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牧鸡发生鸡绦虫病的诊治报告

2015-04-17 07:32:35张兴忠福建省建瓯市川石乡畜牧兽医站353125张宏初福建省建瓯市东游镇畜牧兽医站353123
福建畜牧兽医 2015年6期
关键词:患鸡建瓯市绦虫

张兴忠 福建省建瓯市川石乡畜牧兽医站353125 张宏初 福建省建瓯市东游镇畜牧兽医站353123

林下牧鸡发生鸡绦虫病的诊治报告

张兴忠 福建省建瓯市川石乡畜牧兽医站353125 张宏初 福建省建瓯市东游镇畜牧兽医站353123

2013年7月下旬,某肉鸡场2 000羽30日龄鸡群中,每天有5~8羽鸡衰竭死亡,累计死亡41羽后求诊。根据发病经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诊断为鸡绦虫病,经过4 d治疗,疫情得到控制,一周后鸡群恢复健康。

鸡绦虫病诊治体会

鸡绦虫病主要是由戴文科(Davaintidae)、赖利属(Rainietina)的四角赖利绦虫(R.tetragona)、棘沟赖利绦虫(R.echinobothrida)、有轮赖利绦虫(R.cesticillus)和戴文属(Davainea)的节片戴文绦虫(D. proglottina)寄生于鸡的小肠内所引起的疾病。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但17~40日龄的鸡易感性强,病死率高。当棘沟赖利绦虫寄生时,虫体顶突深入肠黏膜,在十二指肠壁上有结核样结节,在临诊上多见于放养雏鸡。我国各地均有该病的报道,对养鸡业危害较大。除鸡外,火鸡、珍珠鸡、鹌鹑、鸽和孔雀等特种禽类也可感染发病。此外,膜壳科(Hymenolepidae)、膜壳属(Hymenolepis)的鸡膜壳绦虫(H.carioca)也可感染鸡、火鸡、鹌鹑类陆栖禽类,但致病性较小[1]。2013年7月底,笔者在某鸡场诊治了一例林下牧鸡发生鸡绦虫病的病例,因诊断快、准而治疗效果好,现报道如下。

1 发病经过

2013年7月下旬,建瓯市川石乡某肉鸡场2 000羽30日龄鸡群中,每天有5~8羽鸡衰竭死亡,已累计死亡41羽。发现靠近已腐朽的老榛树根附近的2个鸡舍的鸡每天死亡的数量比其他4个在半山坡上鸡舍的鸡死亡数量多。起初饲养员并未在意,以为是鸡群中体质体格弱小鸡的自然淘汰。当各个鸡舍的鸡每天都发现有衰竭死亡的鸡只时,饲养员怀疑鸡群中毒而求诊。

2 临床症状

该鸡场位处饲养员的榛山上,靠近山脚。虽然榛山内土质疏松,其他草木不多,但榛山四周杂草丛生,朽木多。仔细静观鸡群:三五成群,有的围绕在一棵榛树四周,有的围绕在一枝毛竹四周,都仰着头,似乎在观看和等待什么。老榛树根附近的2个鸡舍的鸡成群结队在已腐朽的老榛树根附近忙着争食什么。近观发现在毛竹上上下窜走的是清一色大个黑蚂蚁,在榛树皮周围遍布一族一族的白蚂蚁窝,有白蚂蚁在窝前徘徊,老榛树根附近地表也有白蚂蚁在徘徊。这些黑蚂蚁、白蚂蚁都成了健康鸡群的美食。但是同时发现鸡群中有患鸡则表现精神沉郁、翅下垂、头和颈扭曲、渴饮增加、食欲降低、羽毛逆立、消瘦并呆立一旁。

3 病理变化

连续剖检5羽衰竭死亡的鸡只,发现普遍见肠黏膜增厚,有的肠黏膜上有出血点,肠腔内含有大量黏液,恶臭。解剖3羽活的患鸡,在十二指肠至空肠段存在大量活的白色虫体,这些白色虫体有的单独盘缠,但大部分都相互交错集聚成团,导致肠阻塞,有的肠破裂,引起腹膜炎。十二指肠黏膜有肉芽肿性结节,其中有黍米粒大小呈火山口状的凹陷。在十二指肠至空肠段白色虫体长13~25 cm、宽1~4 mm。头节小,顶突上有2列小钩。吸盘4个,呈圆形,其上有8~10排小钩。颈节肥短。生殖孔位于节片一侧的边缘,孕节内每一卵囊(又称卵袋)含虫卵6~12个[2]。

4 诊断

根据鸡群的临床表现,粪便查见虫卵或节片,剖检患鸡发现的病理变化与大量虫体以及病原虫体特征即可诊断为鸡绦虫病。

5 治疗

对全群1 900多羽肉鸡全部采用硫双二氯酚每千克体重100~200 mg拌料,2次/d,连用4 d。经过4 d的治疗,鸡群中患鸡衰竭死亡减少到1~2羽/d,再过一周后,整个鸡群未发现衰竭死亡的患鸡,疫情得到控制。

6 体会

1)肉鸡养殖场贯彻“预防为主”方针至关重要。棘沟赖利绦虫和四角赖利绦虫的中间宿主为蚂蚁。虫卵在中间宿主蚂蚁体内发育为似囊尾蚴,含似囊尾蚴的中间宿主蚂蚁被鸡啄食后,在鸡体内约需经过20 d发育为成虫。该批2 000羽30多日龄鸡群是饲养员在鸡苗7日龄脱温后就直接把鸡苗投入鸡场,整个鸡群饲料来源已从1周前的全价料直接转换成仅每天中午喂1次全价料,其他时间鸡群在山场觅食为主的给料方式,但却没有在鸡饲料中及时拌入驱虫药,故发生该病。

2)实践中,笔者以为林下牧鸡的优点除了鸡只可以在林下山场觅食、节约鸡饲料成本外,鸡只还可以与自然和谐相处,使肉鸡品质得到提高,并且蚂蚁及其他昆虫本身就是鸡只的动物蛋白质饲料,因此,只要注意对鸡群定期驱虫,就没必要刻意在禽舍内外定期杀灭蚂蚁及其他昆虫。

3)当前养鸡户利用果林、山地、毛竹林、山垄田等地自由放养肉鸡,鸡寄生虫病危害也愈来愈突出,并且感染寄生虫往往是混合感染,在每年的6、7、8、9月份线虫(蛔虫为主)和绦虫混合感染时有发生,以左咪唑(上海制药厂生产)硫双二氯酚(江苏制药厂生产)合剂驱除鸡混合感染蛔虫和绦虫效果好[3]。

[1]中国兽医协会.2011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应试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807-808.

[2]李红斌.乡村兽医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599.

[3]邓皇根,吴辉祥.左咪唑硫双二氯酚合剂驱除鸡混合感染蛔虫和绦虫效果试验[J].福建畜牧兽医,2009,31(1):13.

B

1003-4331(2015)06-0061-02

猜你喜欢
患鸡建瓯市绦虫
鲫成鱼绦虫病治疗一例
当代水产(2022年7期)2022-09-20 06:22:28
鸡发生寄生虫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案选择
My English teacher
羊绦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其防治
建瓯市青少年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工作得到社会各界认可
福建省建瓯市实验幼儿园
多方发力 形成教育合力系统——建瓯市东峰中学的课改启示
农村散养鸡球虫病的诊治体会
牛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04
肉鸡复合型肠炎的病因及防治