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秋

2015-04-17 11:08翁秀美
醒狮国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残荷张生鸿雁

翁秀美

夏渐消,秋来换岗,这样的交接很有意思:夏的衣架,挂了秋的衣裳,只是裙摆处尚余些许浓郁与热烈;秋的脸庞,还留着夏的容妆,眉宇间却有了淡远的清悠与敞亮。

晏殊眼里的秋天是“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色彩协调得恰到好处。秋,任风舒展,任水流长,任季节肆意打扮。

这一片红。那一片黄。绚烂地生长。红与黄的搭配,是梧桐最美的时光,不知哪一株梧桐是吴冠中笔下《梧桐入秋》的原型,但见株株盛装,枝杈半弯,向脚下大地,恭敬一躬。叶,那么多,厚的薄的,红的黄的半枯的,一片跟着一片,打着旋,无声,轻轻地落,曾经撑起满天的绿阴,葱茏了一春一夏,在秋日辉煌地离枝而去,铺作一条缤纷的路,静美得弥漫了视线。谁的小手拾起了,谁的双脚踏过了,柔软的“窸窣”声便是它们喻快的低语。

这一片红。那一片黄。无限风光。红的山楂,黄的玉米;黄的银杏,红的枫叶……黄澄澄的稻谷弯腰,红艳艳的果实垂首,深深拜谢给了它们成熟生命的土地。林中,路旁,远山,溪涧,随处是鲜亮的红与黄,杂以青绿,渲染着天地。如果秋是一位美丽的新娘,那么,红的是嫁衣,黄的作嫁妆,风儿殷勤相搀,多情目送的还有八月十五温柔的月光。

这般场景,本是相国小姐崔莺莺的佳期梦,却在“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这样的秋景中陪着十里长亭,送张生赴京,她是万分不愿意与张生分离,“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眼前美景,都作了愁情。

而离人心里,秋于伤感中又含了期待。望鸿雁,盼人归。李易安水面泛舟,举头锦书不至,却见西楼月满,鸿雁空回。当此际,人间天上一般同,雁过中天,月里嫦娥,是否也同样痴望祝祷,盼重返人间,时光永恒,月圆无数,惟她孤独,李商隐为她叹息,当初若不偷灵药,焉有如今“碧海青天夜夜心”?

林黛玉也是伤春悲秋者,素来不喜李商隐诗的她却极推崇其“留得残荷听雨声”句。当满池荷花散尽,清香不再,水面仅数茎纤细,形单影只,渐软渐稀薄,如玉盘般的叶支离破碎,雨,滴滴轻敲,单调凄清中流淌着别样的清韵,远远传送开去,是残荷与秋雨为池塘合奏的最后一曲天籁么?时有蜻蜓飞来,依偎纤梗,久久不去,似在寻旧,又如告别。枯萎的荷,俯首水面,无言而拜,与池水相约,后会有期。生命的谢幕,美丽,坚强。

花凋叶落,万物盛衰,自然规律一丝不乱。枯叶残花,褪尽颜色,轻薄如纸,脉络清晰,风过,有厚实的黄叶翻覆于其上,倍加呵护。秋目的田野,显得空旷,走在草丛中,拈一根狗尾巴草,淡淡的灰,又那么轻盈娇软。放眼遍野枯黄,沧桑萧索中仪态不改,夕阳流过,涂上一层透明的金红,间有黄花小小,红叶翩翩,竟一片灿烂迷离。

秋是一场天地之间的盛筵。耀眼的斑斓,如诗如画;荒凉的灰败,亦有动人风华。月圆之后,是长长的亏时;人聚之后,留无边的孤寂;果落之后,余荡荡的空枝。花已开到最好,叶也绿过十分,不圆满方为满,有欠缺才不缺。秋有无限伤悲,但很快飘散在风里;秋有点点喜悦,便将它摊开在风里。秋很美,美在顺应自然:成熟与萧条,寂寞与热闹,相聚与离散,等待与希望……更传递出一种达观宽容的态度,天高地阔的胸怀。

秋将来,有明山净水,一堆堆的色彩,一窗窗的清凉,纵萧瑟处也具别样心肠。欢喜沉醉中,还是怀一份感恩之心,先行拜谢这个美好季节的丰厚赐予吧。

编辑/书含endprint

猜你喜欢
残荷张生鸿雁
残荷听雨
鸿雁飞
留得残荷听雨声
听雨的残荷(节选)
残荷新爱
雄鸡和鸿雁
张生题字喻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