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认知的发展和超越*——对“第五个现代化”提法的质疑

2015-04-18 07:19齐卫平
江汉论坛 2015年7期
关键词:现代化发展

齐卫平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不管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和曲折,现代化始终揪动着炎黄子孙的心。一个多世纪以来,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夙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中国梦,是对中国人民历史夙愿的提炼,释放出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梦内涵中的一个核心元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现代化又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热词和学者们重点研究的课题。梳理中国共产党认知现代化的思想逻辑,全面认识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使命,从而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代化认知的一般理论及近代中国的历史认知

一个多世纪以来,现代化既是世界各国追求的实践目标,又是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研究的理论课题。围绕现代化的含义,各种阐述颇多,但至今没有形成被知识界普遍接受的概念界定,究竟什么是现代化的标识,现代化包含哪些层面的内容,思想分歧很大,认识很不统一。

关于现代化含义的认识之所以迄今为止仍然众说纷纭,无法形成权威性的看法和共识性的认知,是因为现代化过程的延伸在不断扩大认知点和发展面的同时,显示出认知现代化的阶段性局限。例如,世界发展已经不能用工业革命代表的历史阶段来认识现代化了,“后工业化”成为一种新的说法。又如,新科学技术催生了电子时代、网络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工业时代已经无法作为表现现代化历史过程的标志。再如,民主潮流、法治精神、风险意识、政治参与、公共安全、环境治理等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要求,产生了丰富和发展现代化认知的必要性。历史前进的步伐使人类实践不断超越现代化的过去,现代化样式的层面展示日益丰富,制造出发展和超越现代化认知的时代需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表明,实践运动的永无止境,决定了认识运动的循环往复。现代化进程没有完结,现代化认识的思想脚步就不会停止。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对于现代化的认识不可避免地受到局限。

从概念含义上看,“现代化”一词代表着两个语境。一是时间坐标语境上用的时代概念。对此,我国著名的现代化理论研究专家罗荣渠先生曾作过详细的考证和解释。他指出,“Modern”一词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著作中最先使用的。当时用这个词表达了一个新的观念,即把文艺复兴时期看成是一个与中世纪相对的新时代。人们在这个语境上使用的现代化一词,指包括“近代”和“当代”所代表的历史时段。二是发展形态语境上用的变迁概念。按照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全球性过程。①在这个语境上使用的现代化一词,代表着世界历史的一个变迁形态,反映人类社会从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传统农业社会向建立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历史巨变。它是一种全球性的时代发展趋势,也是世界各国、各地区发展的必经之路。

时间坐标和发展形态两种语境的发生逻辑是一致的。在西方,进入近代社会的历史时段就意味着现代化变迁形态的开始。在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对传统帝国瓦解性的冲击标志着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开始。现代化研究中有的专家从历史发展进程出发,揭示现代化经历的几个阶段,指出:“中国现代化是革命型的波折式推进,多次出现模式变换,表现为发展极不平衡”,自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后一百年的现代化“缺乏历史连续性,不断打破又不断重新做起”。②但不管经历怎样的阶段性模式变换,也不管是否具有历史连续性,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追求始终围绕着一个主轴,即实现工业化。从洋务派的“求强自富”、早期改良派的“商战固本”、康有为等维新派的发展工商业、孙中山的“实业计划”,到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将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任务,工业主义理念始终主导着人们对现代化的理解。在这样的理解下,中国的落后被归结为工业的不发达,国家强盛必须谋求工业现代化成为普遍的共识。作为阶段性的认知,工业主义理念主导的现代化理解有其历史合理性,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机,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济落后的现实,决定了中国人民追求现代化的视角在相当长的时期里集中在以显性物质财富为核心的经济坐标上,现代化被贴上了工业化的标签。

二、“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任务付诸实践,起初一段时间里,以工业主义理念为主导的现代化认知特点仍然十分明显。1953年12月,党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是发展国家的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大约经过15年的建设,“我们将有自己的强大的钢铁工业、机器制造工业和现代化国防工业,将有自己制造的大量的汽车、飞机、火车头、轮船和农业机器,将有更好的更发展的轻工业和现代化的运输业,以及现代化的农业,我国将有比现在高得多的技术水平”。③这里虽然提出了现代化国防、现代化运输、现代化农业等现代化概念,但核心还是工业现代化,而且重点是重工业和技术两个层面。这是后来“四个现代化”目标形成的思想源头。

“四个现代化”的雏形出现于周恩来1954年9月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周恩来指出:“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④。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中央关注到世界科学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在论述现代化时开始产生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理念,并且将科学与文化相联系,形成“科学文化现代化”的提法。1957年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出了“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任务。⑤把这些认识明确概括为“四个现代化”的是周恩来。1962年12月24日,他在会见一个会议代表的讲话中说:我们的任务是要“实现农业、工业、科学文化和国防四个现代化”⑥。在这个基础上,1964年底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正式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的曲折,严重干扰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持续不断的政治运动破坏了国家发展的正常秩序。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抉择后,“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被重新拾起,中央领导人在讲话中反复用实现“四个现代化”来动员和激励人民。1977年2月14日,叶剑英在一次讲话中提出:“要把工农业搞上去,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把四个现代化搞上去”。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叶剑英明确指出:“我国现阶段的中心任务就是实现四个现代化”。邓小平把党的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转变的任务与实现“四个现代化”紧密挂钩,并且仍然以20世纪末为时间节点,使党领导人民群众接续上曾经中断了的现代化奋斗历程。

在邓小平的头脑里,“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始终没有消失过,1975年他复出担任领导工作时主持全面整顿,首先就重提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关于“四个现代化”的设想,指出:“从现在算起还有25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全党全国都要为实现这个伟大目标而奋斗。”⑦1978年3月18日,他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指出:“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是我国人民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⑧。同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说,这次会议“中央提出了把党工作的重心转到实现四个现代化上来的根本指导方针”,并确定这是一次“新的长征”。⑨

在现代化认知方面,邓小平富有创造性的贡献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中国追赶时代潮流,不仅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而且必须坚持中国道路。他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前面有个限制词,就是“社会主义”。二是以家喻户晓的“小康社会”来表述中国现代化的目标,使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深入人心。三是以改革开放作为撬动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杠杆,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新启动。

三、将国家治理纳入现代化认知的思想超越

思想认识的丰富和发展,是实践深入的结果。改革开放初期,党重提“四个现代化”目标,使用的还是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为内容的传统提法,从理念上说仍然是以工业主义为主导。改革开放促使中国与世界广泛和深度融合,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入和国家建设的推进,以工业主义为主导的现代化认识必然被超越。

由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失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耽误了20多年时间,错失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革命第一波浪潮带来的机遇。改革开放后“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新启动,不仅需要把以前浪费的时间补回来,而且还必须着眼世界形势的新发展,吸纳现代化进程中时代催生的新元素。“世界上先进技术发展很快,发展速度不是用年来计算,而是用月、用日来计算的,叫做 ‘日新月异’。”⑩“我们要把世界一切先进技术、先进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⑪改革开放推动着中国走向世界,现代化的内在动力增强了中国感知世界现代化潮流新动向的意识。党中央在树立紧迫感的同时,对现代化的认知也不断丰富和发展。

20世纪后期的世界打开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图景,能源、航天、电子、网络、信息等领域层出不穷的创新举措和成果汇成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浪潮,在引发人们生存条件现代性变化的同时,为改变现代化的传统认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工业主义理念主导下突出经济、军事、技术等物质层面的价值判断,已经远不能适应现代化进程的突破性发展,人们的现代生活也不再停留在提高物质享受的水平上。现代化的认知超越工业主义理念成为时代的必然。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领导的新一届党中央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职志,形成了国家建设新聚焦,体现了战略抉择的新高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使用“国家治理”的概念,并且以“现代化”为标识,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这是理念上的重大突破,意味着当代中国发展形成了国家性质(社会主义)和治理形态 (现代管理)相统一的新诉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是对现代化认知思想超越的集中体现。

相对国家治理的传统模式而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鲜明的时代意义体现在民主和法治两大价值取向上。国家治理的实质说到底是社会秩序构建问题,人作为社会秩序构建的主体,各自的身份、地位、角色的确定和相互关系,以及与此相对应的权利和义务规范,是国家治理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民主与法治体现的正是解决这些核心问题的现代价值取向。这两个价值取向显然不是突然冒生出来的。率先踏上现代化进程的西方国家民主和法治实践将近200年,中国在20世纪初期发生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民主”是高高竖起的两面旗帜之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⑫,“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⑬。尽管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实践中走过弯路,遭遇过挫折,但民主和法制建设方面也不乏建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发展具有民主和法治的基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念和目标,是历史继承和现实超越的统一。历史的纵向上,民主和法治两大价值取向的变化表现为由隐而显、由弱而强的延伸线路;现实的横向上,民主和法治两大价值取向的凸显表现为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普遍的潮流推动。历史与现实纵横关系的紧密相连,民主和法治两大价值取向的延伸线路,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诉求中得到鲜明的体现。它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认知朝前迈出了一大步,符合时代潮流的认知元素已经融入到现代化目标的追求之中。

四、“第五个现代化”的提法不符合现代化认知逻辑

将国家治理置于现代化之中的认识,其重大意义毋庸置疑。然而,如何对它作出准确的评价则需要坚持科学性。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理论研究中,有的学者认为:可以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看成是我们党继提出工业、农业、国防、科技这“四个现代化”之后提出的“第五个现代化”。⑭这个说法被广泛引用,有的还使用了“第五种现代化”的提法。笔者认为,这很不妥当。它虽然突出了国家治理在现代化认知中的意义,但不符合认知现代化的思想发展逻辑。

其实,在改革开放后重新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后,党对现代化的认知已经突破了原本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认知范围。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鲜明地提出了“政治文明”新概念,树立起政治现代化的深刻理念。改革开放后,党中央提出两个文明建设,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发展政治文明的要求。胡锦涛指出:“大家普遍反映,十六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提得好,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⑮。这里,将政治文明纳入现代化要求,无疑体现了现代化认知的丰富。其二,以软实力定位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将文化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了文化现代化的目标定位。“四个现代化”目标中没有包括文化现代化,这是现代化认知历史局限性的体现。邓小平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建设方针,包含着文化现代化的指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党中央深刻认识到:“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⑯,“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⑰。文化建设纳入现代化的视野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由此可见,改革开放后现代化建设的重新启动中,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已经融入党的认知之中。

“第五个现代化”的说法用位序方式表述对现代化的认知发展,既显得简单化,又不合乎现代化认识的思想逻辑。如上所述,现代化认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断揭示现代化的内涵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奋斗的历程中对现代化的认知也是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但这样一个深化过程不能简单地以提法的先后顺序来排列,现代化既不存在“个”的形态区别,也不存在“种”的类型划分。当代世界,现代化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现代化内涵十分丰富,外延非常宽泛。就理论研究而言,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思想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都已经成为学者们注重研究的课题。从实践上看,世界各国对现代化的追求早已超出物质层面。因此,从思想发展的逻辑来说,“第几个”、“第几种”现代化完全说不通,用“第五个现代化”来表述党对现代化认识的发展是不可取的。

注释:

① 威廉·A·哈维兰:《当代人类学》,王铭铭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75页。

②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续——东亚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8、113页。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503、508页。

④《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84页。

⑤《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8页。

⑥《周恩来年谱 (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29页。

⑦⑧⑨⑩⑪《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85—86、140、112、111页。

⑫⑬⑮《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2、24、143页。

⑭ 施芝鸿:《努力实现中国“第五个现代化”》,《经济日报》2013年12月2日。

⑯⑰《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下),中央文献出版社版,第560、561页。

猜你喜欢
现代化发展
边疆治理现代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中国新现代化论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