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构筑火灾“防控网”
付佳程
(抚州市公安消防支队)
摘要: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街道、乡镇消防安全组织,落实基层消防工作责任,夯实火灾防控基础,中央综治委、公安部等5部门联合发文,推行街道、乡镇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本文以抚州市实际情况为例,浅析消防安全“网格化”区域化运转,寻求长效机制,不断夯实基层消防基础,筑牢社会安全“防火墙”。
关键词:消防安全网格化防火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较快,但由于1998年以前,消防技术标准、规范及相应的管理制度比较薄弱,导致火灾隐患历史遗留问题相对比较突出,尤其是近几年来,各地火灾事故,尤其是群死群伤亡人恶性火灾事故不断发生,给我们消防工作敲响了警钟。随着消防技术标准、规范的建立健全和相关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加上近几年来开展的火灾隐患重点地区整治,人员密集场所、新建、改建、扩建的场所以及既有建筑,火灾隐患得到了大量的消除,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广泛存在的“三小场所”、“城中村”等监管力度相对薄弱的场所,消防安全问题仍无法得到进一步解决。2011年9月,抚州市在公安部的统一部署下,集中开展“清剿火患”战役,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模式,目前,“网格化”管理模式已初具雏形,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思路和安全管理策略,制定了适合辖区实际的消防管理“网格化”管理机制,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的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做到实处,在抚州市基本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消防管理格局。
抚州位于赣东,地处华东地区,辖2区10县,总面积18816.92平方米。目前,抚州市共有一、二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811家,其中高层地下建筑501栋。社会面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呈现出“点多、线长、面广”的地域特点。
二、抚州市开展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现状
抚州市在推进乡镇、街道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实践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建立完善了“网格化”管理的工作运行模式。全市7个街道及151个乡镇均已按要求划分网格,划分大网格158个、中网格1992个、小网格10249个。截止2013年12月20日,全市共有6个街道、122个乡镇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组织和工作机制实现了“责任明晰、机制健全、运行高效”的目标,累计排查社区217个,村庄1775个,全市81%的街道、乡镇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达标。
(一)政府主导,高位推动。
市政府高度重视,立足工作实际需要,出台了《关于印发抚州市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目标任务和具体推进措施;将网格化管理工作纳入平安建设、综合治理、文明创建、城镇“网格化”巡控、农村警务室建设等内容,推动提升社会面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市公安局还会同市综治委、民政局、工商局、安监局共同下发《关于街道乡镇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实施意见》,要求各街道、乡镇综治办、社区办、社会保障所、工商所、安监所、公安派出所等部门全面行动起来,力争在2013年前,全区所有街道、乡镇建立责任明晰、机制健全、运行高效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组织和工作机制,城乡消防安全条件明显改善,防控火灾能力显著提高。
(二)建立机制,加强管理。
结合抚州市点多、线长、面广的地域特点,建立“多警联勤”警务机制,各县(区)公安机关分管领导亲自负责组织,治安、督察、法制、宣传等部门全力配合,积极推行公安派出所和警务室分片包干联系工作制度,全市116个派出所列管的2145家三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四个能力”建设任务100%达标,5831家一般单位100%开展了“三懂三会”教育;在158个大网格的基础上,各县(区)纷纷结合辖区特点,以街道、巷道为单位构建精细小网格,创新采用“十户消防联保”制度,全方位拓展了“网格化”的覆盖面。
(三)树立典型,示范教学。
选取金巢区城西派出所和临川区穆堂路社区为示范点,建成一个农村片和一个城区片标准化消防工作站(室),拍摄金巢区城西派出所运作示范教学片,全市召开动员部署会,先后组织各县(区)公安局分管领导及街道、乡镇安全办主任、村(居)委安全干部近500余人到示范点参观见学、传经送宝,为建设统一、标准的消防工作站(室)打下扎实基础。
(四)严格执法,注重实效。
全市紧紧把握“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主线,结合消防安全“三化”和“四个能力”建设,把服务与执法并重,服务中执法,执法中服务,积极组织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及特殊岗位人员,分期分批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培养消防安全“网格化”、“明白人”。按照“网格化”管理,将已排查过的单位、社区、农村分为完全放心、基本放心、不放心三个层次建立台账,分类进行管理。消防监督人员根据分片包干情况,坚持对重点单位、不放心单位定期跟踪回访,坚持每周例会制度,及时调整和补充工作台账,对辖区消防安全状况做到心中有数。
(五)查找不足,不断完善。
在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的进程中,全市曾经遇到不少问题,坚持在探索中前行,在前行中探索,先后解决了装备采购进度迟缓、制度展板花样繁多、基础台帐凌乱杂散等软件、硬件问题。目前,抚州市在“网格化”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怎么查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部分街道、乡镇,特别是村(居)委消防工作站室工作人员发现火灾隐患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以会代训、实地教授、专题培训等方式进一步进行巩固和提高。
二是怎么宣传的问题还存在一些缺陷,部分楼组长、生产队长对于消防宣传的概念,还仅仅停留在拉横幅、讲口号的层面,没有很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需要通过组织见学、同步传授等方式丰富消防宣传手法。
三是怎么管理和发挥队伍作用的问题还有上升的空间,建立完善了一支庞大的消防专职人员、协管员、巡防队员、志愿者等消防工作者队伍,如何通过他们推动基层基础消防工作,真正将网格化管理扎根于基层,这些都需要不断摸索。
三、当前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三级网格建设不到位。
部分街道、乡镇存在辖区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落实不到位,单位底数不清,网格划分不合理,“网格化”管理档案建设较差,基层责任没有有效落实。
(二)宣传教育力度不大。
部分街道、乡镇未能因地制宜,建立消防宣传阵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消防常识,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
(三)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
目前,各地普遍存在乡镇消防规划未制定,市政消火栓欠账多等问题,极大制约了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的同步发展。此外,大部分乡镇、街道的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存在资金投入不足、消防装备配备不足的问题,队伍战斗力较差,在现实中难以承担扑救初起火灾的职能。
四、加强和改进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对策分析
(一)进一步明确职责,建立长效机制。
提请政府定期召开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具体负责本辖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中重大问题的议事和决策,听取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情况的汇报,分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指导性的意见。采取分片包干、跟踪督办等形式,各级督察部门对所属街道、乡镇和村(居)委会加强督导检查和帮扶指导,及时发现和帮助解决问题;进一步完善细化街道、乡镇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标准,落实建筑消防设施“三化”暨“四个能力”建设长效机制,积极指导各地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全面纳入综治管理平台,保障工作的长效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配合。
公安、综治、民政、工商、安全监管部门要按照五部委关于消防安全网格化明确的消防职责,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与其他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建立完善联席会议、信息互通、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
(三)进一步强化督导奖惩。
要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纳入平安建设、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检查考评、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评及政务督查内容,定期组织检查督导考核,对工作成效显著的要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开展不力,因未履行法定职责或工作措施不落实、不到位而发生较大影响火灾事故的,要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四)进一步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要将乡镇消防专项规划编制、实施作为当前消防工作的重点工作来抓,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结合村庄整治和人居环境改造,建设消防水源,打通消防通道,拓宽防火间距,提高建筑耐火等级,增强抗御火灾能力。60%的乡镇公共消防设施达标。同时加大消防装备建设,街道、乡镇和农村、建制村志愿消防队要配置轻型消防车和必备灭火器材。
(五)进一步强化消防宣传培训力度。
各地结合《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和《消防常识二十条》宣贯工作,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健全机制,创新载体,将消防宣传教育的触角延伸到社会各个层面、各个角落,努力提高消防宣传普及率。积极构建电视、报纸、网络、广播等媒介为一体的宣传格局,通过电视图像、纸质文字、调频广播、大众网络等方式进行多方位宣传,切实做到消防宣传“六进”,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