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标根 福建省宁化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365499
一起山羊疥螨病的诊治
夏标根 福建省宁化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365499
宁化县某羊场发生一起以皮肤瘙痒、脱毛,湿疹性皮炎患部逐渐向周围扩展和具有高度传染性为特征的疾病。根据临床症状,通过实验验检查确诊为山羊螨病。经采取综合防治,取得良好效果。
山羊螨病诊治
螨病是由疥螨科和痒螨科的螨类寄生于家畜体表或表皮内所引起的慢性皮肤病,以接触感染、能引起患畜发生剧烈的痒觉以及各种类型的皮肤炎为特征。不同种螨类引起不同种的螨病,是疥螨引起疥螨病,痒螨引起痒螨病等。笔者就一起山羊疥螨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2014年11月,宁化县淮土乡张某养殖户从四川成都引进山羊156头,饲养1周后观察发现有9头羊眼圈、鼻背、耳根部、嘴唇角四周等部有结痂,脱毛和皮肤增厚等皮炎症状,饲养至1个月时有109头羊发病,出现了不同程度明显症状,发病率达70%左右,但未出现死亡现象。
患羊出现皮肤瘙痒,被毛脱落,结痂,表现为烦燥不安,食欲不振、反刍减弱等症状;不时在饲槽、羊舍栏杆或墙壁上摩擦,舍内羊毛脱落于地或小团羊毛悬吊患处;病初主要见于嘴唇角四周,眼圈、鼻背和耳根部等皮肤炎症(红、肿、丘疹、水疱、结节、浅黄色脂油状痂皮),而后蔓延于腹下和四肢外侧等处;个别严重的口唇皮肤破裂,出现采食困难,反刍减弱、身体消瘦,体弱多病、感冒、腹泻等症状,传染快,发病率高。
在患羊病变与健康部位的交界处,前去被毛用火焰消毒好的手术刀刮取皮屑,刮至皮肤将要出血或皮肤轻微出血为止,将刮取的皮屑或痂皮集中于烧杯;然后将病料取适量置于载玻片上,滴加数滴煤油,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移动的虫体,似圆形扁平虫体。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山羊疥螨病。
1)药物治疗。用伊维菌素注射液(新一代疥螨净注射液,江西双实药业有限公司),一次量按每千克体重用0.02 mL,皮下注射;同时用博莱螨净(二瑧农溶液)药浴,初液按1 mL加温水1 L,补充液按1 mL加温水0.33 L配制成浓液,洗患部或全身喷洗,重刷患部;间隔7 d后,再注射伊维菌素和洗、刷、喷患部;对重症羊,间隔15 d,再洗、刷、喷患部。轻者一般治疗2次,严重者治疗3~4次,烦燥、脱毛等症状基本消失,1个月左右慢慢结痂、脱落后或脱毛处恢复长新毛,被毛平整、毛色光亮、精神状态等恢复正常,50 d后取样镜检未发现虫体。
2)对亚健康羊群用伊维素注射液。一次量按每千克体重皮下注射0.02 mg,间隔7 d再注射1次;用12.5%双甲脒溶液作1∶500倍稀释,用于羊舍带羊消毒,每3天1次,连续消毒5次。
3)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羊舍环境卫生。清洗、消毒饲槽及用具,及时清扫羊粪,粪便堆集发酵处理。
1)该批山羊是在11月份引进的,正值山区寒冷阴雨天气,该羊场的羊舍又是靠山壁旁而建,舍内较阴暗、通风较差,羊只关养密度较大,加上途中运输拥挤等,是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此,建议羊舍建造应选择地势高燥、通风向阳的地点,舍内要保持通风、干燥及良好的采光,控制羊舍内关养羊只密度,最好每头羊有1~1.5 m2的空间,并建有适当的运动场,便于羊只饲养管理,可减少螨病的发生。
2)对羊群坚持每天勤于观察,一旦发现可疑患羊,及时诊断,及时隔离、治疗,直到最后一头患羊康复后方准入群饲养,对患羊污染的羊舍、用具、场地可用杀螨剂(二瑧农溶液、双甲脒溶液)进行定期及彻底消毒,粪便堆集发酵处理,以防留下传染源。
3)每年春秋季坚持用伊维菌素注射2次及药浴2次,防止螨病再次发生,在治疗过程中要重复用药,即在第1次治疗后每隔7~8 d要重复1次治疗,药浴连续3~4次才能达到良好效果,但在用药过程中若出现中毒症状,要及时用温水冲洗局部,并用相对应的阿托品等解毒药进行解救。
4)不要从疫区引进羊只,严把检疫关。一旦引进羊只,要隔离观察15 d,确认无疥螨后才能进入小区饲养或混群饲养;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羊舍及周围环境卫生。
B
1003-4331(2015)06-00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