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开贤
苏维埃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苏区人民在进行艰苦卓绝革命战争的同时,借鉴苏联经验,在打破旧社会的基础上,广泛开展苏区社会建设,建立了工农民主专政的新型社会,构建了确保工农群众享有革命成果的社会制度,创造了阶级斗争基础上的新型社会关系,发展了服务于革命战争和群众生活的各项社会事业,进行了针对封建恶习陋俗的社会改造,实施了保卫苏区安宁的社会管理。苏区社会建设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与启迪。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当中国共产党从苏区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与苏区实际相结合时,苏区社会建设就能顺利推进,取得成效;反之,如果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受 “左”倾错误的干扰,脱离苏区实际,苏区社会建设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苏区社会建设实践告诉我们,从实际出发是苏区社会建设的活力源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苏区社会实际,领导苏区人民艰辛探索,取得了社会建设的突出成效。以教育事业为例,苏区规定: “凡工农劳苦群众的子弟读书一律免费,在入校时必须取得苏维埃政府的介绍信者为有效。……凡富农、地主、店东、厂主、手工业主的子弟入初小或高小学校读书,必须缴纳学费及书籍用品等费”①; “免费的义务教育到十七岁止,但是估计着我们在战争的情况之下,特别是实际的环境对于我们的需要,……把义务教育缩短为五年,为着补救在义务教育没有实现以前,以 (已)超过义务教育年限的青年和成年,应当创造补习学校,职业学校,中等的学校,专门学校,等等。”②由于共产党实事求是,坚持从苏区战争环境以及当时的教育状况出发,制定灵活的政策,采取务实的措施,苏区教育事业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到1934年1月,“根据江西福建粤赣三省的统计,在二千九百三十一个乡中,有列宁小学三千零五十二所,学生八万九千七百一十人,有补习夜学六千四百六十二所,学生九万四千五百十七人,有识字组 (此项只算到江西粤赣两省,福建未计)三万二千三百八十八组,组员十五万五千三百七十一人,有俱乐部一千六百五十六个,工作员四万九千六百六十八人。……学龄儿童的多数是进入了列宁学校。”③
但由于受 “左”倾错误的影响,苏区也曾出现脱离实际的做法,这使苏区社会建设遭受了一定的挫折。如土地分配方面,王明等人掌握中央领导权之后,曾在苏区推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土地政策,甚至采取 “中农分中田,贫农分好田”的 “左”倾做法。这不仅把地主、富农推向了反革命一边,而且不少地方把中农、富裕中农划为富农,严重地侵犯了中农利益,破坏了工农联盟。这对中国革命及苏区安宁都非常不利。正如1941年毛泽东所说: “在土地政策方面,对于十年内战前期和中期所采取的、也分配给地主一份和农民同样的土地、使他们从事耕种、以免流离失所或上山为匪破坏社会秩序,这样的正确的政策,加以否定,也是错误的。”④再如劳动立法方面,也曾片面强调八小时工作制、高标准的工资福利和优良的劳动条件,要求苏区不加区别地执行大城市的做法,致使苏区不少企业不堪负担而倒闭。据有关部门统计,仅福建长汀一带,到1932年10月,由于资本家逃跑、关厂,使造纸行业部分工人失业,纺织工人中失业人数达五分之四。⑤这对于原本工业落后且处于战争环境中的苏区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这从反面告诉我们,苏区社会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
毛泽东曾经指出: “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⑥革命战争如此,社会建设亦是如此。以工农为主体的广大群众是苏区社会建设的力量之源,他们的积极参与是苏区社会建设的成功之路。只有广大群众觉悟起来,踊跃投入社会建设之中,苏区社会建设才能成功。
工农群众积极参与并有效推进苏区社会建设的实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土地斗争方面,农民群众的参与直接推动了苏区土地制度的变革。苏区动员 “广大的贫农中农以及农村工人群众,自己动手向着地主富农作斗争。分田与查田的工作,都必须经过群众的同意。每一阶级成分的处理,必须通过于群众的会议中。”⑦在共产党的动员教育下,千百万农民群众从长期的黑暗中警醒起来,夺取地主的土地,将它掌握在自己手中,实现了苏区土地制度的根本变革。再如破除旧礼教方面,广大青年以自己的行动打破了束缚他们的封建包办婚姻的锁链。因为青年群众“受旧礼教的束缚非常厉害,婚姻是不用说不自由, ‘父为天母为地’等的旧教式的家庭,青年更要受其家庭的压迫,同时青年人不能过问社会上一切政事及社交不公开等等。”⑧青年既有特殊的痛苦,当然有特殊的诉求,所以“他们最明显的要求实行免费教育,工人学徒要求改良学徒制及改良一切待遇,加工钱减时间,普遍的要求解除旧礼教和家庭的束缚婚姻自由等等。”⑨青年群众的诉求得到了党与苏维埃的支持。在党的领导下,青年群众以自身的力量 “打破了数千年束缚人类尤其是束缚女子的封建锁链。”⑩又如拥军优属方面,广大劳苦群众的无私捐助免除了红军的后顾之忧。正如文献所记载的,帮助红军的“钱都是青年团、少先队员、童子团员一个一个的小积小存存下来的,粮食也是他们一把一碗一升的积下来的,一般的都是表现得热烈的。在这些工作中,都是一村一乡一区一县的举行竞赛。”⑪正因为苏区男女老少慷慨解囊,竞相拥军优属,才使红军能够安心作战,推进革命发展。在社会组织方面,则更加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广大群众是苏区革命组织存在和发展的直接基础。以儿童团为例,到1932年8月26日,兴国县共有儿童29163人,加入儿童团28714人,入团率达98.46%;胜利县共有儿童22027人,加入儿童团20850人,入团率达94.66%⑫等。由此可见,包括儿童在内的广大群众是苏区社会建设的力量之源,他们的积极参与是苏区社会建设的成功之路。离开广大群众的参与和支持,苏区社会建设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组织与领导革命战争,是苏维埃的中心任务。”⑬“我们一切工作应服从于战争,一切力量都集中于发展和加强革命战争,一切牺牲去为争取革命战争胜利。”⑭既然一切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革命战争,那么,作为苏维埃工作一部分的社会建设,自然也不能例外。正是着眼于为革命战争服务,苏区社会建设才获得了长足发展。
比如苏区社会事业,在服务革命战争的同时实现了自身快速发展。文化教育方面,苏区坚持 “阶级的文化教育原则”,其直接目的就是使当时的文化教育符合反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战争和反封建主义阶级斗争的需要,努力把广大青年男女、成年群众以至儿童,培养成为强有力的参加革命战争的一员。正因为苏区将文化教育与革命战争以及人民的解放紧密结合起来,才充分调动了广大干群的积极性,使苏区红军教育、干部教育、小学教育和社会教育在服务革命战争的过程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卫生事业方面,着眼于保护苏区军民的身体健康和增强军队的战斗力,苏区建立卫生机构,制定卫生条例,开展卫生教育与宣传,号召群众学习卫生常识,掀起群众卫生运动,极大地推动了苏区卫生事业发展。体育事业方面,苏区着眼于锻炼工农的体魄,养成牺牲、勇敢和威武的革命精神,为创造铁的红军做应有的准备,大力发展瞄准打靶、跳高、跳远、足球、蓝球等体育活动,使苏区赤色体育获得了较大发展。邮政事业方面,为保证苏区军民物资的畅通无阻,尤其是为满足反 “围剿”战争的需要,1932年7月苏维埃政府将原来的6条邮路干线扩充为15条特别快线。优抚方面,为了让红军能够在前线安心作战,苏区颁布了 《关于优待红军家属的决定》以及 《优待红军家属礼拜六条例》等一系列法令,同时,还成立抚恤委员会,组织耕田队,负责牺牲、残废战士及其家属的抚恤和优待。这样,在服务红军及其家属的过程中,无形地推动了苏区优抚事业向前发展。
社会管理也是如此。苏区社会管理在服务革命战争的过程中得到了加强。为镇压潜藏在苏区的反革命并防范外来特务侦探,为革命战争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后方,苏区颁布了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 《中央人民委员会命令第三十七号——为严禁出境行人事》和 《苏区戒严条例草案》等一系列法令。根据这些法令,苏区成立了镇压反革命和实施赤色戒严的专门机构——政治保卫局和赤色戒严委员会。其中 “政治保卫局是同反革命斗争之专门的权力机关。他有权侦探、逮捕、审判,以至处决一切反革命分子。”⑮而赤色戒严委员会, “其任务为加紧赤色戒严与肃反斗争,如指导并巡查放哨、眺高、查路条、盘问可疑居民与来人,领导群众注意剥削分子的行动,追究反动派的造谣,并帮助政治保卫局与裁判部实行镇压反革命活动等。”⑯在这些专门机构的指导下,苏区掀起了群众性的肃反运动和戒严运动,检举、揭发和肃清了一批反革命分子,缉拿了一批穿梭于苏区的行迹可疑之人。这样,在为革命战争营造安全稳定之大本营的过程中,苏区社会管理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和推进。
解决民生问题,改良群众生活,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党与苏维埃政府非常重视改良群众生活,并把它作为当时党的两大任务之一进行强调和探索。毛泽东在1934年初指出: “组织革命战争,改良群众生活,这是我们的两大任务。”⑰并从两大任务的关联上,进一步论述了改良群众生活的重要性。 “我们现在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战争,……如果我们单单动员人民进行战争,一点别的工作也不做,能不能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呢?当然不能。我们要胜利,一定还要做很多的工作。……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⑱因此, “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⑲
基于上述思想认识,党与苏维埃政府围绕 “改良群众生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社会建设探索,使苏区工农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具体表现在:衣着方面:以中央苏区为例,从单位时间内添制衣裤的数量看,“暴动前平均每人每两年才能做一套衫裤,暴动后平均每人每年能做一套半,增加了百分之二百”⑳。饮食方面:从大米上看,在闽西 “暴动前不能吃饱,现在能吃饱了。并且自己吃外,还可卖给红军,完土地税,买公债票与兑换油盐。”㉑从肉食上看, “贫农增一倍,工人增二倍”,“过去不说逢圩,即过年过节也吃不到多少肉。现在不说过年过节,每次逢圩大家都要买点肉吃了。”㉒住房方面:苏维埃没收一切封建主、军阀、地主、豪绅的房屋、仓库, “根据贫农中农的利益,将没收的房屋分配给没有住所的贫农中农居住”㉓,基本解决了苏区无房贫苦农民的居住问题。交通方面:苏区制定修路筑桥计划,动员群众“根据中央内务部计划进行大规模修路、修桥运动”㉔。经过苏区军民两年多时间的努力,苏区交通建设取得了明显进步。例如,江西兴国县按规定修好公路48段计520里、桥梁98座;宁都县修好大小桥梁80余座;福建省修好公路435里等㉕。这不仅有力地支援了革命战争,而且极大地方便了苏区群众生活。文化方面:苏区不仅创办了很多列宁小学,使学龄儿童的多数进入学校, “大部分时间受教育,做游戏,只小部分时间参加家庭的劳动,这同国民党时代是恰好相反了”㉖,而且创立了不少补习夜学、识字组,使成年群众识字的人数急剧增加,文化水平迅速提高。同时, “苏区中群众的革命的艺术,亦在开始创造中,工农剧社与蓝衫团的运动,农村中俱乐部运动,是在广泛的发展着。群众的红色体育运动,也是迅速发展的,现虽偏远乡村中也有了田径赛,而运动场则在许多地方都设备了。”㉗
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报告的第四部分以 “两年来苏维埃各种基本政策的设施”为题,概述了苏区土地革命、民主、劳动、教育及婚姻等多方面的政策制度。这些政策制度的设立与实施对于苏区社会建设意义重大,它们是苏区社会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
其一,保证了苏区社会建设之工农民主专政的性质。为确保革命果实为工农群众所享有,苏区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制度。这些政策制度在保障工农群众利益的同时,也保证了苏区社会建设工农民主专政的性质。例如关于土地分配,苏区规定:没收封建地主、豪绅、军阀、官僚以及其他大私有主的土地, “被没收来的土地,经过苏维埃由贫农与中农实行分配。……雇农、苦力、劳动贫民,均不分男女,同样有分配土地的权利。”㉘又如选举,苏区指出: “在苏维埃政权领域内的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和他们的家属,不分男女种族宗教,在苏维埃法律前一律平等,皆为苏维埃共和国的公民。……凡上述苏维埃公民在十六岁以上均享有苏维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㉙但对于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均一律剥夺他们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关于文化教育,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以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在进行国内革命战争所能做到的范围内, “施行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㉚。这些规定充分保障了苏区工农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同时剥夺或限制了苏维埃区域内封建地主、豪绅、军阀、官僚以及其他大私有主的相应权利,集中体现了苏区社会建设之工农民主专政的性质。
其二,保证苏区社会建设在正确的轨道运行。科学的政策制度不仅目标明确,而且往往包含较为具体的措施或规范,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立场鲜明,可操作性强。苏区社会建设的政策制度莫不如此。如婚姻制度,苏区明确规定男女婚姻自由,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一夫多妻与一妻多夫,废除一切包办强迫和买卖婚姻,禁止童养媳,禁止虐待、抛弃私生子等。这些规定清楚地告诉苏区人民在婚姻家庭方面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及必须做什么,这不仅为苏区人民提供了婚姻家庭方面的行为准则,而且为苏区执法人员提供了处理婚姻家庭问题的法律政策依据。同时,当苏区社会建设发生失误和偏差的时候,这些政策制度可以发挥其调控作用,克服和抵制这些失误和偏差,将社会建设重新纳入正确的轨道。所以说, “各种基本政策的设施”是苏区社会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毛泽东曾在1929年12月将共产党称为 “领导的中枢”。之后又强调,共产党是革命战争的领导者,同时又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共产党不仅要领导革命战争,而且要关心群众生活,领导社会建设。事实上也是如此,共产党通过其领导作用的发挥,极大地推动了苏区社会建设向前发展。
首先,共产党领导制定了关于苏区社会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如共产党提出了 “依靠雇农贫农,联合中农,剥削富农,与消灭地主”㉛的土地斗争路线。而且强调 “这一路线的正确应用,是保证土地斗争胜利发展的关键,是苏维埃每一对于农村的具体政策的基础。”㉜要求苏维埃按照这一路线, “对于那些侵犯中农 (主要是侵犯富裕中农)及消灭富农的错误倾向”㉝,给予严厉的制裁,同时要与同地主富农图谋妥协的错误作坚决斗争,以保证土地斗争健康进行。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土地革命不但使苏区农民得到了土地,而且使 “苏区的农业生产在广大的地方是恢复了,有些并且更加发展了。”㉞
其次,共产党领导制定了关于苏区社会建设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如1931年11月5日,中共中央提出了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原则要点,主张 “凡十六岁以上工农兵劳苦民众不分男女种族宗教皆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 “保证彻底实行妇女解放”, “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权利,并保障青年劳动群众的一切权利”㉟等,内容涉及选举、教育、劳动与妇女解放等诸多方面,为苏区社会建设奠定了总的法律政策基础。不仅如此,共产党还将土地法、劳动法以及关于红军优抚问题的决议草案等提交给 “一苏”大会讨论通过。这些法令的通过为苏区社会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再次,共产党还通过党员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实施对苏区社会建设的领导。苏维埃时期,干部人才特别是工农干部缺乏,是当时的普遍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党特别强调要加强干部的培养和使用。正如1929年6月江西省委所说: “今后省委及各地方党部必须竭力在实际工作和斗争中提拔工农积极分子,施以特别训练”㊱,然后派他们去各条战线领导革命与建设。以群众组织建设为例,党强调“要提拔工人、雇农积极分子,担任工会雇农工会工作,要使工会的负责党员能在党的政治领导之下,独立领导工会的斗争。”㊲要求 “每个贫农、雇农、工人的党员,都应参加贫农团并领导全乡的工人加入贫农团,来加强对贫农团的领导”㊳。这样,通过党员干部的使用及其作用的发挥,共产党加强了对苏区群众革命团体的领导,极大地推进了苏区群众组织健康发展。
注释:
① 湖南省档案馆、湖北省档案馆、江西省档案馆等: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文献资料》 (第2辑),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页。
② 江西省文化厅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工作委员会、福建省文化厅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工作委员会: 《中央苏区革命文化史料汇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5页。
③⑦⑧⑨⑩⑫⑬㉔㉖㉗㉛㉜㉝㉞江西省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 《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 (下),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29、320—321、684、686、332、742、349、273、329—330、330—331、320、320、320、321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2页。
⑤ 胡松、王家荣: 《陈云在中央苏区纠正 “左”倾错误的思想及实践》, 《理论学刊》2010年第2期。
⑥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81页。
⑪ 中央档案馆、湖北省档案馆、河南省档案馆、安徽省档案馆: 《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 (甲1),河南省委办公厅印刷厂1985年刊印,第570页。
⑭⑯㉓㉘㉙㉚ 厦门大学法律系、福建省档案馆: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律文件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2、40、372、370、7、8 页。
⑮ 湖南省档案馆、湖北省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贵州省档案馆、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党史办公室: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汇集》 (内部资料),1984年刊印,第81页。
⑰⑱⑲《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136—137、136 页。
⑳㉑㉒ 《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48、348、305页。
㉕ 陈荣华、何友良: 《中央苏区史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263页。
㉟ 中央档案馆: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92—493页。
㊱㊳ 江西省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 《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 (上),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41、671页。
㊲ 江西省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 《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 (中),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