛,创新基金选题由研究生自选,可充分调动研究生的探索热情和动机,在教师的指导下,容易实现知识迁移,释放创新能力。

为了吸引更多的研究生在省级教育创新基地开展创新活动,允许获得校级研究生创新基金和省级研究生创新基金的研究生进入创新基地开展研究工作,特别鼓励研究生依据自己在省级教育创新基地和校级工程实践平台的实践过程中发现科学问题提出自主研究项目,同时鼓励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的研究生与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共同开展自主研究,实现理工交融的跨学科交叉创新研究,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1.2 以校级研究生工程实践平台为支撑,构建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

为使研究生在实验实践过程中产生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体现,推动创新思维纵深发展,充分利用学校环境工程领域工程实践平台,开展实验教学和设计实践。校级工程实践平台作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育的实践平台,在研究生的培养中承担了环境科学与工程综合实验和环境工程设计实践等实验、实践教学任务。其中环境科学与工程综合实验全部为探索性、开放性的综合实验,设置综合实验、自主实验和研究实验三大类实验项目,对科研训练有一定的导向性和针对性,采用探究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研究生用所学的专业理论和思维方法,自己分析论证实验方案,设计确认实验步骤,选择安装实验装置,观测分析实验结果,最后与老师共同讨论实验结果,不求结果的一律性与惟一性,研究生自己发现实验存在问题,分析实验影响原因,提出实验改进方案,从而锻炼自主创新的能力。

同时为了加深研究生对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方法、现代废水处理技术、固体废物控制与资源化工程等相关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密切与实践的结合,在校级工程实践平台上开设了环境工程设计实践和环境工程概预算与分析实践环节,由不同专业老师根据自己专长领域所涉及的工业企业实际环保工程,提出设计目标要求,由研究生分组进行方案设计,同时对方案进行工程概预算与分析,然后在校级工程实践平台进行实验验证,根据各组验证结果,由老师和研究生们共同进行环保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比选,最后确认最佳的环保工程设计方案,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工程设计实践能力。

1.3 以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平台为支撑,构建多模式课外实践活动体系

为了研究生多角度全方位参加工程实践,除了在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开展创新基金自主研究和在校级研究生工程实践平台开展实验实践教学外,在上述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平台上构建了多模式工程实践体系。

一是专业认知实践模式。专业认知实践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通过专业认识实践,研究生可进一步理解和巩固专业理论知识,有利于研究生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4]。如现代废水处理技术课程,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以下简称专业学院)通过购置江西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基地公司)的分散式污水处理及回用一体化设备--JDL膜技术污水处理器,让研究生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设计、调试以及环保设施运行管理等实际操作,直接获得污水处理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从而提高研究生对现实中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工作内容等不同岗位状况的认识实践能力。

二是企业顶岗实习模式。企业顶岗实习是研究生将自己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企业实习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是培养有用人才的关键。充分利用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建立的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将二年级的研究生派送到江西金达莱环保研发中心股份公司,先进行三个月的跟班实习,通过考核确保研究生基本能独当一面后,再安排企业顶岗实习,先在公司进行工程设计并参与设备研发,三个月后再进入该公司在全国各地的工程场地,负责工程施工、设备安装、运行调试、环境管理等岗位轮换实习,从而使顶岗实习落到实处,让研究生从不同角度接触更多的工程实践机会,锻炼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

三是横向技术咨询模式。横向技术咨询是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利用自身的专业技术为委托单位提供咨询报告的一个重要的咨询服务过程,有利于提高研究生解决问题、交流沟通能力。如清洁生产审核中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或环境影响评价中污染防治措施的环境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与分析评价,研究生可根据横向课题委托方对清洁生产方案或污染治理方案的要求,在导师的指导下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提出方案优选的可行性分析论证,从而提高自身的技术咨询能力。

四是科技创新实践模式。科技创新实践是研究生根据自身研究兴趣在导师的引导下参与各类科技竞赛活动,有利于研究生释放创新热情,提高创新能力,获得创新成果。以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平台为依托,以研究生导师的科研项目为根基,通过研究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校园环保行动创意大赛、全国高校环保科技创意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环保公益项目大赛以及学校的“三小”(小发明、小制作、小创作)科技创新活动等,将学生的自发兴趣和自主研究与导师的专业研究相结合,使得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建立在导师长期研究成果上。

五是科研学术交流模式。研究生学术交流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科研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启迪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通过搭建研究生科研学术交流平台,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每周一次定期进行研究生导师指导组及学科方向创新团队学术讨论,团队中的每位研究生将自己一周来所做的科研实验情况或对国际相关的一流杂志的论文理解消化情况向大家作报告,然后导师和研究生们一起进行交流讨论,实现消化创新提高的目的。同时不定期邀请美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水协院士、水环境联合会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在内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团队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达到开阔视野和启迪智慧的目的。此外,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全校、全省、全国的研究生学术论坛,鼓励导师资助研究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要求研究生在参会回来后在实践平台的创新团队中做一次相关的学术交流汇报。

2 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平台管理体系建设

2.1 构建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平台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平台正常高效运行,建立健全目标管理与过程监控相结合的管理制度是基础,在省教育厅和学校相关框架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首先制订了创新实践平台建设与管理办法,该办法是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平台管理的总纲,根据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建设目标和任务要求,从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目的、建设内容、主要职能、管理机构、经费使用等方面建立了框架性管理文件。与此同时,制订了创新实践平台的财务管理制度、日常管理制度、双导师管理制度;并在建设过程中逐步建立健全了研究生进出考核与淘汰制度、定期会议与学术交流制度等管理制度以及基地创新基金办法、成果资助与奖励办法等管理办法。

2.1.1 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就是根据学校和基地公司现行的财务管理办法,对来源于省财政拨款、学校配套经费和基地公司自筹经费构成的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的建设经费进行专款专用的管理规定。经费支出以基地创新基金项目资助形式为主,同时对研究生的科技竞赛、专利申请、论文出版等相关科研成果进行资助与奖励,以提高建设经费的集中使用度和使用效率。

2.1.2 日常管理制度

日常管理制度,就是根据学校制定的硕士研究生学生手册和基地公司规章制度,对研究生在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公司的组织纪律性等进行管理,基地公司为研究生提供办公场所、食宿条件和活动场所,除第二导师外还由基地公司人事部门指定专人进行日常管理;同时在基地公司的研究生中确定一名联系人,负责培养环节和日常管理等上传下达工作,以保证日常管理做到实效。

2.1.3 双导师管理制度

双导师管理制度,就是以我院的研究生导师为第一导师,以学校根据导师遴选办法聘任的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公司的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为第二导师,双方根据学校制定的研究生导师手册对进入基地的硕士研究生进行指导和管理,其中第二导师主要负责进入基地的研究生的工程实践指导和基地日常管理,以强化双导师的管理职责。

研究生进出考核与淘汰制度,就是对完成研究生一年级课程学习后申请进入创新基地的研究生从学习成绩、实践经历、科研潜力等方面进行考查,选择热忠于工程实践且具有实践动手能力的研究生进入创新基地,为期半年后再从实际动力能力、科研实验成效、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研究生淘汰出创新基地,以提高基地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质量。

2.1.5 定期会议与学术交流制度

定期会议与学术交流制度,就是通过每周一次定期进行研究生导师指导组及学科方向创新团队学术讨论会以及不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组织研究生参加国际国内专业学术会议、召开基地公司导师与校内导师定期协商会议等形式开展学术交流讨论,以拓展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学术视野。

2.1.6 基地创新基金管理办法

基地创新基金管理办法,就是根据学校研究生创新基金管理办法,对基地创新基金的资助对象、资助范围、资助额度、申请与评审、过程管理、结题要求等进行管理规定,以保证创新基金的公平公正和使用效益。

2.1.7 基地成果资助与奖励办法

基地成果资助与奖励办法,就是对创新基地研究生的科研成果申请与出版给予资助,并对科研成果分层次进行奖励,主要资助发明专利申请费、高水平学术论文版面费,并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公开发表的SCI、SSCI、EI期刊高水平学术论文进行奖励,以激励研究生开展创新活动,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研究生作为科研成果的第一作者身份,但第一署名单位要根据科研成果项目来源于第一导师还是第二导师而确定。

如果你喜欢文艺片,看毕赣的电影是一种享受,但对大部分观众来说,这种作者印记可能会给观众带来一些观影障碍。

2.2 创新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平台运行机制

为提高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平台的运行效果,建立了高效运行的保障机制、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

2.2.1 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为了协调处理创新实践平台建设与运行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成立了科学的管理组织机构,由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建设指导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统筹负责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与运行。建设指导委员会由学校分管副校长为主任,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专业学院院长、基地公司总经理为副主任,负责指导、监督和评估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委员会由专业学院院长和基地公司总经理分别任主任和副主任,由学校研究生学院分管副院长、专业学院分管副院长、基地公司总经理助理和人事部经理、专业硕士点负责人、校级工程实践平台负责人任委员,负责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运行与制度管理。同时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由专业学院分管副院长、基地公司人事部经理、专业硕士点负责人等组成,负责创新实践平台建设与管理的日常工作。双方交流互动、共同参与、共同发展、服务江西。

(2)制度保障。为提高研究生过程培养质量,除加强2.1管理制度执行力外,还应按照“突出创新能力、整合教育资源、规范过程管理、提升培养质量”的原则[5],以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文件为基础,修订和完善适应学校与基地公司实际的创新基地实践环节培养过程质量管理制度,如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与中期进展报告、学位论文盲审与答辩、工程实践考核办法等等。

(3)经费保障。一定的建设经费是保障创新实践平台高效运行的基础。首先由省教育厅根据当年预算由省财政进行定向拨款,其次是学校按省教育厅的文件要求提供配套建设经费,再次是专业学院根据校院两级财务管理预算部分建设经费,第四是基地合作的公司出资一部分,第五是双导师的科研项目资助小部分科研成果费。同时重视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注重在环保产业中寻找到新的发展动力,以增强自我建设与发展能力。

2.2.2 管理机制

(1)培养管理。构建理论教学、科研训练、工程实践“三个支点”和科研先导、制度创新“两个保障”良性互动的人才培养管理框架,逐步形成以专业理论教学、科研训练和工程实战为导向的“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管理模式,重点做好工程实践和学位论文实践环节培养管理。工程实践项目设置要注重创新性和实践性,优选能够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启发创新思维、锻炼动手能力的综合性实践项目[6]。工程实践由基地公司负责实施,可在公司内部进行也可在基地公司的项目现场进行,研究生提交工程实践报告,重点考核研究生的工程设计或工程施工、工程管理等能力。学位论文针对基地公司产品研发的工程技术问题或江西省生态环境建设和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进行选题,并由双导师双方单位组织人员进行开题论证;学位论文答辩必须由基地公司2-3位高级工程师作为答辩委员会委员。

(2)导师管理。创新实践平台的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第一导师按学校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和师生双向选择确认,第二导师在按学校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遴选办法聘任的兼职硕导中由基地公司根据各自专长确认。双导师按学校导师责任制和专业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的暂行规定进行管理。学校在基地公司内聘任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土学位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硕导,负责进入创新基地内研究生的指导与培养,为研究生举办讲座、指导工程实践和学位论文等。

2.2.3 合作机制

(1)资源共享。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平台本着“联合培养、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专业学院和基地公司共享双方的技术研发人力资源和实验室资源。基地公司共享着专业学院的“环鄱阳湖流域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江西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持久性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循环利用江西省重点实验室”的实验平台资源,开展工程技术研究与测试分析;专业学院共享着基地公司的“国家环境保护电子电镀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南昌市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的工程技术平台资源,开展工程小试工作。同时,双方实验场地及实验设备对研究生全面开放,推进优质教育、教学、实验室资源的共享,为研究生提供自主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平台[7]。

(2)产权分享。专业学院和基地公司通过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的共建有着长期合作关系,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和科研项目合作,建立起了公平、合理、有效的知识产权分享机制。由研究生主要完成的发明专利、学术论文等科研成果依据工程或项目的主持单位而署名第一单位,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工程或项目主持人为通讯作者。同时基地公司在专业学院安置JDL膜技术污水处理器,共享基地公司的实体产权。

2.2.4 激励机制

(1)项目激励。在以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的研究生培养背景下,以项目为激励,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专业学院和基地公司联合培养研究生依托于合作的科研项目,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国家级或省部级纵向课题,为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二是来源于基地公司和合作企业的工程实践课题,为江西省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三是来源于导师、研究生感兴趣的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的课题,为江西省的经济发展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专业学院和基地公司已形成产学研战略联盟,在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与材料设备、重金属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环境监测新技术及应用、新型生态环境材料技术、清洁生产与资源化利用、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等方面联合攻关,共同解决环境领域中遇到的难题和核心关键技术,进一步改善江西省环境质量,促进江西省环境产业经济快速发展。

(2)利益激励。专业学院和基地公司本着责、权、利对等的原则共享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产生的科研成果利益。专业学院按学校的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成果奖励办法获得奖励,基地公司按贡献大小比例获得奖励成果利益;基地公司依托工程项目获得经济效益,并按研究生在项目中的贡献分配一定的劳务报酬,对参加创新实践基地实践的研究生进行利益激励;专业学院与基地公司通过联合申报取得重大科研项目,获取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同时基地公司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可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并获得无形利益。双方通过利益共享,并在利益中提取一部分用于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共同促进创新实践平台良性发展,从而使知识、技术创新的资源更有利于产业成果的转化,引领基地公司先进科研水平的发展方向。同时对对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做出突出成绩的导师采取立项研究等办法给予奖励,鼓励和资助聘任兼职导师参加工程实践研究。

3 结束语

江西省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和南昌航空大学环境工程领域工程实践平台从2012年获批建设以来,在省教育厅的资助和指导下,在南昌航空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在专业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和基地公司江西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的共同努力下,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平台的运行管理良好,为提高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并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在互惠互利合作机制下,专业学院和基地公司联合申报的环鄱阳湖流域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获2014年江西省第三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

第13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新型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性能研究》荣获自然科学论文类一等奖,实现了一等奖零的突破;《废弃锂离子电池中钴酸锂的高效浸出技术研究》荣获科学发明B类三等奖;《磁性铜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荣获“累进创新银奖”。2014年组建的环境光催化及资源循环利用学生科技团队获得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在第14届挑战杯江西赛区比赛中,《银沉积氮化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高效可见光光催化性能》获得自然科学论文类特等奖;《新型等离子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解水制氢性能研究》获得自然科学论文类一等奖;《分子印迹型TiO2光催化剂选择性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性能研究》获得自然科学论文类二等奖。近三年来,研究生发表SCI、EI收录论文多篇,并获多项发明专利,每年都有硕士毕业论文获得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平台有利于研究生在锻炼和成长的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的创新体验以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今后将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与运行,完善管理制度,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平台条件和制度保障。

[1]刘思华,李际平.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206-208.

[2]王悦,冯秀娟.高水平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与探索[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3):113-115.

[3]李献斌,刘晓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2(5):22-25.

[4]胡喜生,邱荣祖,张正雄.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模式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5):106-108.

[5]姜志胜,戴剑勇,张新华,等.完善产学研基地培养模式与机制-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水平[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3):82-85.

[6]杨希祥,张为华,张士峰.理工科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实践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35(3):26-29.

[7]王东旭.高校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35-36,43.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novation Practice Platform

ZHANG Qiu-gen1XIE Yu1HUA He-lin1TAO Kun2

(1.SchoolofEnvironmentandChemistryEngineering,NanchangHangKongUniversity,JiangxiNanchang330063;2.JiangxiJindalEnvironmentalProtectionco.,LTD,JiangxiNanchang330100)

The innovation practice platform of graduate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dition to cultivate graduate’s innovative ability.The operation system is the main carrier of innovation practice platform,and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of the innovative practice platform.Taking th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raduate education innovation base in jiangxi province and th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field engineering practice platform in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operation system of innovation practice platform was established which including the innovation fund independent research system,research-based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and multi-mode extracurricular practice system.The management system was also constructed which including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management system.It will provide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for improving innovation abilit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raduate.

Innovation Practice Platform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Graduate

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XYJG-2013-088和JXYJG-2015-118)联合资助。

猜你喜欢
导师研究生基地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V eraW an g
我的基地我的连
导师榜
爱情导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