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 灿,孟祥安
(1. 单县中心医院, 山东 菏泽 274300;2. 单县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 , 山东 菏泽 274300)
医院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以建筑全寿命周期总成本最小化为原则,追求经济、环境、社会的协调,有利于促进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其将成为我国造价管理的主流。医院建设工程通过科学的预算, 合理、规范、前瞻的工程设计, 公开、透明、严格管理的工程实施,从而控制医院全寿命周期的工程造价。
决策阶段各项技术经济选择,对项目的工程造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等,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高低。这一阶段投资虽然只占总投资额的0.5%~3%,但对医院整个建设项目投资效益的影响却非常直接。因此,要做好可行性研究, 全面、准确、合理编制投资估算。
要组织专家或委托造价咨询机构,从技术、经济和环保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论证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拟建项目的建设规模、资源环境、工程技术和财务状况等进行全面评价。
要充分考虑医疗机构房屋建筑物的特殊性及复杂程度,合理确定项目的规模和标准。深入调研时要特别注意做好医院建设层面和科主任、护士长科室层面对具体科室使用功能的现实需求与发展规划的总协调。
编制的投资估算应尽可能全面、充分地考虑到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不利因素对工程造价造成的影响,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
工程设计阶段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有资料显示,设计阶段对投资控制的影响度在 70% 左右。因此,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是极其重要的。抓住设计这个关键阶段,能事半功倍,能更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造价。
实施设计招标,选取优秀的设计单位,对工程的总投资加以合理控制。严格按照设计任务书批准的投资估算额及上级批准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进行限额设计。在满足功能合理的前提下,控制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
设计过程中遵照设计程序分层控制总投资,使其贯穿于初步设计、技术设计以及施工图设计的各个阶段,形成纵向控制。在不同的设计阶段,按各专业进行的资金分解要具体到单元,形成横纵双向控制。同时将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有机结合,达到控制造价的目的。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与经济管理人员密切配合,相互沟通,分解责任。经济管理人员及时对估算及概算进行造价计算,为设计人员提供信息。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要考虑经济管理人员提供的造价信息,通过方案比较优化设计方案,使设计形成有机整体。改变以往只设计不预算的问题,动态控制工程造价。
医院建筑设计涉及面广、环节多、难度大,如手术净化、医院感染、设备供应、复杂管线布设等。其特殊性决定了医院建筑设计更应坚持科学的理念, 全面兼顾工程质量和造价两个方面。为满足医院的功能要求, 应请各科室提出科室内部设计的构想,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参考科室意见,提出更合理的设计方案,再反馈给科室。最后结合医院总体的中长期规划, 与设计单位交流, 反复修改,寻求技术经济合理以及使用功能最优的设计方案。
例如,某医院病房楼建设前期施工图设计时未与各科室进行功能定位协调,而急于设计、施工。二次砌体完成后,使用科室提出设计功能无法满足医院感染管理及医疗服务流程要求,参照三级医院评审标准未达到医院建设标准。院方决定对各功能进行整改,修改设计图纸重新进行施工图审查,砸掉原先不合理的墙体重新砌筑,工期推迟,形成严重资源浪费,对项目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医院在设计阶段, 应提前与各科室沟通协调,严格控制设计中不合理问题,在工程符合设计流程、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减少建设投资金额的投入,从而达到质量和资金投入双赢的目的。
由于医院建设工程的复杂性及多变性的特点,工程实施阶段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变更费用。因此在实施阶段必须做好以下几点,控制现场签证变更。
首先要加强图纸会审,在施工前及时发现和解决设计问题,提前避免因会审不仔细而导致施工后的设计变更。其次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建立设计变更审批制度。如需设计变更必须进行工程量、工程造价增减分析,并经原设计单位同意;超出总概算必须经原计划审批单位审查同意。
在施工过程中,对现场材料代用、材料价格确认、额外用工、各种预算外的费用签证应做到先预算后签证,随时掌握项目费用变化信息,对工程造价的变动做到心中有数。签证单要做到检测签量不签价,具体价格由结算审计最终确定。
BIM 即建筑信息模型是利用三维数字技术创建的工程数据模型。借助这个富含工程信息的三维模型,可大大提高建筑工程信息的集成化程度。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的重点是构建一个以 BIM 为核心的造价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做到对医院工程实施精准化管理及控制工程造价。医院利用 BIM 技术进行造价管理,在建设前期可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从中找出最优的设计方案;在施工阶段可以快速计算工程量和造价,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以控制工程进度及造价;在运营阶段能够大大提高维护效率。
对医院建筑来说,平面图纸呈现出诸多的局限性,可视化三维平面显现出强大的作用。BIM 提供的可视化的思路,将以往线条式的构件变为一种三维的立体实物图。这种可视化的产生不仅可以用于效果图的展示,更重要的是对于复杂的医院建筑来说,医务人员可清晰地了解科室功能的设计,以利于尽早提出变更方案,避免上文提到的医院砸墙事件,避免造价损失。同时可以使医务人员与设计人员的沟通、讨论、决策均处在可视化的状态下进行。
BIM 还可对医院建筑方案的布局进行模拟动态测试,可模拟判别医疗设计的合理性。利用人群是否始终或长时间处于聚集状态,从而判断整个医疗区域分配比例是否合理。通过 BIM 平台的应用,可方便地、低成本地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供院方选择,找出不同解决方案的优缺点,节约院方的投资成本和时间。
基于 BIM 的各方交流平台,通过搭建建筑、结构、电气等专业的模型,设计师能够在虚拟的三维环境下发现设计中的碰撞冲突。由此可以显著地减少变更签证,提高了施工现场的生产效率,降低由于施工协调造成的成本增长和工期延误。某医院在建设期间安装的大型医疗设备核磁共振,由于二维图纸的信息缺失及各专业图纸间不能衔接综合,设备管线提前预埋安装与机器接口位置不吻合,土建未与安装结合未提前预留门洞,设备过大而门洞过小无法进入。最后院方与各安装施工方未能妥善处理,只能砸掉门洞,管线重新安装,造成严重浪费。利用新型 BIM 技术可提前避免此类事件发生,为医院节约大量建设资金。
通过 BIM 的工程信息数据库,可获得精准的工程量统计,用于前期设计的成本估算;可对设计方案的造价成本进行比较,自动导出与设计图纸相吻合的工程量清单,进行施工开始前的工程量预算以及施工完成后的工程量决算。BIM可提供在线的合同会签、合同管理、合同变更索赔管理、自动统计变更工程量,尽量避免变更。BIM 可使医院建设管理全部信息化,节约劳动力,提高办公效率,减少签证变更,加快施工进度,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建设成本,节约工程造价。
医院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贯穿于项目前期调研、论证、立项、预算到施工、竣工结算、决算、后期效益评估整个过程。只有在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抓住造价控制的重点,采用科学切实可行的方法,才能提高投资效益,达到医院建设工程质量合格、造价合理的目的。
[1]曹岳兴.医院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初探[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09(3).
[2]罗劲松.浅谈医院基建工程造价控制[J].中国卫生资源,2007(2).
[3]尉向荣.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及对策探析[J].建筑设计管理,2012(8).
[4]夏彦.浅析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5).
[5]陈敬云.关于医院拟建项目经济技术分析的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5).
[6]柴鑫伟.基于BIM的建筑工程动态造价信息库构建与实施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3(3).
[7]苏远颖.BIM在医院建设和运营中的作用及实施[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