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中的文学后现代主义特征解析

2015-04-17 14:58陈映丹
疯狂英语(双语世界) 2015年1期
关键词:亨伯纳博科洛丽塔

摘 要:本文将纳博科夫小说《洛丽塔》中的文学后现代主义特征作为研究对象,以“文学后现代主义”在《洛丽塔》中所展现出来的艺术意志自由、现实经验的艺术范式、对传统的反抗等因素为线,以小说片段解读为点,以作家创作的时代思想动态为面的结构进行逐步展开,对纳博科夫小说中的“现代性”特征的书写进行整合和解析,以此来把握作家对《洛丽塔》的语言风格和审美价值的叙事策略。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5)02-0194-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1.052

收稿日期:2014-12-8;修改稿:2014-12-15

1.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概要

19世纪以前田园牧歌式的乡村风光,被19世纪以后形成的钢筋水泥的巨型城市所取代,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宗教信仰等受到激烈的冲击和挑战。欧美社会的个人出现了普遍的疏离感、陌生感和孤独感。现代主义文学最重要的“非人化”元素就由此而来。第一次世界大战彻底打破了欧洲社会岌岌可危的旧秩序和旧宗法。战争给整个欧洲带来的巨大灾难,致使敏感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文学家和艺术家们,对资本主义的价值体系和伦理体系产生严重的怀疑,并滋生反叛情绪。在资本主义价值体系遭遇质疑的时候,一跃成为一种重要思潮,许多现代主义文学家们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其影响。

现代主义文学(modernism),又称现代派文学或现代文学,是1890年~1950年间流行于欧美各国的一种国际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文学可以看作是19世纪传统的浪漫主义文学向唯美主义文学转变、现实主义文学向自然主义文学转变,均形成危机而另谋出路的结果。在纵向上,现代主义文学前承古典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后接后现代主义文学。她起源于19世纪,特别是体现在19世纪法国作家,如普鲁斯特的小说和诗歌中。在英国,现代主义萌芽于1900年左右,体现在亨利·詹姆斯的后期小说、艾略特和艾兹拉·庞德等作家和诗人的诗歌里。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上世纪70年代后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用一句话来概括后现代主义,就是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修饰或装饰性的效果。其代表作家如美国的唐纳德·巴塞尔姆。后现代主义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可多角度解释的人物个性和事件经历。也就是说,在文学作品中,作者不给予任何一个人物一种特定的社会定位,而是由读者自己去寻找其定位性。简单地说,主人公是好人或者是坏人,全由读者自己去定位。

2.《洛丽塔》中的“后现代主义”特征解读

2.1 作者对艺术意志自由的展现

对于艺术,有其自身的法则,它不响应其他准则,它只有自己的唯一目的和准则,换言之,就是为了艺术而艺术。如同艾略特以“目的性”展现在其诗歌中一样,纳博科夫在《洛丽塔》中表达了自己对艺术意志自由的展现,作品的目的就是提供美学极乐,探讨艺术与审美,而无关道德与伦理。《洛丽塔》表面上看,像是一部市井畸恋故事,又像是一部美国游记,内含了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小说中明指或暗指的文学家、艺术家有数十位之多,纳博科夫描摹了各个时代的欧洲文学与艺术。由于主人公亨伯特是一位中年知识分子,这些文化背景从他的自述中流露出来也就顺理成章。作者在《洛丽塔》中从对“少女的畸恋”主题出发,引用了现代主义诗人和文学家的作品。如美国诗人爱伦·坡的诗作《安娜贝尔·李》,以及与爱伦·坡诗歌中女主角有同样名字、同样夭折命运的亨伯特童年时代的朋友安娜贝尔。诗人爱伦·坡是一位唯美主义者,主张艺术以美为准则,与道德无关。亨伯特也表达了同样的理念。亨伯特对他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不认为是犯罪和缺失道德,他似乎认为那样做很正常。亨伯特引用了诗人的一句话:“人性中道德感是义务,我们必须向灵魂付出美感”。由此,纳博科夫将小说《洛丽塔》从低俗的色情小说中解脱出来,从传统的道德伦理中释放出来,驰骋于艺术意志自由的空间,成为一部艺术与审美深刻结合、雅俗共赏与众说纷纭相互拼接的小说。

2.2 作者对现实经验的艺术范式的展现

《洛丽塔》本身就是一部反映当时美国民众生活现状的小说。在小说中,纳博科夫十分细腻地刻画了美国人的现代生活画面:爱的离失,死亡的降临,青春的流逝,道德的沉沦,伦理意义的失守。这如牢狱般的生活也体现在小说主人公亨伯特的身上。亨伯特被现实禁锢,被自己禁锢,也同时禁锢了洛丽塔。若要挣脱禁锢的牢笼,就要付出惨痛的代价——亨伯特在杀死奎尔蒂的同时,也宣判了自己生命的终结。现代美国人面临的困境在亨伯特身上得到了集中和极端的体现。同时,这部小说,是纳博科夫和妻子在美国西部沿途旅行中完成的。旅途中的西部风景和风土人情给纳博科夫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一印象也被描述在了亨伯特与洛丽塔贯穿全美的旅行途中,将美国迷人的地理风光尽收眼底:“两次穿过落基山,又漂泊在南方沙漠里过冬;后来到达太平洋,转向北,穿过森林公路沿途茂盛的淡紫丁香花丛;几乎到达了加拿大边境;又朝东去,穿过那片好土地和坏土地,回到宽阔的农业区……最后,又返回到东部的终止地,隐没于比尔利兹大学城里”(纳博科夫,2011:154)。这条路线上,作者不遗余力地描述了各个景点,将美国的风土人情与市井文化淋漓尽致地展现给读者,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经验的艺术范式。这样的现实描写与反现实的意图使小说蒙上了一层朦胧而神秘的色彩,使读者分不清是现实意境还是艺术虚拟,也许这就是作者对现实的艺术呈现。

2.3 作者对传统的反抗,尤其是对传统道德和伦理的反叛

《洛丽塔》中蕴含着纳博科夫的文学精神和伦理观。所谓伦理,是人与人之间最具约束力,也最具社会价值的社会关系。在一个群体中,所有人共同遵守的那些道德规范组成了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推动着社会的运行,这就是社会成员整体的伦理道德,也是人类文化的表现。而纳博科夫所主张的文学精神更多地着眼于个体心灵里隐密的情感,他主张文学应当进入更为隐秘的灵魂层面,进入生命的原始状态,从而颠覆一切由理性逻辑所建构起来的伦理秩序。正是在纳博科夫不断地延伸于灵魂纵深处进行拷问时,个人的生命感觉才得以伸展,异化的生命感觉才得以唤醒,营造着极其特殊的伦理氛围。《洛丽塔》的主人公亨伯特实际上是一个极端化的个体生命体验的典型,而小说中所建构和极力展示的道德伦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亨伯特的个人价值观为评判标准的。因此,传统的道德观念在小说中受到了巨大挑战与冲击。从小说的情节来看,鳏夫亨伯特对幼女洛丽塔的狂热爱恋是为传统伦理道德所不齿的,是有悖伦理道德的。亨伯特为求与洛丽塔长相厮守,带着她一路旅行,使洛丽塔囚禁在他的肉欲世界里。这种现代主义的写作风格和传统写作是相背离的,体现了作者对传统的反抗与挣脱。

纳博科夫一直认为文学不应当担负评判人们是非、功过的“法官”,而应当充分地关注人类的内心世界,深入到饱受现代工业社会摧残异化的人类心灵之中,将人类内心的成长、心灵的隐秘作为文学书写的主题,并以此来达到文学艺术引领世人去领略神圣的“彼岸世界”的目的。

在《洛丽塔》中,纳博科夫是在以个体力量对抗群体意识,竭力表达一种生命的真实,恰恰就蕴藏在这种独特的心理剖析的文学旨趣中。他要通过这个故事来“无限夸张人和人性力量,打开人性与心灵世界的皱折,轻拂皱折上的灰尘,看清人性自身的真实面目。”亨伯特对洛丽塔的畸形爱恋在真正的生活里没有任何合理性与落脚点,也不存在男女之间的匹配与和谐,它毫不掩

(下转第201页)

猜你喜欢
亨伯纳博科洛丽塔
洛丽塔裙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纳博科夫:归去来兮松菊犹在
《纳博科夫短篇小说全集》国内首次结集出版
迷失的美国丽人
——《洛丽塔》的成长小说解读
《洛丽塔》中亨伯特的形象解读
在选择中亲历死亡
——论《洛丽塔》中亨伯特的自由选择
《洛丽塔》:爱情的想象与纠错
《洛丽塔》:薇拉必须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