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华鸽
“你不要做丢脸的事。”
这句话,厦门人戴鸿雁听父亲说过两次。第一次是在1961年。高中没毕业的戴鸿雁应征入伍,正准备到厦门、金门对峙的最前线担任“心战”闽南语广播员。父亲怕水性太好的戴鸿雁叛逃投靠国民党。
戴鸿雁的一生从此改变,情报与广播成为他人生中的两个关键词。与他一起被改变命运的人共计5000人左右,他们隶属于一个曾经的部队番号:536部队。这支部队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对台心战部队”。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1953年到1991年,从彼此破口大骂到呼吁叛逃投诚,再到互相提醒对方“打雷下雨收衣服”,两岸历史不知不觉间已走过38年。
海上“上甘岭”
“心战”需要这样一个战场:敌我双方长期稳固对峙,阵地间隔不太远。厦门角屿岛与金门马山阵地,距离最近处不过1800米,成为设立心战广播喇叭的最佳地点。
1953年春,从朝鲜战场缴获的美军“九头鸟”广播器材运到厦门角屿岛。“九头鸟”是用九个小喇叭组成一座小喇叭墙,重达40多公斤。
3月6日,第一个对敌有线广播组——角屿对敌广播组宣告成立,四天后开始对大金门的国民党军广播。两年内,先后又有四个广播组在厦门沿海建立。角屿岛的喇叭响了不到半年,国民党也弄来日本生产的大喇叭,安装在正对角屿的金门马山,成立马山广播站。
一场对垒攻心戏,正式开始。
1953年底,当时在28军担任文化教员的吴世泽因闽南话普通话都讲得好,经历层层审查后担任角屿广播组广播员,后来他也成为戴鸿雁的老师。
在戴鸿雁看来,“海上上甘岭”,五个字不足以形容角屿岛的艰苦。
这个0.2平方公里的小岛上没有淡水,没有食物,没有药品,也基本没有可用于建造工事的材料,一切必需品都靠补给船运来。广播组刚上角屿岛时,住在一个挖出来的简易地坑里。播音员和组长4个人住处不足8平方米,还需放两张桌子当工作台。另外3个机务人员则住在芦苇搭盖的棚子里,常年与两部轰鸣的发电机作伴。没有地方修建厕所,广播组成员都趁着退潮跑到礁石上解决。
作为最重要的“对敌”前线,金门一方面部署了国民党陆军三分之一的兵力;另一方面,金门很快也建立心战大队与厦门隔空喊话。
两岸的广播站,理所应当成为两岸炮兵“重点照顾”的对象。将对方喇叭打成哑巴,是立功条件。广播一响,金门的炮弹就顺着声音打过来。如何保护喇叭,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吴世泽和队友常会背着40多公斤重的“九头鸟”,同金门的大炮打起“游击广播战”。
“六条保证”
相当长时间内,厦门金门之间只有两种声音,一种是敌我对打的炮声,另一种是敌我对骂的广播声。炮声一停,广播就播音。
厦门广播站骂对方“蒋匪”,金门广播站回骂“共匪”;厦门的口号是“我们一定要把美帝国主义赶出台湾”,金门的口号则是“我们一定要反攻大陆”……
播音多以《解放军进行曲》为启始。广播站的播音为杜绝出错,多为录播,平均每分钟120个字。
每个广播员最熟悉的广播内容,莫过于对蒋军起义投诚人员的“六大保证”:一、保证生命安全;二、不打、不骂、不侮辱;三、不没收个人财产;四、伤病者给予治疗;五、愿回家者发给路费,愿就业者帮助就业;六、起义投诚立功者给予奖励。“国民党官兵、金门的同胞,福建前线人民解放军对金门广播现在开始……”一年365天,平均广播280到300天,一天“六条保证”至少听16遍。后来国民党士兵过来投诚,“六条保证”都背得滚瓜烂熟,第一句话就是“政策我很清楚”。
广播站有时也会参与到地下斗争中。只要接到电话要求24小时不停记录敌人广播内容,就说明有叛徒投敌;要求今晚几点一定要广播一首什么歌曲,说明是给对面的地下党发特定信号。具体歌曲对应什么指令,则只有上级领导和地下党才知道。
“汤丽珠攻势”
戴鸿雁曾经无数次拿起望远镜看汤丽珠。他想不明白:这个长发苗条的漂亮女人,为什么一张嘴却像泼妇骂街呢?
汤丽珠在金门马山播音站从1958年起待到1961年戴鸿雁上岛时还在。情报显示,她的父亲是国民党军官,属于去台人员。
戴鸿雁和他的战友们特别发动了一场“汤丽珠攻势”。广播组陆续获得了汤丽珠大陆老家亲戚的照片、故居的照片和老家的土特产。“请国民党马山播音站播音员汤丽珠注意!现在广播你的姑姑给你的信……”接下来还有她的侄儿给她的讲话录音,并说明她的亲人都还健在,“国民党宣传说你的家人都被杀光了,根本没有这回事。他们现在还过着幸福的生活。…你是浙江金华人,你的阿姨做了你最喜欢吃的金华火腿,明天有一艘礼船漂过去金门,请你品尝你老家的土特产。”
很快,汤丽珠被调离金门马山播音站。
小嶝岛广播站站长徐六保因为国民党针对他进行的广播而直接升官。徐六保毕业干南京邮电学院,是第一个从地方大学招收的专业人才。从1963年上小嶝岛担任广播组机务员开始,一待23年。
一个偶然的机会,徐六保扎根海岛的事迹被总政发现,被树为全军模范。金门马山播音站显然也知道了徐六保的名字。“共军广播站站长徐六保同志,你为共产党卖命,得了关节炎等一大堆病,我们对你很尊敬。共产党只用你,不关心你。希望你好好把握。”1985年春节前后,马山播音站开始对徐六保喊话。1986年4月,徐六保被调到胡里山广播总站当副站长,从小嶝岛的正营级升为副团级。战友们开玩笑说:“徐站长,是国民党帮助你提拔的。”
七元帅到访
1962年夏天,戴鸿雁接到命令到厦门对台广播站总部报到。戴鸿雁知道这是有重要接待任务了。
直到接待前一天,戴鸿雁才听到“罗总长要来”,罗总长是时任总参谋长的罗瑞卿。第二天七点半,胡里山周边已全部戒严。九点钟,罗瑞卿、福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先到,厦门市公安局负责外围警戒。正在此时却出现意外。胡里山广播站大门口一位岗哨不知脑袋犯什么晕,拦住了走在最前面的罗瑞卿,问“首长你们是哪里来的?”为这次任务训练了半年,皮定均想不到会出这种纰漏。罗瑞卿随即下令,岗哨全部撤换成带来的人,接待室里的桌椅也被撤换成他们带来的,开水也从随从带来的20多只水瓶里倒出来。
戴鸿雁拿眼角向上扫,第一个认出来的是陈毅元帅,其次是贺龙。除了朱德、彭德怀、林彪,七个元帅全部到场。先是一位女播音员表演用普通话播“六大保证”,然后戴鸿雁用闽南话播。整个表演过程不超过三分钟。
31军联络处处长王泉激后来告诉戴鸿雁,朱德曾说“我一定要去,我这辈子不一定能解放台湾,但一定要到最前线去看一看。”但他的专车到厦门大学附近仍被拦住,“去七个已经有很大风险,万一走漏风声,后果不敢想。”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当天,中国国防部长徐向前在人民日报报眉发表声明,宣布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此后两岸广播人情味越来越浓,互相播报天气、提醒对方下雨记得收衣服都成为惯常播报内容。
双方称呼也开始不一样。大陆这边最早称对方是“蒋匪军”,后来为“蒋军官兵弟兄们”,再后来改称为“亲爱的国民党军官兵弟兄们,亲爱的金门同胞们”。“清晰、自然、亲切、动听”成为对播音员的播音要求。
1991年4月23日,厦门对台有线广播完成了最后一次播音。第二天起,工作了38年的广播站从此沉默。
(摘自《时代邮刊》2014年第7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