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大学数学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15-04-18 00:56杨金远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教学团队大学数学教学质量

杨金远

(吉林化工学院 理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2)

我校大学数学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杨金远

(吉林化工学院 理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2)

摘要:在总结我校大学数学教学团队建设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我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大学数学教学团队建设的新思考。

关键词:大学数学;教学团队;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作为质量工程项目之一,教学团队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乃至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保障与支撑。因此,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长期建设任务,不仅需要重视与投入,也需要传承与发展。面对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大环境、大背景及我校的实际情况,相对深入地了解过去,努力清晰地把握现在,才有可能更为有效地规划和引领未来。

一、我校大学数学教学团队建设的历史沿革

1958年吉林化工学院正式建校不久,数学教研组就是当时学校的13个教研组之一。学校在经历1963年宣布下马,至1978年恢复本科办学后,数学教研室是隶属于学校基础部的一个科室[1]。当时学校的专业数量较少,学生数量较少,但教师数量与现在相比并不算少。恢复本科办学后,面向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分别开设过的主要公共基础课程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积分变换”、“场论”、“数学物理方程”等(当时还有中专和专科层次的培训班以及成人教育等)。

在近3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我校大学数学教学团队在建制上由原来的数学教研室发展到现在的:公共数学教学中心、信息与计算科学系、应用数学系三个部门。师资队伍由原来的1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专职教师35人,校内兼职教师6人。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从无到有(1999年开始开设公共选修课,2001年除外语专业外开始开设公共必修考查课),2005年为外国语学院各专业开设“大学文科数学”课程。在专业建设方面,2003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开始招生、2007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开始招生。从2001年开始建设数学实验室。

从1992年吉林省教委组织的办学条件与水平评估的试点,1993年的全国13所普通工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统一测试,1996年国家教委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直到2007年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我校数学教学团队的各项业绩都发挥了比较积极的作用,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作用。

二、我校大学数学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成果

多年来,在学校各级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在几代化院数学人的不断努力下,我校大学数学教学团队一直是学校教学团队建设中的佼佼者,师德师风建设、教学基本功建设、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均不断形成与传承了团队建设的优良传统,即“严谨、勤奋、求实、进取”校风的具有数学特征的独特解读与实践,并于2012年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资队伍建设获得较大发展

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学团队建设的根本。在培养与提高相结合的总体框架下,我校大学数学教学团队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虽然先后有几名教师离开本校,但近年来,我校数学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都发生了根本改变。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7人,讲师23人,助教4人。硕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95%以上,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人,在读博士教师13人,且发展趋势良好。

青年教师是团队中充满活力的后备力量,是团队未来发展的希望。大学数学教学团队长期致力于梯队建设和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尤其是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采取了许多积极可行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长期坚持。例如:课程组集体备课制度、青年教师试讲制度、教师规范书写讲稿和教案制度、教师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系主任听课制度、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制度、学生对教学评价反馈制度等。

2.鼓励青年教师进修学习,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鼓励40岁以下青年教师报考博士研究生,提高学历层次,对团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积极推荐青年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开拓视野、提升技能。积极推荐中青年教师参加教育部组织的精品课程培训,有三名教师接受培训,促进了高等数学精品课程的建设。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天元基金领导小组主办的中国东北部普通高校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五年内,先后有8人获得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合格证书。另外,有十多人参加了吉林省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举办的各种数学建模培训及讲座。

3.以老带新,一对一进行青年教师培养。对新开课和年轻教师指定了学术造诣较高、授课经验丰富的导师进行“传帮带”,并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定期组织教学业务学习、教学观摩和培养性听课。不定期开展老教师示范教学活动,指导青年教师研究教法、书写教案、讲课和撰写文章等。通过导师的传、帮、带,对青年教师加强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同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观摩教学和讲课风采大赛,先后有6名青年教师在校级讲课大赛和教案大赛中获奖。

近年来,先后有1人获省级教学名师奖,2人获校级教学名师奖,有2人获省级优秀教师奖,多人获校级优秀教师奖,1人被评为校级教学骨干,2人被评为校级学术骨干。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先后有1人获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有6人获省级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有3人获省级优秀组织工作者称号。

(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课程建设是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载体与体现,是我校大学数学教学团队建设的传统优势所在。1988年“高等数学”是学校首次评定的学校4门一类课程之一,1990年被评为吉林省首批优秀课程(学校共有2门课程),在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前夕,“高等数学”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填补了我校质量工程建设的一项空白。线性代数(2006年)、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009年)、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系列课程(2010年)、数学分析(2012年)是省级优秀课程,数学教学团队现有的校级优秀课程已经全部建设成省级优秀课程,较好地带动了其他课程的建设工作。教材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先后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教材7部,并获校级优秀教材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三)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教育教学思想、理念不断进步,全面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基础部提出过“三精”的要求,即精通教材,精选教材,精心组织和处理教材,在改进教法上起到了指导作用,先后尝试进行了因材施教的分级教学法、单元教学法等教学改革,到近年来,在大学数学分级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全面探索、实践了大学数学系列课程分类分级教学的新模式,使我们对新时期大学数学教育的因材施教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在人才培养目标与原则新解读的指导下,在相对深入各专业调研及多年来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针对一般工科院校各专业的实际特点以及对数学知识的实际需求,经过比较充分的教学研究与研讨,全新设计了我校大学数学分类分级教学的“四四二(或一或三)”新模式。即将全校各专业的大学数学课程分为四大类别(针对不同专业)、四种课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学科竞赛培训、课外科技小组活动)、二个(或一个或三个)层次(普通班、提高班、强化班)。

先后完成省级教研课题8项,校级教研课题20多项。2014年又成功申报4项省级教研课题。1994年至2013年连续六届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2001-2014年连续四届获得省级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四)学科竞赛从无到有、从有到强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明显,我校数学建模竞赛连续十五年竞赛成绩名列吉林省赛区前列。近年我校学生的受益面和参赛率均居吉林省各高校之首,学生受益面居全国前列。参赛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得到了比较充分的锻炼,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学校曾连续五年被评为吉林省数学建模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多数参赛学生在考取硕士研究生与就业环节中都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得到了录取学校和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2006年全新创设,具有我校特色的每年一度的“吉林化工学院大学数学知识与综合应用能力竞赛”内容丰富、形式独特、深受学生欢迎,是团队建设比较鲜明的特色之一,为培育我校数学文化氛围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7年获批吉林省首批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示范基地,先后有近20所省内外兄弟院校来校考察交流。

(五)办学条件不断提升

2001年学校投入12万元建设的数学实验室,开启了公共数学教学的新阶段。2014年150万元专项建设经费购置的设备全部投入使用,使数学实验室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使我校大学数学教学团队的办学条件得到了一次历史性的重大提升。目前拥有3个独立机房,近200台微机等设备,仪器设备总值180多万元。

三、我校大学数学教学团队建设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随着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点和高标准,如何进一步提高我校大学数学教学团队的建设水平进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而现实的问题。就我校大学数学教学团队建设的实际情况而言,尽管取得了一定的业绩,也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填补过空白,但是与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例如,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仍有待进一步转变,团队的整体建设水平尤其是科研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发展空间较大,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师德师风建设仍有待尽快提高,高层次教学成果尚属空白等等,应当也必须引发我们的更多思考:

(一)做好组织领导与顶层设计

把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等方面工作有机地加以融合,做好组织领导与顶层设计工作,加大培育团队带头人和团队骨干的力度,创造更和谐的氛围和更宽松的环境,重点支持团队建设上层次、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而不是任其自由发展。进一步明确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尤其应首先把谋划好“十三五”规划作为当务之急。

(二)新时期教育教学观念与理念的转变有待进一步加强

只有教育教学观念的真正转变,才能为教学改革提供强劲的动力与支撑,才能科学与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学习、研究与实践,不断提高实施各项质量工程的自觉性和能力[2]。尤其是应充分注意结合我校大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突出特色地把教学改革不断引向深入。应认真总结分级分类教学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应充分结合专业评估、工程认证、卓越工程师培养、审核性评估等机遇和挑战,确立新目标、开展新实践、创造新成果。

(三)深刻认识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学数学教育并积极实践

据2014年10月19日《羊城晚报》:“日前广东省教育厅正式下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管理的意见》,明确在外校和互联网上课,也能计入大学学分。此外,学生可跨校修读,老师由自己挑选;科研发明、实践竞赛可奖励学分,修满学分可提前毕业;学生还可保留学籍出去工作……”。面对新形势,如何面对?应该也必须作出深入的思考。

显然,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学数学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的不适应[3],幕课和翻转课堂等也将带来比较深刻的变革,而我们还只是刚刚起步,差距较大。历史的经验是,我校“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设虽然是我校的首门省级精品课程,但当时实际上主要差距就是我们在计算机网络方面比较落后。如何不再落后非常值得积极思考与行动。

(四)培养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功是当务之急

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进步,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功已经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基本功了。在传统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的基本功越来越重要和实际。青年教师必将是新教学视角、新教学媒体、新教学常态的新的主力军。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有了更为实际和鲜明的体现,是必须接受的新挑战。例如,虽然已经历了30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对我校则不过是十多年),但主流数学软件的教学与应用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又如,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呼声日益增大的同时,破解时代难题,用好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是不可回避的现实,要把改革的探索与积累更好地落到实处。

(五)破解专业建设难题

专业建设的质量提高,有赖于教学团队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应注意发挥我校的工科优势。虽然我们两个专业的就业一直高于平均水平,尤其是2009年起加大了专业课教学的讲课酬金系数,但大环境下专业的黄牌使招生受到限制与约束。如何破解专业建设的这个难题,是我们共同的艰巨任务,要使团队的全体成员都能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尤其是应该在办出专业自身特色上狠下扎实的功夫,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并做好跟踪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4]。

(六)充分认识师德师风建设的迫切性

不言而喻,无论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化教育都离不开师德师风建设,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迫切需要[5-6]。

总之,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只要我们不断提高认识、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本,理论与实践结合,传承与创新并重,取得我校大学数学教学团队建设的新进步进而达成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必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吉林化工学院校史编委会.吉林化工学院校史[Z].内部资料,2008.

[2]周远清.教育思想:教育改革发展的灵魂[J].中国高等教育,2015(2):1.

[3]徐宗本.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学数学教育.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2009论文集[D].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杜玉波.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5(5):6-9.

[5]高等学校非数学类专业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关于大学数学教学现状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J].中国大学教学,2005(2):9-11.

[6]李大潜.关于高校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些宏观思考.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2009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收稿日期:2015-06-05 2014-12-25

作者简介:杨金远(1956-),男,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化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教学方面的研究。

文章编号:1007-2853(2015)07-0042-04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B

DOI:10.16039/j.cnki.cn22-1249.2015.07.012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学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GH13466);吉林化工学院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Building College Mathematics Teaching Team

YANG Jin-yuan

(School of Sciences,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Jilin City 132022,China)

Abstract:This paper,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college mathematics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in our college,combines the practice of our reform with the requirement of deepening teaching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n puts forward new thought of strengthening college mathematics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Key words:college mathematics;teaching team;teaching reform;teaching quality

猜你喜欢
教学团队大学数学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土建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研究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校企双师团队建设研究
基于专业需求与案例驱动相结合的大学数学教学改革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职业教育中大学数学案例式教学模式探究
以学习能力培养为核心谈大学数学的教与学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