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力营销模式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5-04-17 19:21吴越波
机电信息 2015年24期
关键词:营销模式电力特征

我国电力营销模式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

吴越波

(浙江省电力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7)

摘要:主要介绍我国电力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政策、营销特征等,同时也对我国电力营销的未来发展模式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电力;营销模式;特征;发展

收稿日期:2015-06-02

作者简介:程亚民(1990—),男,河南太康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机械电子工程。

收稿日期:2015-07-17

作者简介:吴越波(1982—),男,浙江杭州人,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力管理。

的运动规律与轨迹;(2) 由于凸轮机构运动链通常较长,再加上各运动副元素之间表面的磨损,因而会产生较大的运动误差累计。

3凸轮机构未来的发展趋势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凸轮机构的应用研究将向多学科之间相互融合和渗透方向发展。

对凸轮机构分析与综合应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在对凸轮机构进行性能分析并揭示其特征本质的基础上,寻求机构尺寸综合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以便能快捷、简便地完成机构分析特别是机构综合的任务。我们要把计算机存储量大、图形显示、数据处理、快速计算等功能,应用到凸轮机构分析与综合的理论、概念、知识、方法中,充分发挥其分析判断与逻辑推理等作用,以推动机构分析与综合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及将现代化、可视化软件系统应用到产品创新设计中。

未来凸轮机构研究的对象将会是由机构、控制系统和原动机结合而成的整个机构系统,通过对整个机构系统的研究,揭示其运动学、动力学特征及其对动力分配的影响,从而改进机构的性能和创造出具有新用途的机构,将是未来凸轮机构发展的趋势。

4结语

凸轮机构的研究,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充分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不同的学科融合到一起,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要求,使凸轮机构在机构学中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应用,并对其不断进行优化,使其在以后的科研领域中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孙桓,陈作模,葛文杰.机械原理[M].7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张玉华,辛重镐.设计平面凸轮轮廓的新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04,40(1):33-37.

[3]莫亚梅.凸轮机构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南通工学院学报,1999,15(1):21-25.

[4]卢险峰.优化设计导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1电力营销模式的基本特点

电力工业在改革过程中针对建立市场的体制形式进行了改革,即电力市场模式。电力工业主要包括4个重要环节,即发电、输电、配电、供电,此外电力市场主要有市场交易机构与监管机构,而电力市场模式就是指这些内容之间形成的关系。目前,电力工业的市场模式正逐步朝着管理集中化、经营垄断化以及市场开放化的方向发展。

通常衡量电力市场的营销模式与该国国情是否相符应以以下3个方面为依据:第一,一般商品市场的要求是否满足;第二,在营销中是否结合电力商品的实际特点,电力商品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因此在电力营销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点,为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供充分的保障;第三,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的持续与稳定发展是否能够通过该营销模式得到促进与保证。

2我国电力营销模式的发展历程

基于上述标准,可将我国电力营销模式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5—1985年,此阶段我国电网营销模式为垂直一体化垄断运营。国家实行这种模式长达数十年之久,而在这一过程中出现过许多问题,其中电力短缺与电价过高这一矛盾尤为突出与集中。第二阶段为1986—1997年,此阶段国家实行集资办电、开放电价的营销模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电力短缺的问题越来越明显,电力工业发展的需求已经难以通过国家财政投资而得到满足。为了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改变电力短缺的困难局面,从1995年起我国就开始针对电力工业进行一系列改革,实行集资办电政策,电厂由民营企业家办理,而国家对电网进行集中管理,以此吸引社会投资,促进发电厂建设,并对原有的不计成本的电价形成机制进行改革,对新建电厂实行“还本付息”电价。第三阶段为1998—2001年,该阶段我国推行由国家电力公司提出的“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营销模式。1998年8月26日,国家电力公司向经贸委上报了《实行厂网分开,建立发电侧电力市场的实施方案框架(试行)》,并获得通过,随后在六省市进行试点工作。第四阶段为2002年至今,“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依旧是我国电力营销实行的政策,此次国务院高层基于试点工作的总结,对我国电力工业行业垄断的情况进行总体改革规划,并在2002年4月11日正式批准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根据该方案对我国电力体制进行调整,将电厂与电网的管理分开,并对发电与电网企业进行重组;同时采用竞价上网的方式,以电力市场运行规则与政府监管体系为依据进行管理与运营,这标志着我国电力批发市场的区域竞争性与开放性初步确定起来。

随着我国电力的发展与进步,我国电力供应足以满足居民和企业的用电需求,电力产出供大于求,这个时候厂家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变化,电力企业依靠自身实力改变了自己的经营理念和战略部署,转而去引导市场,将自己的发电产出销售出去,从生产主导转换为需求主导。但是到2000年,我国又出现了用电荒,电力企业的营销政策又发生了变化,回到了第一阶段,继而到后期又是供大于求。由此可见,电力企业的运营模式是根据用电需求而变化的,当然,其中少不了国家政策的调整。下面将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和用户需求,深入分析近年来我国电力营销的模式及其特征。

(1) 垂直一体化垄断运营。自建国以来,由于技术及经济原因我国长期处于供电严重不足的状态,这也是影响居民生活、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个时候,国家将解决电力问题的重心放在电力生产上,电力营销在当时基本是零,更不要说服务了。有许多学者认为这个阶段我国电力发展是高度垄断经营,但笔者认为更多的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当时电力生产模式是计划生产、以产定销,至于营销,在这个时期基本是不需要考虑的因素。

(2) 集资办电、开放电价。在这个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均有相当提升,电力供求关系上也发生重大变化,从严重的供不应求状态过渡到供大于求状态。这个时候电力生产厂家需要考虑如何将多生产出来的电销售出去,加上当时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这就促进了电力企业的市场化。于是各家电力企业纷纷成立市场部、营销部等,为自己的企业做营销。由于市场的竞争,各家电力公司也开始意识到服务的重要性,服务质量均有所提升,2001年被认为是“电力市场整顿和优质服务年”。由此可见,在这个阶段,电力企业的运营模式已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

(3) 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第三阶段出现过短时期的用电荒,国家在2002—2004年存在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用电不足现象,该时期电力企业一方面想尽办法满足用户的电力需求,另一方面也在千方百计地加强自身电力建设和需求侧管理,引导用户合理利用电力资源。此外,这个时期电力市场逐步对外开放,基于原国家电力公司,实施资产剥离,主要针对发电资产和辅助性业务单位、“三产”和多经企业的资产进行调整与重组,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5家主要发电公司,即中国华能、中国大唐、中国国电、中国电力投资、中国华电,并且建设了4家辅助集团公司,即中国水电工程顾问、中国葛洲坝、中国电力工程顾问、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基于此,我国发布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并针对现有电力工业发展格局进行了深化改革,方案中指出,针对大用户发电企业可直接提供试点工作。

3未来电力营销模式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未来电力营销模式将得到进一步改进,大体趋势是将竞争引入发电领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电力建设与电力运营,具体可分为两种模式,即批发竞争与零售竞争。目前大部分人认为批发竞争模式仅仅是为了过渡,由于发达国家的电力系统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因此零售竞争模式更加合适,然而在采用零售模式之前,批发竞争模式的过渡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当电力营销模式由批发竞争过渡到零售竞争时,用户就有权利进行选择,电力行业的各个环节都开始建立比较完全的竞争关系,包括发电、售电等。用户可以直接选择独立的发电公司,而发电公司也可选择用户,体现出营销过程中双方能够相互选择的特点。在这一模式下,电力行业的各个领域都具有完全独立性与开放性,并且供电零售公司开始出现在市场中,电网交易中心的性质也发生了改变,从一个买电机构转变为拍卖商或者说是经纪人,电网输送成为双方签订交易的必要条件。

零售竞争模式被普遍认为具有先进性,对于一些电力系统较为复杂的发达国家而言,该模式可以说是明智之选。但该模式只有在具有相对完善的市场结构、政策和法律规范的条件下才适用,所以电力营销的未来发展趋势还要看国家政策和市场架构的完善程度。

[参考文献]

[1]常康,薛峰,杨卫东.中国智能电网基本特征及其技术进展评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17).

[2]刘秋华.电力市场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3]刘思强.电力客户满意度调查与测评分析及对供电企业经营启示[J].大众用电,2004(12).

[4]刘思强,李湘祁.供电企业客户关系管理探讨[J].电力技术经济,2005(1).

[5]刘秋华,韩愈.电力市场运营模式与市场结构研究[J].商业研究,2006(13).

[6]傅书逷,白晓民,张扬,等.区域电力市场模式及运营方式[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9).

[7]周任军,胡军,罗潇,等.发电资产最优组合分配的WCVaR风险度量方法[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

猜你喜欢
营销模式电力特征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广告的新契机
电力变压器高压试验探讨
“互联网+”环境下铁路货运物流营销模式创新研究
线性代数的应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