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乡土作文训练刍议

2015-04-18 02:58:44福建省南安市仑苍中学李星明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农活乡土笔者

◎福建省南安市仑苍中学 李星明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作文必须紧扣自身生活,突出自身情感与生活思考。所以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应得到良好的情感培养和兴趣激发,进而在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水平、逻辑表达水平,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学生审美境界的目的。但反观现状,相当一部分农村初中对学生这些方面的作文培养力度不够,很多学生交上来的作文空洞无物,如记流水账;更有的学生编造内容、生搬硬套、故作姿态等等。这是由于学生本身对于生活的感悟少,而流行文章中的城市生活又离他们太远,于是只能无病呻吟。

实际上,农村中学本身就处于独特的环境中,农村特有的生活环境、生活情状是极好的作文素材库。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农村本身的教学素材,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乡村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情感体验。教师的作文教学重点应在于启发学生对于农村生活的体验、感悟,进而在作文中体现出来。农村中学作文倘若能发挥“乡土”性,成效定能得到提升。

一、从观念上激发学生对乡土的热爱

农村学生每天的生活有田野山川为伴,自然界与日常生活和谐相融,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山水田园之美。比如,要描写农村春天里百物萌发、欣欣向荣的景象,便可以让学生观察各种作物的生长、菜地田野里的新绿、山地与天空的变化;夏天,观察烈日下的人与景、池塘里孩子们的游水嬉戏、蝉鸣蛙声;秋天各种果实成熟,杂树叶落,一片金黄;冬季四野荒凉,鸟尽弓藏。与城市生活里单调的钢筋水泥丛林相比,乡土风情中的四季变化更为明显,也更有可写的景致。因此,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见微知著,才能从平常事物中发现内涵之美,进而就地取材,点石成金。

一次作文教学中,笔者让学生观察春节前后身边人和景的变化,引导他们畅所欲言。一些学生发言踊跃,讲出了诸多景色的变化,如冬去春来,山坡浅绿,燕子飞回,过完年的亲人朋友又开始踏上外出的路途。借着这个引子,笔者让学生思考:每次热闹开心过年后,自己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学生开始讲述从期待父母回家过年,到过年时的甜蜜相聚,最后又不得不忍受痛苦的分离。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生活带来的压力和无奈,也感受到了父母为自己的付出。有个学生甚至谈到父亲每次回家过年都要去看的那座山、那些景,谈起父亲回想记忆中曾经的那座山景色与现在的不同……学生们各抒己见,很快黑板上关于变化的板书已经密密麻麻,而这些关于变化的观察与思考都是来自于学生自己真实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接下来,笔者布置了作文题目——《变化》。学生们有了这样的开场引导与讨论后,“下笔如有神”,交上来的作文大都有自己的真实情感,而且内容都饱含自己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想,对亲人的理解和感激。

二、从行动上引导学生对乡土的观察与思考

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迥异,但经济的发展也让农村生活水平大幅上升。笔者所处的乡镇,很多学生的生活条件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学生虽说生活在农村里,但实际上很多人不仅没有做过农活,甚至连田间地头都去得少。当这些学生要写乡土文章或涉及到农村劳作生活内容时,写出来的文章缺少自身的感悟,生硬造作,严重失真。学生缺少生活体验,就写不出生动饱满的乡土作文来。

为了让学生写出鲜活翔实且“带着泥土气息”的作文,笔者要求学生回家后必须参与家里至少一次的农活劳动,让学生帮着家里或邻居种菜,和他们一起下田,一起浇水、施肥、采摘、运输。只有切身体会到农活的艰辛,才能唤起对于生活与劳动的情感共鸣和精神认同。在农活参与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体会到了劳动者的辛苦,体会到了完成工作后的愉悦和满足,进而领悟、学习到父母及身边亲人勤劳朴实的品质。之后,笔者让学生讲述自己在做农活中印象最深的事情,如长辈教的一些农谚及其含义,讲解除草种地时的劳作技巧,以及农活里包含的做事做人的道理等等。由于已经有了劳作的经验积累,他们谈起来兴趣盎然、情感充沛。有的学生在讨论时,“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饱含经验总结的农谚脱口而出,而且还能释义。笔者以此为基,让学生写一写自己最有感悟的一次劳动。学生只要参与了田间劳作的,基本都能表露真情实感,写出来的文章也就言之有物。

三、从人文上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而作文正是培养学生人文意识和品德修养的重要手段。如了解农村宗族间的相处、人际交往、纯朴的邻里关系;在农忙时节各家各户互相帮助、抢收抢种;自然村落间众多乡贤积极捐款修路、造桥、引水等,这些都是有意义的乡村实事,同时也是育人的作文素材,教师要站在人文教育的高度,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去了解这些事情的产生原因和来龙去脉,观察其现象并努力去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积极意义,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感悟。另外,乡土人情也是可以大写特写的特色内容,如每逢赶集时摩肩接踵的热闹氛围,逢年过节时的杀猪宰羊,家族里的盛大聚会,春节期间的“组团”拜年,民俗活动的新奇独特,富有地方特色的农家菜、土特产等。

笔者曾根据不同时间段的不同节日,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家里过节时的趣事和风俗,讲一讲拿手菜制作工序,父母为自己添置的衣服物件,以及走亲访友时的趣事和乐事等。事实证明,这戳中了农村孩子们的兴奋点,作文课堂上生机盎然,快乐与收获一样多。

与城市相比,农家人的节日不仅仅有五一、国庆等法定节日,还有更多的具有浓郁乡土人情的节日。由于风土人情不同,过不同的节有不同的讲究和习惯。如农家人信奉的“远亲不如近邻”这一观念,就让逢年过节时的气氛尤为热闹,各家各户都会串门走访、互相帮忙、一起吃喝闲聊等,这个过程中必然有很多纯朴而感人的故事。某些地方即使是村里独居的老人,每逢节日,邻居们也会到家里嘘寒问暖,送吃的用的,甚至接老人到自己家里来过节,这些都是可以写进作文里的动人故事。再如,富有农村味道的结婚、进宅、拜寿等,同样充满着农村独特的人文气息。

有一次,笔者让学生们在作文中写下亲身经历的一场自己亲友婚庆的喜乐场面,着重描写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某一片段,交上来的作文无不妙趣横生,婚礼的幸福欢庆如在眼前。

综上所述,在进行农村初中语文乡土作文训练中,要立足农村生活的真实情况,激发学生去发现、去实践、去感悟,写身边人,记乡里事,抒发真实情感。只有这样,作文教学才能达到“我笔写我心”的效果,也才能持续提升农村学生作文学习的兴趣。

猜你喜欢
农活乡土笔者
亲近乡土
科教新报(2024年23期)2024-06-16 07:17:01
大棚开直播 密云“新农活”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11-28 05:07:50
直播卖苹果 变成“新农活”
今日农业(2020年16期)2020-12-14 15:04:59
农活托管 让农民当上“田掌柜”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09-25 03:03:06
乡土中国
跟着奶奶做农活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08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